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荨麻疹疗效观察
2018-09-06董国胜
董国胜
作者单位:118300 辽宁 东港,东港市中医院
荨麻疹俗称为风疹块,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荨麻疹主要病理机制是皮肤、黏膜小血管通透性的暂时性增加,导致的局限性水肿。有资料显示,普通人群中约15%~20%曾有荨麻疹病史[1]。按致病因素来说,荨麻疹主要分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当前,荨麻疹多采用西药治疗,用药疗程较长,疗效有限,而且不良反应较多[2]。传统中医学认为,荨麻疹属于“瘾疹”范畴,其发病一般为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内因脏腑病变,气血违和,阴阳失调;外因卫表不固,汗出当风,感受风寒,郁于肌肤。因此,治宜祛风散寒,益气活血[3]。近年来,我院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荨麻疹,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2017年收治的荨麻疹患者113例,诊断参照《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4]。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用药禁忌者;合并其他过敏性皮肤疾病;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存在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21~47岁,平均(33.7±10.1)岁。对照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20~49岁,平均(34.2±10.8)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氯苯那敏+雷尼替丁+西替利嗪西药治疗。用药如下:氯苯那敏4 mg/次,1次/d;雷尼替丁150 mg/次,2次/d;西替利嗪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5]。方剂组成:麻黄6 g,白蒺藜9 g,杏仁、生甘草、生地、白鲜皮、荆芥、防风各10 g,丹皮、大腹皮、地骨皮各15 g,冬瓜皮、生石膏各20 g。水煎服,1剂/d[6]。两组均用药3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中医证候评分变化。
1.3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从风团、红斑、瘙痒3个症状进行评价,每个症状评分范围0~4分。风团:>25个风团为4分;16~24个风团为3分;6~15个风团为2分;1~5个风团为1分,无风团为0分。红斑:特重红斑为4分;重度红斑为3分;中度红斑为2分;轻度红斑为1分;无红斑为0分。瘙痒:特重瘙痒导致无法入睡为4分;重度瘙痒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为3分;中度瘙痒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为2分;轻度瘙痒不影响日常生活为1分;无瘙痒为0分[7]。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本研究中医证候评分均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瘙痒、风团、红斑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20 d、30 d之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导致荨麻疹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可能与食物、药物、理化因素、心理应激有关。通常情况下,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白色风团或者扁平的红色斑块,周围可伴有红晕。由于绝大多数荨麻疹都是由致敏性因素导致,基本病理改变为变态反应,因此即便是初发部位的荨麻疹消退后,其余部位也可陆续出现新的荨麻疹。
荨麻疹的治疗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常规剂量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可选择更换用药品种或增加2~4倍剂量或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也可联合同类型的第二代抗组胺药,以提高抗炎作用。然而,西药在治疗荨麻疹方面作用有限,往往需要联合中药进行治疗。
表1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麻杏石甘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主要以辛凉宣肺,凉血除湿,疏风为法。方中麻黄辛甘而温,解表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泻肺胃之热;杏仁苦平降利肺气;甘草益气和中;地骨皮、丹皮、生地凉血;白鲜皮、白蒺藜、荆芥、防风疏散风邪;冬瓜皮、大腹皮行水消肿。
本研究中,我们尝试了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荨麻疹。结果显示,加用麻杏石甘汤后患者瘙痒、风团、红斑症状消退明显快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
综上所述,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荨麻疹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建议无用药禁忌的患者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