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8-09-05王才德
王才德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其任务是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质量,为信息社会提供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为了确保计算机应用基本的教学质量,本文采用了因材施教、网络交流、多种学习、多元考核、自我充电等多项策略。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能力;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95-1
一、明确起点,因材施教
大部分升入高职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由此便引出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起点不同的问题。如果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必然会使起点较高的学生受到影响;若教学内容过难,教学只能为少数尖子生服务,就会严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只能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所谓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掌握的程度不同实施分班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协调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制定难易不同的教学内容,使教师的“教”更适应不同起点学生的“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网络交流,促进学习
信息时代,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为师生和学生提供了更便捷、更科学、更全面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学生可随时查询和下载阅读资料,借助于视频、动画和声音等效果,使学生的阅读方式从单纯的文本阅读转向多媒体电子读物阅读,锻炼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掌握更多实用的操作技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间的交流只局限于短暂的课堂时间,导致教师无法全面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不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限,缺乏互动性,学习效率大打折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真正意义上实现互动。教学过程会逐步转向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选修必修,多种学习
教学课程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教材的选取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应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便于课程的考核。多样性是指课程形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些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那么如何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欲望,便成了值得思考和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开设选修课,根据这部分学生原有的基础,以及心理和生理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室学习方式,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当今社会是个网络社会,Internet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全球所有的资源都实现了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行学习,而不仅仅局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为学生课余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满足再学习的需要。体验不同的授课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加强实践,多元考核
实现同步教学高职院校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要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加强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上机、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课堂讲授的知识。因此,教师更应该把授课重心放在提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上。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学生考核方面也应采取相应措施。考核是考察学生对这门课的一个掌握程度,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进行。目前,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平时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考试的时候居然不合格,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一些进入高职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相对来讲,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一些,但是由于死记硬背最后考核的时候成绩喜人。这種现象是不正常的,高职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盲目理解理论知识,而是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上,主要通过笔试这种考核方法是不科学的,更多的应结合实践的基础上,联系理论。这样的考核,才能顺应社会的实际需求.真正体现出应试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与时俱进,自我充电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好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因此,建立固定的师资队伍势在必行。教师不仅仅要上好这门课程,更应该花时间去研究合理的教学方法,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编写适合学生实际要求的教材,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操作性人才奠定基础。
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而教材的内容往往滞后该学科知识的发展和实际应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过时,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针对新形式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新特点,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不断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学生,才能更好地带动整个教学环节的发展。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也是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体系的敲门砖。切实可靠地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已成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探索研究的方向。我们应把握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第一层次的计算机知识技能能力,让计算机基础教育跃上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