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2018-09-05苏兰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文化意识语言能力

苏兰

摘 要:根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及在国际英语教育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课堂实践研究,初步探讨了通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来实施英语教学的新策略。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09-2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四个方面。它们在英语学习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其中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培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重要保障。同时学习能力的提高又必须靠其余三方面的助推,进而提高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下面笔者谈谈如何提升这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如教师可利用英语语言的美感(如诗歌和歌曲欣赏)、教师的人格魅力、英语语言的社会价值等途径来吸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欣赏学生,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以此启动他们学习英语的附属内驱力。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加大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目标、设置学习活动障碍等途径都可以被用来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但是盲目地提高学习目标可能会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挫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锻炼意志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当学生受挫时,教师需不断鼓励他们、及时帮助他们、共同分擔他们的困难等来进行弥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另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手”而“不放心”。只要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就绝不干预,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就及时提供帮助,但不是代替他们。“不放心”也不是指不相信学生,而是不放弃关注。最后,合作学习助推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后盾。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就是合作与共享。文化品格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更需要学生具备合作学习的能力,只有在合作学习中,才能提高学生开放、包容和共处的意识。总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既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想象、主动探究、不断创新,还要引导他们大胆尝试、不断反思、积极合作,把他们培养成为有个性的学习者同时又是高效的学习者。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根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语言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四个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基石,实现语言技能的培养必须要有语言知识的铺垫。语言技能是形成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是语言能力的载体。这四种技能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际活动为学生的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生活和社会实际中的情境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搭建桥梁,以此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实际情境下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来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因此,创设情境(如互动交流活动和表演展示活动等)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八上Unit6 Birdwatching Reading的教学中,可以创设A role play的情境来复述故事。以三人一组为单元,分别扮演a reporter、a bird、a student。通过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展开对话和表演。A reporter: in Northeast China、the most important wetlands、a special place、all year round、go there for a short stay; A bird: make the wetlands smaller、less and less space、fishermen keep fishing、do not have enough food; A student: make laws、study the birds in Zhanglong、need more people、hope、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通过这样创设真实语境的方式,既让学生在整体的情境中亲身体验和运用课本中重要的语言知识,(包括重点词汇、词组和句型),又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需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特点,它要求学生对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辨析、分类和概括;建构新概念从而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须围绕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不管是文章的导入还是处理文章的细节都可从精心设计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来引领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推理和探究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

例如,在译林版英语8下U5 Good manners Reading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本课主题的视频进行导入。教师可提问“What good manners can you find in the video?”通过这样的问题既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又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迅速融入课堂。进入课文后,教师可提问“How many good mann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at are they?”通过浏览文章,学生很快能从文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训练。在处理文本细节内容后,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Just as the saying goes,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提出“Can you list as many good manners as possible?”这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对所学文本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进一步深层挖掘了文本内涵。学生可通过讨论合作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入乡随俗”的概念,活化教材的内容。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和发表见解,既能达成学习目标,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新性和深刻性。

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突破需扩展学生的文化意识

目前英语教师通常用“文化导入”来进行文化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先熟悉单元话题,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然而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的内容不仅限于文化背景知识,更多的知识紧密地编织在语言的字里行间、句子篇章之中。所以要引领学生感悟或掌握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教师更需要运用见缝插针或润物无声式的“渗透”教学手段。然而,“导入”和“渗透”都只是静态的异文化知识内容教学。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动态的跨文化交际。教师可以通过文化比较、文化感知、文化讨论、文化体验、文化交流等动态的方式进行跨文化动态教学。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才能了解并熟悉异域文化,亲身体验和感受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和心理过程。讨论、表演、演讲、辩论、阅读、欣赏、体验等教学活动方式都是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译林版八下U8 A green world Reading 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在网上搜集更多关于瑞士的一些资料供学生在课堂上阅读,通多阅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接受动态的跨文化教学。这样的动态教学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融为一体,两者相互促进,同生共长。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得到了突破。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教育改革浪潮的产物,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关系到新课标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否落实到位,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本文简单粗略地探讨了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策略,主要从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識这四个方面来设计和实施英语教学课程,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思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认识、转变师生的角色来实现初中英语课堂的转型,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但核心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展开,希望有更多的外语界同行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不断的探讨和深入实践地研究,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程晓堂.关于当前英语教育策略调整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05).

[4]赵阿娜,赵婷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J].上海教育科研,2016(10).

猜你喜欢

英语核心素养文化意识语言能力
构建英语生命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在初中教学中的体现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设计思辨性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