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诊断:有效听课评课的实践场域

2018-09-05蔡静艳

蔡静艳

摘 要: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听课评课则是学校校本研修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学校结合“2+2”教师校本研修活动,通过课堂诊断的方式来打造有效听课评课的实践场域:1.学校整体建构,制定研修模式;2.教师自我诊断,明晰优长惯习;3.专家课堂诊断,完善自我规划,以此引领教师深入反思教学行为,努力转变教学理念,认真研修专业知识,刻苦练习教学技能,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关键词:课堂诊断;优长;惯习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03-2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听课评课则是学校校本研修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课堂诊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现结合学校开展的“2+2”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来谈谈如何通过打造课堂诊断这个实践场域来不断提高听课评课的实效,从而引领教师深入反思教学行为,努力转变教学理念,认真研修专业知识,刻苦练习教学技能,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一、学校整体建构,制定研修模式

“2+2”教师校本研修模式,是指在一个学年里,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专家诊断,找出课堂教学中的两个优长和两个惯习,而后在一系列的教学研究中持续发扬自身优长,不断改变教学惯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个性发展。这是一个外部专业支持与内部自主发展相统一的于个人的纵向式发展性比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2+2”教师校本研修模式是一个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评课,以“课堂诊断”的方式来“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的实践场域。这里的课堂诊断特指将课堂观察中的有价值信息进行筛选整理,不仅评判课堂优劣,更注重客观分析原因,寻找教师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炼教学经验。

“2+2”教师校本研修模式充分发挥特级教师、教研员、学校管理者、骨干教师在课堂诊断中的引领作用,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学科素养、教材把握、教学设计、课堂调控、课堂评价等方面的表现,“短平快”地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值得继续发扬的优长和必须马上纠正的教学惯习。

学校通过开展“2+2”教师校本研修活动,试图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变传统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解决的倾向;提高教师理解教材、驾驭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进一步激发教师在岗研修的积极性,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的教师继续教育新机制,从而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在普遍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基础上,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教师自我诊断,明晰优长惯习

为使“2+2”教师校本研修模式在听课评课活动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学校精心设计《“2+2”教师校本研修模式自我诊断》表,引导教师从学科素养、教材把握、教学设计、课堂调控、课堂评价等方面来对自己教学中的两个优长和两个惯习进行梳理诊断。

教学中的两个优长比较显性。“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较明确,有版块意识。”“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性设计,使形式多样的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教学中能兼顾到各类学生,注重班级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语言幽默风趣,教态亲切自然,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优长做出的精准评价。

教学中的两个惯习比较隐性。布迪厄建立的惯习理论认为,惯习是持续的、可转换的倾向系统。它把过去的经验综合起来,每时每刻都作为知觉、欣赏和评价的母体发挥作用。它首先表达的含义是一种组织化行为的结果,与结构的意义相近;它也指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习惯性的状态(尤其是身体的状态),特别是一种嗜好、爱好、秉性倾向。教学惯习是教师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与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内化而成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倾向系统,教学惯习来自教师理解外部教学的内化结构,是教师教学实践行动的行为指导。

通过课堂教学诊断,我们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主要惯习有:①教育观念陈旧,没有根据时代要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的意识;②教学过程中,喜欢“单兵”作战,缺乏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作意识;③参加教育工作多年,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已经能够胜任自己的教育工作,不注重学习,学习意识淡薄;④科研意识不强,不相信教育科研的力量,认为抓了课堂教学,就没有时间抓教学科研了,将教学和科研隔离开来;⑤教学感性化、浅表化、不精细,如教学过程粗糙化、经验主义,保守;⑥厌烦差生,认为差生很难塑造,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把原因归结到差生身上,很少真正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等。

教师对自身两个优长和两个惯习的梳理,为课堂诊断指明了方向,是有效进行听课评课的前提条件。

三、专家课堂诊断,完善自我规划

为使每位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针对新进教师、一般教师、骨干教师的不同情况,分别聘请校骨干教师、区域教研员、特级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诊断与指导。

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学校拟定了不同的诊断目标:

新进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为到位的认识,并及时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能够将新课改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认真钻研新教材,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及体系结构,熟练掌握新教材及所教学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运用得当,积极学习,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符合学科教学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般教师:以“本色课堂”建设为核心,提高教师理解教材、驾驭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构建起本色课堂优质高效的教学新模式,在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的同时,对课前、课内、课后教学全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全面改革,使各项教学活动达到优质高效。

骨干教师:鼓励教师教学方法、模式的创新,提高“本色课堂”的实施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并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会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教师教學机智,增强有效教育教学问题解决能力,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熟悉本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形成骨干教师个人风格,力争专业发展再上一个平台。

通过课堂诊断,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再次修改先前确立的两个优长和两个惯习,并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明确了自己在这一年里的努力方向,使听课评课的实效真正落到实处。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学校的“2+2”教师校本研修模式则是借助课堂诊断这一个听课评课的实践场域,促进教师不断反思自身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准的研修平台。它每一年为一个研修周期,通过一轮又一轮周而复始的研修,教师在发扬优长的同时,也在不断纠正着一个个潜在的惯习。通过多年的努力,一批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征途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聆听到了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