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2018-09-05唐怡

关键词:竹枝刘禹锡桃树

唐怡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学生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次数的骤减加上亲近自然机会的降低,使得学生缺少了很多的情感体验。但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情感教育必不可少。面对这样的情况,引导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便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68-1

课堂因情感而灵动,语文因情感而生辉。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情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那么怎样适时地引导,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能受到情感的熏陶?笔者在听课观摩中受到名师情感教学的启发,也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情感来教学,不断摸索语文课堂以情动人、以情学语的方法途径,积累了一点粗浅的体会,取得了一点效果。笔者的初步理解有下列三点。

一、设身处地,引发情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通过朗读,使学生贴近作者,接受作者情感的熏陶,在理解情感的基础上学习语文就较为轻松了。一位老师在进行《一棵小桃树》的教学时抓住渗透在文中的情感,配合着朗读一点一滴的引导学生融入文本。这棵小桃树岂是一棵普通的小桃树?从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不正反映了作者屡遭挫折却不屈命运,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吗?初读课文时,学生因为羞涩,声音不够响亮,也因为没能融入情感,声音缺乏起伏。随着这位老师的耐心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跟随着小桃树的处境,时而欢喜时而迷茫。读到作者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小桃树而难过时,甚至有学生想到自己离开老家多年,几年前家后院埋下的一颗西瓜种子,不知现在如何了,是否也如小桃树般在顽强的挣扎中出生并成长着?还是没能撑过磨难早早的枯萎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又岂是粗略的阅读能够达到的?情到浓时,老师甚至亲自操刀,为学生示范朗读,那饱含深情的语调使学生“穿越”到文革时期,感受作者当时所受的悲苦,——向学生彰显文字的魅力,亦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朗读方式所呈现的不同情感,于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临下课时,学生甚至开始踊跃的举手,争着为其他同学朗读展示自己有所体会的语句,这样积极的反应,正向我们述说着,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二、联系背景,升华情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往往会忽略了写作背景的介绍。其实,了解背景很多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情感,品味语言的奥妙,从而提升对于语文的兴趣。由此可见,背景的介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位老师在进行《陋室铭》的教学时,就能够把背景和文章巧妙的融合,引导学生亲近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自称仙,自称龙,甚至将自己与诸葛、子云乃至孔子相比,是否太过狂妄?问题一出,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很多同学甚至举起了手,表示对这个问题同样存在疑惑。带着这一疑惑,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在配乐及朗诵中,重回了历史,走进刘禹锡当时的创作背景中:贬为河州刺史,身居陋室,行文中却未见半分悲愁。被逼而作的《陋室铭》,字里行间却无不透露着安贫乐道,兼济天下的情怀。重回现实,仍免不了为刘禹锡的困窘而有所感,又免不了为他的伟大情怀而有所叹。一感一叹中,疑问得到解答,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三、发挥想象,触动情感

作文往往是学生情感抒发最直接的方式,却也常常令学生和老师皆为其头疼不已。其实学生的作文在动笔前都有一个构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学生想象,触动学生情感,从而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呢?我们大多数人都看过童话,想象在童话故事中是运用最广泛的,而童话一度是孩子获得快乐的源泉。如今只是转变了身份,学生由一开始的听故事的变成了写故事的,身份的转变让他们倍感压力,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下,学生想象的能力自然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不解决这个问题而去单纯的讲解作文好坏正如纸上谈兵,因此多次讲解后教师会发现学生的作文仍旧缺乏灵性,写物便单纯描摹物的形色,写人又只单纯临摹人的体貌特征,想抒情时就在结尾处随随便便来一句“我爱你”便了了,而不能将情感与所描绘的事物进行融合。我们认为: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课之初,为同学们每人分发了一枝竹枝,这一举动立刻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一开始因为公开课而紧绷的心弦也在此时放松下来。他们开始大胆的调动各种感官感受手中的竹枝,看、摸、闻,甚至还有学生尝了尝手中的竹枝。普普通通的竹枝因为学生的用心感受挖掘出了许许多多的内容,质地或光滑或粗糙,口感或无味或甘甜,色彩或青绿或枯萎……同学们的回答层出不穷,课堂气氛已经被老师渐渐的调动起来,接着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不仅要看到眼前所见,更要看到眼前所未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将竹枝与一件往事、一个场景、一种体验、一个人或者一份情联系起来。学生有的由竹枝想到了小时候拿竹枝吹口哨的往事,有的想到了初学画时画竹的场景,还有的想到了和奶奶一起挖竹笋的体验……在老师温润细膩的引导中,学生的思维逐渐飞扬起来。在轻松的氛围中将自己内心对于竹子或喜悦或悲伤或惆怅的情感表述的淋漓尽致,这堂课毫无疑问的在轻松中完成了有效的目标。

总之,情感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倘若想要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光彩四射的语文教师,就要在课堂上以情动人,就要引导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让语文因情感而生辉,让教学因情感而深入!

猜你喜欢

竹枝刘禹锡桃树
抬水
小桃树的朋友
赏牡丹
苦竹
高节临风(竹)
运动会开幕啦
桃树的“吱吱呀呀”歌
桃树醒了
刘禹锡与《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