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2018-09-05施晓梅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

施晓梅

摘 要:江苏省从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设立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設项目。课程游戏化项目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课程建设的水平,提升了课程的质量。本文从项目实施路径谈起,从理念更新、环境改造、活动优化三个方面阐述了探索实践的体会。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理念内化;环境改造;活动优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21-2

2015年3月,我园和张青莲幼儿园共同成功申报了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自项目建设实施二年多来,两园携手,将项目建设的主题词定位为“学习、合作、分享、发展”,共同学习,精诚合作,分享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项目建设成果,项目建设经验也在苏州市、常熟市范围内进行了交流推广。通过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让我们更深地体会了什么是“儿童意识”,何为植根于本土文化的游戏活动,在课程实施中始终体现“自然、本真、有趣”。

一、知行合一——理念的内化提升

2015年项目启动后,我们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实施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在哪里?课程游戏化的“六大支架”如何落实到实践行为上?为此,我们组织大家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专家有关课程游戏化建设方面的专题文章,对“一日活动皆课程”“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理念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为此,我们和项目园共同确立了项目研究的分阶段侧重点:第一阶段: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第二阶段:构建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环境—第三阶段:形成本园课程游戏化资源地图——第四阶段:完善课程游戏化活动课程。体现两园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共建共研,携手成长”出发点,最终实现我们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追求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实施目的。

二、因地制宜——环境的改造优化

我园是一所位于城区中心的老园,主体建筑都是90年代的建造的,活动室的空间比较有限。但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和园内丰富的植物资源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在课程游戏化实施中,环境的改造优化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为此,我们根据课程游戏化“六大支架”和《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的相关思路。借鉴省群中各所幼儿园共享的环境改造的方案,对户外、室内环境改造组织各个层次教职工进行讨论,确定改造方案。在环境改造中,始终秉承绿色、生态、环保、健康的教育理念,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倾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利于孩子发展的游戏场。

1.规划打造户外八大体育运动区。2015年和2016年两年,我们向上级争取资金100多万元对幼儿园的活动场地进行了整体改造,做到软硬质场地兼具,园内有六块大小草坪,二块主运动场地根据活动需要铺设了悬浮地垫,

2.重点开发大树下四个主题游戏区。我园是一所老园,拥有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前楼草坪中两课大雪松郁郁葱葱,园内种植有42棵香樟树。在大树下,我们开辟了“童心童意”创意涂鸦区,“童真童趣”户外角色区,“童声童音”创意表演区,“童稚童乐”沙水野趣区四个主题游戏区,这四个主题游戏区的开辟充分利用了园内的自然环境,让游戏区域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映成趣。

3.合理规划沙水区、种养区二大区域。结合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展开,我们在场地改造的基础上,重新改造了沙池和石板小路,更换了所有的沙,并添置了竹子、瓦片、鹅卵石、等绿色环保建构材料,让孩子在玩沙、玩水游戏中来探索、来发现。沙水区成为了全园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场。

4.合理规划室内游戏区域。结合课程游戏化“六大支架”中支架三的要求,我们组织教研组进行专题研讨,在大家集体探讨的基础上,考虑各活动区开展的需求,通过确定班级活动区区域空间布局安排图,供各班在设置区域的时候参考。

三、追随儿童——活动的不断优化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课程游戏化,不是没有课程,只剩游戏。课程游戏化,课程还在,游戏更在,在实施时要更接近生活和教育的本真,更具有游戏的愉悦精神,让教师开始从知到行,在执行课程计划和集体教学的同时,逐渐更自然地去关注“儿童立场”,追随“儿童兴趣”这点,因此在这其中,追随儿童,优化活动始终是我们所追求的。

1.丰富多彩的室内游戏活动。我们的室内游戏从功能上划分了不同的区域,在设置时始终追随儿童,根据主题内容和孩子的兴趣点,随时增减材料,尽可能创设“互动性环境“,为幼儿提供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游戏快乐。我们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用情景烘托游戏氛围;二是巧妙地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利用桌面、墙面、悬挂等多种方式来呈现幼儿的作品;三是及时回应幼儿行为。为了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探索行为和创造性行为,教师注意在言语与情感上回应幼儿,对幼儿的行为与想法进行表扬、鼓励或反馈,提高了幼儿参与区域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四是结合材料的分层提供,开展了一系列研讨活动。如我们通过每周大组与小组的沙龙研讨、视频分析、现场观摩、专题学习与讨论等教研活动,围绕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来思考:如何通过提升幼儿“主动的”经验鼓励孩子发挥游戏活动中的主体性?如何给予幼儿更多开放的材料来给孩子带来更多“开放”的经验?如何通过提供可变性、层次性的材料来让孩子获得更多“动态”的经验?如何围绕生活创设适宜的游戏内容来让你孩子获得更多的“真实”经验?我们开展专题性的园本教研活动目的是:让我们教师明白只有关注儿童的经验,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才可能支持、引导和激发儿童的学习,才可能不断为儿童的学习创造条件。

2.自然生态的户外游戏活动。户外游戏中,我们的“童心童真”创意涂鸦区,不仅有设置在墙面上的水粉涂鸦区,还有粉笔涂鸦区,同时还有围栏树桩的丙烯涂鸦,林间小路的石板涂鸦,树林中的画架涂鸦等等,充分体现了孩子自然烂漫的艺术本真。“童真童趣”的户外角色区,也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的自然资源,孩子们在两棵高过五层楼的大雪松下面做起了“大树下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最大的释放。“童声童音”的创意表演区孩子们做到了自制节目菜单,自己制作表演道具,自导自演童话剧,小演员小观众其乐融融,适度放手更能体现游戏的精神。“童稚童乐”沙水区,更强调体现野趣。孩子们开展了户外野炊游戏、户外玩水游戏、沙池建构游戏等等,夏季赤脚在沙池中挖沟开渠,沙池建构,运水给种植的花草树木浇水,自制玩水神器开展玩水游戏等等。自然生态的户外游戏不仅应景、有趣,更有课程的价值。在这其中,我们的改变是更追随孩子的兴趣,更关注接近儿童的立场,做出调整变换,这是我们践行课程游戏化的最好答卷。

3.通过观察深入了解活动的进程。为了让老师用心去观察儿童的成长,读懂孩子的密码,我们专门设立了区域游戏观察记录表、角色游戏观察记录表和日常行为观察记录表,以期通过对孩子游戏行为的白描记录去看懂幼儿“现在”的能力发展水平、个性特征,以及相同经历时不同孩子间的差异。我们还通过录像呈现孩子的游戏过程,一起观看进行共同研讨,尝试通过观察儿童——解读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调整——观察的过程来了解孩子的经验与需要。如今我园老师观察儿童的意识明显增强,观察方法与技能也在日渐提高。当然期间老师受能力水平的限制,好多老师反映自己对孩子行为的解析能力还比较欠缺,观察的持久性与观察技能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也是以后我们继续要重点探索的方向。

总之,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中,我们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追随儿童,为每位幼儿的“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而不断努力,以实现“回归教育的自然,追求教育的本真”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
例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思考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结合课程游戏化理论做好家园工作案例研究
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教育探究
课程游戏化在午餐时的实施与开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