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型教学模式LPR在军队医学院校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8-09-05张淑苗郭海涛裴建明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8年9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课外教学效果

杨 璐,李 娟,贾 敏,张淑苗,郭海涛,冯 娜,裴建明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032)

LPR教学模式是涵盖了基于讲授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和基于研究的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 RBL)的一种复合型教学模式[1]。中国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LBL+PBL,即LP教学模式[2-5]。RBL教学模式虽然在部分重点院校开展较早,但也仅限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所以一直以来还处于零敲碎打不成气候的状态,其教学效果尚未得到有效评估。鉴于此,笔者所在学校率先在国内针对八年制全体学生以及部分五年制学生采用了LPR复合型教学模式,本文旨在评估笔者所在学校实行LPR复合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重点分析学员对RBL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以及进一步实施的必要性,考察影响R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因素,为精英医学生培养的顶层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某军医大学2012级和2013级学员共80名作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所有学员均经历过LBL+PBL,即LP教学模式,其中,仅一部分学员参加过课外科研,即LPR教学模式,另外一部分学员未参加过课外科研,即LP教学模式。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本次调查采用匿名形式,共回收67份有效问卷,有效率83.75%。提交问卷的学员中,男生占94.03%,女生占5.97%;平均年龄为(21.7±1.2)岁;临床医学专业占77.61%,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占5.97%,预防医学与心理学分别占7.46%,营养学专业占1.49%。

1.2 研究方法

1.2.1 LP与LPR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LP教学模式,即LBL+PBL。LBL课堂授课常规执行;PBL教学,按照“问题设计与提出——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小组讨论与交流——总结与点评”的经典程序进行。LPR教学模式,即LP+ RBL,RBL教学按照“选择科研案例——查阅资料——课题分析与设计——小组讨论与交流——总结修改——案例实施”的程序进行。RBL教学又分为两类:课题研究型RBL:以文献研究为主,主要包括经典科研案例的剖析及反映最新科研进展的文献解析;项目型RBL:以科研课题设计为主,给定题目,学员分组讨论并设计课题,课堂汇报与答辩,然后学生开展自主性实验研究。

1.2.2 LPR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调查量表的构建: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自行设计LPR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从知识、综合能力、个人素质、创新能力和课外科研环境5个维度对LPR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随机抽取10名学员进行预调查,并对预调查资料进行信效度检验(Cronbach’s α为0.87,内容效度0.91)。

1.2.3 评分标准: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每一项指标都有5个选项,即非常赞同、赞同、不确定、不赞同、非常不赞同。非常赞同得4分,同意得3分,不能确定得2分,不同意得1分,非常不同意得0分[6]。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参与LPR教学模式的总体情况

参与调查的67名学生中,29名学生已经参加过或正在参加课外科研,占43.28%,38名学生没有参加过课外科研,占56.72%。对于没有参加课外科研的原因,73.68%的学生将其归结为时间不够用,认为上课和实习已经花费了大量精力;15.79%的学生表示对课外科研没有了解,也不想关心;7.89%的学生则反映对科研不感兴趣,更看重提高其专业课成绩,2.64%的学生表示有其他原因导致未选择参加课外科研。对于课外科研的了解程度,16.42%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了解”,64.1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了解”,仅有19.4%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

2.2 LPR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

笔者从5个维度评价了LPR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其中前4个维度包括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认知水平、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超过85%的学员都认为在这4个方面的能力有显著提升。然而,仍有6%的学员认为LPR教学模式对自己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表1)。值得注意的是,60%的学员对课外科研环境很满意,仍有近40%的学员对课外科研环境不甚满意。进一步分析课外科研环境的具体调查项目发现,55%的学员认为自己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科研,62%的学员认为自己常常能找到同伴一起参加科学研究,93%的学员认为老师很鼓励他们做课外科研(表2)。

2.3 不同年级LPR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比较

参加过或正在参加课外科研的29名学员中,14名为2012级学员,15名为2013级学员,2012级和2013级学员分别处于大学四年级和大学五年级。为考察LPR教学模式在不同年级的教学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笔者比较了两个年级学员在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认知水平、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课外科研环境这5个维度的得分情况。结果显示,两个年级在5个测量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0.67,P=0.51)(表3)。

表1 LPR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Table 1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effect of LPR teaching mode (%,n=29)

表2 课外科研环境的评价Table 2 Evaluation of the extracurricular research environment (%,n=29)

表3 不同年级医学生对LPR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价

调查发现,参加过或正在参加课外科研的29名学员中,68.96%的学员表示做课外科研是因为对科研有兴趣(非常赞同和赞同),其余选择不确定或不赞同的学员进行课外科研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为了满足保送研究生的要求。学员进行课外科研的动机也直接决定了其取得的科研成果水平,在表示对选择课外科研是出于兴趣非常赞同的学员中,81.82%的学员取得了非常好的研究成果,而对科研没有任何兴趣的学员全部未取得研究成果。

3 讨论

此次调查结果说明,笔者所在学校目前采用的这种LPR复合型教学模式是值得肯定的,有必要继续推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同时,在实施LPR复合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LPR复合型教学模式的优势还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提高。

首先,给予学员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推进课外科研实施的前提。调查显示,对于没有参加课外科研的学员,73.68%的人将其归结为感觉时间不够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承担本科生辅导任务的教师除了要为学生制定灵活机动的实验计划外,还应保证实验室对本科生全天开放,这对实验室的管理也是一个挑战。

其次,LPR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参加课外科研的学员中取得更多学术成果的学员是那些表示参加课外科研是出于兴趣的学员。只有对科学研究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克服困难并取得一定成果,这就对指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带教时间短往往经验不足,今后要加强对青年教师指导课外科研的培训。青年教师要以身作则,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从事医学研究的兴趣,加强对于本科生科学思维和科研方法的培养[7]。

最后,LPR教学模式的完善需要制度保障。LPR教学模式的构建不能靠某个教师某个教研室一己之力,而是需要教务部门、学员旅和课程教学组的配合,特别是在推进LPR教学方面,需要调整计划内学时,尽量压缩理论课学时,减少简单知识的重复讲解。笔者所在学校近期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本科学员开展课外科研的规章制度和鼓励青年教师从事带教活动的措施,比如,将教师辅导本科学员课外科研计入教学工作量,这极大地肯定了教师工作,也避免了单纯以科研成果为唯一评价标准产生的弊端。

总而言之,本次调查有效评价了LPR复合型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的教学效果。LPR复合型教学模式值得继续推进和完善,必将成为培养创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课外教学效果
小满课外班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青年教师听(看)课技能锤炼之我见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