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扇形交叉抽吸结合捏刮法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9-05袁巍巍刘井清于丽张烨峰郑锦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腋臭汗腺穿刺针

袁巍巍 刘井清 于丽 张烨峰 郑锦标

作者单位:518020 广东深圳,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袁巍巍、刘井清、于丽);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张烨峰、郑锦标)

肿胀负压抽吸法是目前治疗腋臭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瘢痕不明显等特点,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腋臭残留或复发,主要是由于顶泌汗腺残留造成的[1]。为了更彻底的清除顶泌汗腺和毛囊,减少残留,降低复发率,我们对肿胀负压抽吸法进行改良,于2014年5月~2017年7月对180例腋臭患者分别采用扇形交叉抽吸结合捏刮法和单纯肿胀负压抽吸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门诊腋臭患者180例,男76例,女104例,平均年龄28岁,均为双侧发病,距离腋窝20cm外可闻及异味,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及使用药物史。随机分为两组:A组87例174侧,在肿胀麻醉下行负压抽吸术;B组93例186侧,在肿胀麻醉下行扇形交叉抽吸结合捏刮术。术后6个月内及1年内均有随访记录。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刮除腋毛,行淀粉试验,明确大汗腺分布情况[2]。平卧位,双上肢外展抱枕部。用蓝色记号笔沿腋毛分布外缘1.0cm画线,标记抽吸范围(见图1①)。术区常规消毒,铺巾,抽吸范围注射0.05%利多卡因麻醉肿胀液,每侧注射120ml,使术区组织坚实、肿胀[3]。

1.2.2 单纯肿胀持续负压抽吸术(A组) 在术区的上臂端及胸侧端各做一个1~2mm的切口,用18号穿刺针插入腋毛区皮下组织层,连接负压吸引器,将压力控制在0.08~0.1MPa进行持续负压吸引,穿刺针侧孔朝向真皮层,做水平拉锯式抽吸,按顺序推进,直至无大汗腺及脂肪组织吸出,皮肤容易被提起时为止。术毕用纱布卷行滚压式挤压创面,排出残留积液,凡士林纱块覆盖创面,棉垫加压包扎[4,5]。

1.2.3 扇形交叉抽吸结合捏刮术(B组) 将术区的前缘及后缘平均分成三段,于中外1/3及中内1/3处各做1~2mm的切口作为穿刺点,共计4个穿刺点(见图1②)。插入18号穿刺针达浅筋膜层,其侧口朝向真皮面,连接负压吸引器,将压力控制在0.08~0.1MPa,以每个穿刺点为中心扇形持续负压抽吸(见图1③),每个隧道方向做拉锯式抽吸,从毛区边缘开始,按顺序进行,使皮肤与浅筋膜分离,皮肤可以被捏起。扇形交叉抽吸模拟图(见图1④)。用拇指和食指将皮肤捏起,穿刺针置于捏起的皮肤之间,侧口朝上做拉锯式持续负压刮吸(见图1⑤)。开始时手指可以感觉到穿刺针和皮肤表皮之间有一定的厚度,随着刮吸的进行,毛囊、大汗腺及皮下脂肪组织可以被吸出,皮肤变薄,负压条件下可以清晰的看到穿刺针侧孔形成的凹陷,刮吸时感觉真皮面光滑无阻力,皮下无颗粒感,皮肤呈现淡红色,腋毛根可以轻松拔掉。术毕用纱布卷行滚压式挤压创面,排出残留积液,不缝合穿刺孔,以利于引流,凡士林纱块覆盖创面,棉垫加压包扎。术后第7天伤口愈合,皮瓣血运良好(见图1⑥)。

图1 手术过程图示

1.2.4 术后处理 两组术后均不做打包包扎,不使用抗菌药物,肩关节制动7d。术后4d伤口换药,更换敷料;术后7d拆除敷料,肩关节进行适当功能锻炼。

1.3 疗效判定术后随访6个月,按以下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估[6]:①并发症情况:表皮坏死、皮下血肿、延迟愈合。②疗效评价:由医生、患者和第三方共同进行,治愈:患者活动后裸露腋窝,20cm内闻不到异味;显效:异味明显减轻,出汗时偶尔闻及异味,但在20cm外闻不到异味;无效:出汗后,距腋窝20cm外闻到异味,患者及医生对手术效果均不满意,有必要再次手术。总有效率=(治愈侧数+显效侧数)/总侧数×100%。③腋毛减少情况。显效:腋毛减少大于75%;一般:腋毛减少50%~75%;不明显:腋毛减少小于50%。总有效率=(明显减少侧数+一般减少侧数)/总侧数×100%。④复发:术后1年,患者活动出汗后,距离20cm外可闻及异味。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80例360 侧腋臭,术后随访6个月,A、B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2,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8.28%和100.00%。腋毛明显减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0,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78.16%和94.09%。两组皮下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05),皮下血肿均为轻微小面积血肿,注射器穿刺排除积血后加压包扎3d即愈合。术后随访1年,两组复发率分别为9.20%和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P<0.05)。两组均未发生皮瓣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综合判定表[侧(%)]

3 讨论

腋臭是指腋窝大汗腺分泌汗液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的一种特殊气味[7,8]。大汗腺(也叫顶泌汗腺)主要分布于真皮网状层和皮下脂肪浅层,分布广度与腋毛范围基本一致,腋窝中心区大汗腺分布最多,向四周递减,腋毛边缘1.0cm以外的范围已经没有大汗腺分布[9,10]。治疗腋臭有非手术方式和手术方式,手术方式是目前根除腋臭较常用的方式,手术方法有:传统梭形切除术[11]、梭形切除 +Z 改形术[12,13]、小切口修剪术[14]、小切口剪刮术[15]、小切口搔刮术或负压抽吸术[16,17]等,不管哪种手术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破坏大汗腺,彻底清除或破坏大汗腺是治愈腋臭的关键。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将有腋毛的皮肤切除,直接或Z字成形术缝合,其创伤大,破坏了腋窝的正常形态,瘢痕明显影响外观,有时瘢痕挛缩影响上肢功能;小切口微创的手术方法如小切口修剪术、小切口剪刮术、小切口搔刮术等也均有创伤大、皮瓣坏死的风险;单纯肿胀抽吸法,虽然创伤小,无瘢痕,但由于其较高的复发率而影响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扇形交叉抽吸结合捏刮术,既保留了肿胀持续负压抽吸法的优点,又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复发率。

胡启翔等[18]通过对腋臭患者切取的标本进行组织病理观察,发现越靠近中心区域,大汗腺分布越密集,越向周边分布越稀少,主要分布在真皮网状层和皮下脂肪浅层。根据大汗腺分布的特点,我们采用四点扇形交叉持续负压抽吸,使穿刺针的搔刮能波及有大汗腺分布的每个区域,不留死角。从图1④中可以看出,抽吸隧道的分布情况与大汗腺的分布特点一致,腋窝中心区大汗腺最集中的区域,隧道交叉最密集,对清除大汗腺较彻底,保证了疗效。使用捏持刮吸,将皮肤和穿刺针的侧孔贴附更加紧密,穿刺针被严格限制在真皮层和皮下浅筋膜之间,避免了损伤腋窝深部大血管、血管和淋巴的可能性,且能更大程度的清除紧紧贴附在真皮层的大汗腺。利用手指的感觉来判断皮肤的厚度,以掌握刮吸的程度,避免了皮瓣坏死的风险。

使用扇形交叉抽吸结合捏刮法的治疗组出现的3侧皮下血肿,均为范围小于2.0cm2的轻微小面积血肿,因患者活动过度所致,注射器穿刺排除积血后加压包扎3d即愈合。表皮溃疡5例,均为浅层表皮脱落型溃疡,基底真皮层血运良好,换药1~2次愈合;延迟愈合4例,由于穿刺针反复多次摩擦穿刺口,使边缘皮肤有挫伤所致。

猜你喜欢

腋臭汗腺穿刺针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难闻的腋臭能祛除吗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汗藏哪儿了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无菌棉签按压法拔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针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小汗腺汗囊瘤六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天热时,为什么狗会吐舌头?
腋臭,少年不要做汗腺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