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学生耐久跑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8-09-04廖燕萍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中学生

廖燕萍

【摘 要】耐久跑作为一项体育教学运动,对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但是耐久跑以其运动强度大等特点给教学指导的科学性提出了很多要求。要想上好耐久跑课堂指导,不仅要进行技术训练和身体训练,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主的去积极运动。通过一些比较新颖的跑步模式克服学生倦怠的情绪,从而增强跑步锻炼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生;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转换跑步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212-01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间接兴趣

为了增强学生在耐久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学校管理要注意不断加大对耐久跑运动优势的宣传教育。让学生都能意识到耐久跑对自身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在跑步运动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决心[1]。在开始运动前,教师就可向学生提出耐久跑的优点,像这种运动不会局限任何体育器材,形式简单,只要有跑道就可以。此外,耐久跑对人身体的帮助很大,多跑步锻炼有利于强化我们机体器官发育,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培养意志,让学生在坚持跑步的过程中懂得持之以恒的可贵价值,在完成自己既定目标后获得体育竞技成功后的成就感,从而被体育魅力深刻感化。

二、教师参与法

新课程标准改革提出,教师要将爱生乐教作为己任。为了让学生对运动过程更有活力和兴趣,教师可以一起参与陪跑,陪跑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尽心尽责,在陪跑的过程中教师也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不管是跑步的动作还是教师所呈现的运动姿态。如果有教师能够协助学生一起完成全程运动,学生就更能深刻体会到不抛弃不放弃的做事理念,在运动这方面也就会更有耐力。除此之外,教师陪同跑在某些方面是与学生一起同甘共苦的存在,这对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交流也有很大帮助。在陪跑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际情况了解的更加详尽和清楚。教师也可以全程及时发出各种信号,用以纠正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提高和进步。

三、变换跑的形式,转移学生注意力

在耐久跑教学活动中,转移跑步路线,改变跑步形式对学生兴趣提高也十分有帮助,转移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耐久跑的效率和质量。比如说改变传统的场地绕圈跑法,在操场上设置蛇形或者螺旋型跑,各种形状的跑法可由教师自己发挥,除了跑道形状变换还能创新多种跑步的队列形式,让学生被这种新颖的跑步训练所吸引,转移学生注意力,在耐久跑过程中则减轻心灵上的疲乏,有效提升学生耐久跑的能力。适当的利用图像增加跑步强度,提高学生的耐性,让学生在跑步训练的过程中觉得轻松而有趣。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带着情境去校园中奔跑,在奔跑的过程中欣赏美景从而分散其注意力,让学生被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提高跑步的兴趣,很多学生通过这种训练方式都能轻松的完成练习任务。教师也能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走跑的交替运动,这种活动最大的优点就是练习不会觉得疲劳,让学生按照教师的信号和口令或哨聲做交替练习,一下跑一下走的避免了长久跑的疲劳性,也增强了耐久跑的娱乐程度。还有分队走的跑步模式,让男生女生交替走和跑,让学生之间分组搭配,增添更多运动的娱乐性。还有定距离的走跑交替练习,像是在绕足球场的边线跑或是足球场的底线走,还有绕田径场的直跑道和弯道走,重点是改变耐久跑中一贯的绕圈跑模式,进而给耐久跑增加更多元素。除了跑步的路线,还有跑步的动作形式和跑步方向也能转换。学生还能变换环境跑,像是到学校附近的僻静小树林还有开放性公园环境中,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大自然,尽情的舒展自己内心,通过这种方式释放和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让学生身心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有关提高中学生耐久跑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里,通过创新和改进跑步训练的方式方法从而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跑步体验,强化学生对耐久跑的认识,在各种耐久活动锻炼中,增强学生体质,改善学生心理素质,能够有更为坚定的意志和不放弃的精神。还可将耐久跑的教学过程评价活动转换成游戏的形式加以进行,让学生更将其看做是一场游戏。

【参考文献】

[1]王雪晴.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耐久跑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5(24).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