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生写作之我见
2018-09-04蒋海韬
蒋海韬
【摘 要】小学生作文是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体现,写作教学应促进这两种能力的和谐发展。所以,小学写作教学应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开辟两种途径,分清三个阶段,抓住三个阶段的训练,使小学写作教学构成一个科学的训练过程,较好地解决写作教学中的难题。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兴趣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160-02
写作,历来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所重视。今天的社会虽然步入了信息社会,但电视取代不了阅读,电脑也替代不了写作,文字表达仍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将来参与社会以后最基本的交际手段。作文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不仅体现作者的文字能力,还反映写作者的思维水平。写作要符合表述清楚、中心明确、完整连贯、条理清晰等要求,就应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作文要“言之有物”,“物”主要来源于生活和观察,要运用多种器官去认识事物,通过思维活动进行加工,然后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作文中的立意、选材、构思等训练,既是思维训练,又是语言训练。同时,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一、小学生写作教学难点
小学生作文难的表现:动笔写起作文来,或者思路展不开,刚刚开头,就要结尾;或者基本写法掌握不住,不是结构混乱,就是缺少要素;或者语言枯燥,不生动;或者词不达意;或者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者没细心观察生活,脱离生活,胡编乱造。
究竟难在哪里?我认为主要原因有:第一,多年的“老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学生看分”教学模式,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学生更是没有写作欲望。因而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第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学生的阅读量小,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学生无法运用外部的“信息”,而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哪一方面,语文教学都会倾斜,都会成为“瘸子”。也可以说阅读与写作是“一体两翼”,是飞鸟的两个翅膀,少了一个翅膀飞鸟就无法在高高的蓝天上自由飞翔。学生在写作时便会感到有话不会表达;第三,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没能从整体上把握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的阶段特点,忽视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求普遍偏高,没有遵循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的思维便会缺乏条理性,因而写作训练的收效不大。
二、解决小学生教学难点的方法
(一)激起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引入有话要说的环境
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最积极、活跃的内心因素是兴趣。“好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起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作为教师就得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上作文课。第一,先看后写。如能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他们积极地思维活动,进而产生表达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带领学生去实地参观,然后教师加以指导去写作文,学生很有兴趣,写的文章就会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第二,先做后写。如玩设计好的游戏,表演小品,参观旅游等。学生们在有了亲身体验之后,自然说起来津津乐道,这时再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生活,而且能够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使得写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会比较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第三,找机会写作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1],学生对待作文的兴趣,会因为时间、地点和环境的转移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下课时一个精彩的场面,操场上精彩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意外”,及时地抓住机会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就有了兴趣,“难”的感觉不翼而飞,达到了练笔的目的;第四,营造情境写作文。创设情境是为了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
(二)双管齐下,引起写作的活力
开辟作文的两种常规训练是:其一,从日常生活中学习作文,即训练学生观察作文。生活本身就是一篇丰富多彩的文章,更是学生作文(下转第162页)
(上接第160页)的源泉[2]。如能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各种自然现象,并做一定的纪录,鼓励学生把自己印象深刻的所见、所闻、所想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内容,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并且有效地进行了练笔。 其二,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感情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第二,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课文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的例子,要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文阅读量。
(三)分步骤,按规律进行写作训练
现行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对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是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写成篇”。作文起于“写话”,间于“写片段”,落脚于“篇的训练”,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三个阶段具体的要求是:即从低年级开始就提早进行说写训练,并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每个礼拜进行两节说写训练课,以词和句的训练为主,让学生围绕着一个意思为中心,会说句子,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够说出一段通顺的话,然后写下来。中年级就集中力量说好、写好一个“片段”,达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晰,到四年级由片段训练过渡到能写简单的叙述作文。高年级进行成篇的综合训练,重点加强读题、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修改等七项基本功训练,达到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有真情实感,能展开想象和联想[3]。
(四)强化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要突出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观察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组成作文能力的关键因素。从一年级开始,甚至从幼儿园起,就要对孩子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借助于教材,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指导学生看图,看实物,带领学生参观、游览实地,并教给他们观察方法;引导留心生活,培养其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训练:细致地观察;有序地观察;抓住重点观察;用多种感官观察;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贯彻,善于发现,善于获取材料,就能写出有声有色的美妙篇章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实践证明,扎实的写作基础训练对学生一生的写作水平有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利琴.学生的兴趣[M].北京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何小波.学生的作文思维[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3]金振邦.阅读与写作[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