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
2018-09-04殷霞
殷霞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选140例本院自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实验组(7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血压水平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血压水平,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老年高血压;血压水平;并发症
老年高血压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多发疾病,主要好发人群为年龄高于65岁的老年人,同时,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提高,血压水平也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1]。由于高血压病程较长,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治疗,易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使其血压水平得到控制,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抽选140例本院自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2],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实验组(70例)。对照组男49例、女21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5.3±11.4)岁,病程1.1-15.6年,平均病程(8.3±1.9)年;实验组男51例、女19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4.8±11.5)岁,病程1.2-15.8年,平均病程(8.1±1.9)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到院后,均给予相关检查,待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之后,则给予所有患者降压治疗,用药一致。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对患者实施高血压常规护理,即用药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以及疾病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实验组则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其中包括: (1)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健康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好转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和患者进行主动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对其心理状态及时作出正确的评估,针对其心理需求给予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进行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其不良心理,使得他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治疗[3]。
(2)健康教育。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根据其文化程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例如病情、并發症、治疗措施、注意事项以及健康行为习惯等。让患者能够了解到积极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饮食指导: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帮助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要求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新鲜蔬菜瓜果等食物,同时改变其不良的饮食习惯,禁用浓茶等。
(4)用药指导:根据患者血压水平,遵医嘱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同时遵医嘱对其用药方法进行调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5)运动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多休息,根据其体质、年龄、病情等,指导其合理的运动方法,如打太极、散步等,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6)出院护理干预:出院后,定时对患者展开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患者自护措施及血压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就诊。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血压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包括血肌酐升高、脑卒中、心律失常等。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血压水平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6例(9.57%)对照组中并发症发生16例(22.85%)。实验组远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从而增加了高血压发病率。高血压好发于老年人,且血压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提升,对老年人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药物治疗,而药物只能暂时达到降压效果,再加上病程长、用药时间长等,使得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不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因此,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至关重要。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属于关键,对其发挥着重要作用[4]。
综合护理干预属于一种比较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其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为其提供全面、针对性护理服务,且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压水平,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治疗[5]。将其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通过心理护理干预,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缓解负面情绪,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积极性;向其讲解疾病、治疗目的,使其明白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给予正确、合理的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指导患者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积极辅助改善血压水平;进行适当的运动指导,提高体质,增强抵抗力,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显示,血压水平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较低,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等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秋英,杨丽芳.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1):254-255.
[2]张驰.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3):89-90.
[3]刘红瑞,程荣,王晶心等.中医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05):772-775.
[4]林应芳,寇潇月,陈雪梅等.系统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6):1-3,7.
[5]黎华连,伍秀儒,梁美玲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06):53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