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调节受损与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
2018-09-04张茗李炆怡南文勇崔海月
张茗 李炆怡 南文勇 崔海月
【摘要】对近几年糖调节受损(IGR)与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综述,通过了解IGR的流行情况和对IGR与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的分析,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探讨中医体质与IGR的关系和该人群的体质分布情况,为IGR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流行病学调查;中医体质
糖调节受损(IGR),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糖耐量正常与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同时也是发展为DM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IGR人群进展为DM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故又称为糖尿病前期。
IGR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极易被忽视。现代研究表明,IGR期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1],在这一阶段患者的微血管损伤已经存在[2],其发生DM的倾向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高度增加。因此,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预防的关键时期。
1 IGR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IGR,属中医的“消渴”范畴,IGR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具有特异性[1],以痰湿体质为多见,痰湿是导致DM的重要發病基础。不同偏颇体质可反映疾病的演变过程,周晓燕[12]等探讨了IGR患者的体质特征是以气虚痰湿质、气郁湿热质为主。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物质[5]。中医体质主要是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瘀血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以偏质(实质+虚质)为主。体质决定了机体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对某些疾病因子的易催性和病变发展的倾向性[3-4],IGR的发生与体质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地域、气候、本质的差异,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亦有不同,势必会有体质分布上的差别。
2 IGR与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IGR的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同时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等认同的诊断标准,即为:餐后2h血糖≥7.8mmol/L及<11.0mmol/L为IGT,以空腹血糖≥6.1mmol/L及<7.0mmol/L为IFG,IGT和/或IFG为IGR[6]。美国的NHANES Ⅲ研究结果显示IGR的患病率为18.1%[8],欧洲的DECODE研究显示IGR的患病率为11.9%[8]。
IGR与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作为一种研究,可了解IGR在某时段、地区、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了解患病人群健康管理情况,为制定IGR的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了解IGR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关危险因素与IGR之间的关联,为其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IGR患者中,阴虚质和痰湿质发病比例较高,远远超过其它体质类型,但阴虚质又高于痰湿质,可以认为IGR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是阴虚质和痰湿质,阴虚质和痰湿质具有引起IGR的倾向性[13]。IGR人群各种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气郁质>平和质>阳虚质>特禀质,IGR人群以偏颇体质为主,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和血瘀质可能为IGR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ya1上海市延吉社区的调查结果显示,IGR人群的体质分布:平和质:29.21,偏颇体质,70.79%,其主要偏颇体质类型是气郁质、气虚质和阳虚质,并且气虚质和气郁质呈现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男女偏颇体质类型都以气郁质和气虚质为主,男性湿热质的比例较女性高,女性气虚质和阳虚质的比例较高[9]。邓科穗[7]等人经调查得出结论,IGR患者的体质频数和百分比排列由高到低分别是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瘀血质、气郁质,前4名体质占86.1%。
3 小结
不同体质的人群罹患特定疾病的易感性不同,并且,患病后的转归与预后各有不同,根据人群体质特征、体质类型可以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探讨IGR的体质特点,可为IGR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IGR患者的中医体质,把握IGR人群个体的体质特点,可以从中医治未病的基础上,早期调整患者的体质,掌握IGR病理演变规律,通过改善体质从而减少IGR及DM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大大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减缓或阻止患者病情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命,对于临床工作起到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文英.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04):401-404.
[2]杨嫦青,刘静,邱建武等.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成人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流行现状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06):499-501.
[3]张伟荣,李靖.浅淡系统生物学与中医体质学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06):575-578.
[4]匡调元.人体体制学:中医学个性化诊疗原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5]王琦.中医体质学[Ml.}b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6):5.
[6]曹瑛,薛耀明,李晨钟等.广州城郊社区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现状调查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09):2122-2124.
[7]邓科穗,项凤梅,邓运明等.糖调节受损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相关体检指标的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01):24-29,
[8]UnwinN,Shawd,ZimmetP等.糖耐量受损和空腹血糖受损:定义及干预的现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01):附录1-8.
[9]王琳,朱德增,张杰等.上海市延吉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中医体质调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06):1382-1384.
[10]向红丁,吴玮,刘灿群等.1996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基线调查报告[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03):131-133.
[11]徐继杰,杨东华,于丽.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对策[J].吉林医学,2007,28(12):1430-1431.
[12]周晓燕,刘晓虹,钟汉林等.糖尿病耐量减低患者的中医体质研究[J].新中医,2012,42(02):39-40.
[13]魏东,田锦鹰,郑粤文.糖调节受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临床调查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02):343-344.
[14]陈文辉,李双蕾,赵伟等.糖调节受损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型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关系的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07):72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