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加减乘除” 优化品德教学
2018-09-04李群
李群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本文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合理开发资源、准确定位目标、选择有效策略、关注教学细节这几个方面入手,浅谈在品德课堂中如何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为品德课堂不断注入鲜活的生命气息。
【关键词】精“加” 痛“减” 倍“乘” 整“除”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怎样才能拉近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时空距离?笔者认为,如能在品德教学中巧用“加减乘除”法,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使品德课堂更具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一、合理开发资源,做到精“加”
品德教材图文并茂,深受学生喜爱。为给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方便,教材留出了大量的“空白”,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理解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发掘,有的放矢地加入各种资源,拓展文本的内涵与外延。
1.加入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教材中的《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的,仅凭书上的文字资料难以唤起学生悲愤的情绪和共鸣。于是,笔者在教学时加入了一段“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资料,真实地回放了南京城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历史,一个个惨绝人寰的镜头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更好地体悟和感受,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2.加入时事热点,用心捕捉动态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关注时事热点,就是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例如:不久前的“叙利亚战争”再次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这让笔者想到了《战争何时了》一课,于是临时调整了教学计划,提前来上第三单元的这一课。这一战争实况的引用,不仅使课的导入变得顺理成章,同时也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即使是处在科技水平和文明程度都较高的现代社会,世界上依然存在着战争,也因此更加懂得了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准确定位目标,做到痛“减”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品德课的最终目標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做有道德的人。针对每个单元或主题,教师都要准确把握课标理念和学生实际,制定明确、具体、可行、易测的教学目标,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和“眉毛胡子一把抓”。
1.大胆减去教材中陈旧滞后的内容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一晃已使用了十多年,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将陈旧滞后的内容减掉,把最新的理念带给学生。例如:在上《我是独生女(子)》这一课前笔者去班里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班里学生中是独生子女的竟不到三分之一。为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简单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制定的原因”和“及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重点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克服自己的弱点,学会与他人分享,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而“独生子女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区别”等话题就已经没有必要再作深究。
2.果断减去不符生活实际的内容
当前,城市和农村儿童生活环境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教材的编写只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因此,当教材的情境确实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时,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接纳更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例如:《感受村民选举》这一课共分三大板块,分别是“村干部有多大”“民主选举村干部”“了解居民委员会”。根据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笔者选择了将第三板块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调查采访等形式,亲自去了解居委会的工作,感受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辛苦与繁忙,从而激发学生对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尊敬之情,而其他一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只作一般讲解。
三、选择有效策略,做到倍“乘”
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聆听、探究、体验,获得对生活世界的真实感悟。
1.营造合作氛围,激发思维碰撞
小组合作学习是品德课堂中常见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必须适时、适度地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在不断地思维碰撞中掌握知识,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为小区请“朋友”的活动。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写写、画画、贴贴,在短时间的合作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了每种公用设施独特的作用,体验到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初步形成了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
2.创设思辨情境,完善道德认知
品德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辨析,使其道德认知更全面、更深刻,并最终内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例如:在教学《媒体连着我和你》一课的第一板块“生活中的电视”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及理由,归纳出看电视的好处;接着笔者出示了一段课前与家长交流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看完后想一想家长为什么要反对孩子看电视。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并总结出长时间看电视的诸多坏处;然后笔者再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合理地看电视,让学生水到渠成地明白了看电视要控制好时间、选择好内容,还要做出理性的判断;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制订一份自己的“收视指南”并落实到行动中,层层深入,让电视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关注教学细节,做到整“除”
课堂教学是由若干教学环节组成的,每个教学环节又是由若干教学细节组成的,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中却包含着大智慧。教师如能灵活处理好细节问题,就会使各板块的教学形成合力,让品德课堂化零为整。
1.精心预设细节,除去盲目性
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要靠教师精心预设,用心打磨。在完成教学设计时,教师须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从多方面进行预估,不断揣测,不断改进,未雨绸缪,有的放矢,杜绝教学的盲目性。例如:在教学《中山陵前》这一课时,笔者在上课伊始就抛出了问题:“孙中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学完了“导言”和“他把皇帝拉下马”这两部分后,笔者再次追问学生,学生大多会说出“他是一个一心報国的人”“他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等不完整的答案,此时,教师就要进一步引导:“为什么孙中山能百折不挠地坚持革命?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孙中山还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他想要努力去实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理想。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对孙中山这个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探索共和之路”“革命尚未成功”这后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2.慧心发现细节,除去随意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有价值的细节,充分发掘和利用其中蕴含着的生长点,见机行事,点石成金,避免教学的随意性。例如:在教学《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时,笔者问学生平时是怎样上下学的,有的说步行,有的说乘公交车,有的说是父母用自行车、电动车甚至私家车接送的……有两位学生颇为自豪地说自家的汽车有多么气派。设计这个问题原本只是为了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场景导入,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已经与交通工具息息相关,而学生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显摆”则直击本课的教学难点——合理选择交通工具。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教学中,笔者紧紧扣住“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这一目标,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交通工具的不同特点。在“交通工具我做主”这一环节中,学生们一个个对“从秦皇岛煤运码头把煤运到常熟港”“从大兴安岭把木材运往苏州”“从南京把一批急需的救灾药品送到江西九江”等选择什么交通工具说得有理有据。在课的最后,笔者把话题再次引向每天上下学时拥堵不堪的校门口,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向父母倡议少开私家车,可见他们在学会了合理、安全地选择交通工具的同时,还树立了文明、低碳的意识。
品德课堂中“加减乘除”法的运用是教师的匠心独具,何时该做加减法,何时该做乘除法,何时该做四则混合运算,需要我们反复揣摩出题思路、探索解题技巧,为品德课堂不断注入鲜活的生命气息。?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