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植根于“可亲的经典”之中

2018-09-04李菊梅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国学核心

李菊梅

【摘要】扬州市汶河小学秉承“读国学经典,做有民族文化底蕴的世界公民”这一办学思路,开展“可亲的经典”课程建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第一,课程目标发轫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人文底蕴”,分别为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对君子人格的追求;第二,课程内容指向了“核心素养”;第三,教学实践着眼于“核心素养”,从“经典可亲”到“非常可亲”、从“不求甚解”到“豁然开朗”、从“回环往复”到“自然生长”。

【关键词】可亲的经典 核心素养

成尚荣先生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在吸收‘外来的同时,必须不忘文化的‘本来。这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才会有中国根、民族魂、世界眼。”扬州市汶河小学秉承“读国学经典,做有民族文化底蕴的世界公民”这一办学思路,开展“可亲的经典”课程建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可亲的经典”课程目标,始终指向“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人文底蕴”,分别为:

1.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民族精神,读国学经典,感受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墨翟的“天下兼相爱则治”等伟大思想,感受屈原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荀子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司马迁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崇高品质,感受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博大情怀。对于国学经典,我们应保持恭敬、诚恳、宽容和鉴赏的态度去解读、领略、学习和传承。

2.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读国学经典,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生动地感知传统文化的内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从国学经典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从小建立文化自信。

3.对君子人格的追求

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做人修身的思考,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君子:好学善问、严以律己、慎言敏行、温厚宽容、见利思义、崇德向善等。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国学经典,指导学生将其与学习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人。

二、“可亲的经典”的课程内容,指向了“核心素养”

我们为学生量身打造“可亲的经典”校本教材。国学浩如烟海,难易程度各不相同,所以,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精选国学经典,先后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银杏读本》《走近董仲舒》《奇妙的对联》《浩瀚的诗词》等。

校本教材的编写不仅注重内容的选择,还注重内容的整合。例如:一年级《银杏读本》,不仅有《三字经》、古诗集锦,还有“生活常识”“成语”“歇后语”“童诗童谣”“绘本导读”等丰富的内容。如《奇妙的对联》不仅收集了形形色色的对联,还介绍了对联的起源、发展、特点和技巧,读来引人入胜。这些经典内容蕴含着文化精神、科学理性、创新实践的基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可亲的经典”的教学实践,着眼于“核心素养”

1.从“经典可亲”到“非常可亲”

给经典文字穿上故事的外衣。我们的“正谊书院国学堂”系列国学读本中《浩瀚的诗词》选择了许多经典的诗词进行品鉴,但更多的篇幅是诗词背后的故事,带领学生穿越时空,拉近学生与诗词、诗人的距离。

到了高年级,学生也一样爱听故事。《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在生活、学习中的对话,教学《论语》就是一种时空穿越,回到两千多年前,做那场对话的旁观者,进而变为参与者,用活泼、有趣的故事形式将《论语》中的智慧娓娓道来,学生们自然而然领受其中的道理而不觉困倦。

联系生活激发学习情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一首古诗,不但使他们明白咏是什么,更要借此培养他们的情绪,甚至指导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时,可让学生对比:现在的学生与古代学生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流行歌曲《烟花三月》进行迁移比较,连接文化与生活、传统与现代,体会古诗文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通俗文化与古典诗词相辅相成,异曲同工。

2.从“不求甚解”到“豁然开朗”

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国学经典诵读的关键在于其教育思想是‘灌输还是‘探究”。在灌输、说教式教育中,教育者站在教学的主导地位,以居高临下的方式给某些教学内容下“精华”或“糟粕”的定义;而在探究式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共同体,教师不会简单要求学生背诵经典,囫囵吞枣,而是真正研读、分析经典。

比如:如何避免枯燥与机械地理解古文?教师可运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字的意思,进而用猜一猜的方法,一句一句地来理解古文。这样难度降低了,学生兴趣增加了。学生的思维也在完成一个个不同的任务中得到了发展,不仅兴致盎然地理解了意思,还逐层深入体会到了古文的精练与简略。

3.从“回环往复”到“自然生长”

现行课标遵循诗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求积累优秀古诗文的数量和难度逐年增加。但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只提出“诵读、感悟和积累”的要求,具体怎么做并未具体表述。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该如何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策略的指导。

在实践中,我们创新“读”的形式。如接力读,以韵文为主的诵读内容,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就可以接力读。这种带有传递性的诵读方式,让学生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在集体中展示个体,在游戏中诵读,不知不觉就能背诵了。又如吟诵,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就是伴随着吟诵的传统成长起来的。吟诵的教学体现了一种不求甚解的“渗透性”学习法,是在还不完全懂的情况下,以体会的方式进行学习,聆听大师的吟诵,聆听教师的示范,聆听古人的心声,聆听自己的感动,从而与经典产生触及灵魂的互动。

语言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回环往复”,更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有明晰的阶段性训练目标,也要有对应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我们课题组老师进行了同题异年级的教研活动。一二年级侧重于读中感悟诗的韵律与格式,读中理解诗意,读出诗特有的韵味;三四年级可侧重于理解“无穷”“別样”“四时”的意思,体会语言的精练;五六年级通过对意象的理解,体会送别诗别样的昂扬情绪,这其中贯穿了可以进行语言的实践与运用的训练。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和感悟,自然从“知识与技能”上升到“过程和方法”,再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

一切的变革与创新,都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核心素养”。在“可亲的经典”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逐步培养了读经典的意识和习惯,包括坚守信念、修身立德,能运用中华文化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未来和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深深认识到:引导学生将国学经典转化为“信念和信仰”,且能“体认和践行”,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筻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国学核心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垂”改成“掉”,好不好?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