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适恰的课堂容量

2018-09-04杨艳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杨艳

【摘要】寻找适恰的容量,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该有的思考。首先,应从“大容量”的视域出发,充分关注知识的宽度、情感的浓度、思维的深度、语言的厚度、能力的包容度。其次,从基于学情定位目标、精选最有价值的知识、寻找适合学习的方式、创设遵循规律的情境等四个角度寻找“适恰的容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适恰 课堂容量

小学语文对“课堂容量”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比较缺乏的。因为缺乏,所以在意识上往往对“容量”产生误解,实践中操作便有失规范。

“容量”一词,某搜索引擎上解释为“一個物体的容积的大小,也指物体或者空间所能够容纳的单位物体的数量”。这样一个解释本身偏重于物理意义,偏重于学习内容数量的多少,而忽略情感容量、能力容量、思维容量的厚度、宽度、深度。关于“课堂容量”有一些观点,比如:“即课堂教学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向学生传递的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知识的多少”,这样的说法实质是在宣扬传授知识数量的多少。再如:“所谓课堂容量,就是教师安排这一节课要求学生完成的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容量完全等同于教师教授的内容量,这显然不科学,容易产生以教师为主体安排的内容越多容量越大的不正确认识。还有一种说法,课堂教学容量要从“知识量”“思维量”“练习量”“思想教育渗透量”等几个方面来判断。这种观点虽进步了许多,突破了单纯以知识量涵盖容量的狭隘,但遗憾的是没有做进一步的阐释。

小学语文课堂的浅层学习、低效学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习容量的把握。寻找适恰的容量,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该有的思考。

一、从“大容量”的视域出发

这个“大”,是相较于当下小语课堂新知量不大、思维含量低、收获浅而言的。大容量的“大”,不是数量的盲目增多、时空的盲目延长,而是指要充分关注知识的宽度、情感的浓度、思维的深度、语言的厚度、能力的包容度。有高视野,才可能诞生高素养。

1.知识容量要有宽度

无论学习什么,教师要尽量掌握广阔的知识背景。备课前先行大量阅读,只有充分地拥有,才能为教学的转化提供比较厚实的知识背景和智力背景。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便不能不读《苏东坡传》,教学《示儿》一课一定要翻阅《陆游传》,这便是背景资料的基本积累。如今,关于教材建设的实践越来越活跃,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主题阅读、单元教学,等等,广纳跨界、主题融通的思想,不断改变着单一教材的面孔,知识的容量与更新变得越来越生动鲜活。过去,教材就是我们的世界,现在,世界正成为我们的教材;过去,教材是教师的权利,信息化时代,儿童选择学材、补充教材成为常态。时代就是这样地飞快进步,知识的容量必须拥有宽度。

2.思维挑战要有深度

“激活思维是最大的教学道德”(孙双金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就应该让儿童思维火花四溅,或浮想联翩,或思接千载。拒绝思维的矮化、窄化和简单化,充分展开有深度的学。课堂是一个展示生命共同体同成长共发展的圣地,只有充满了生命活力和思维张力,学习才能从浅薄走向深刻。我们常说要把儿童培养成人,成人就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儿童要拥有独立的思维品质,我思故我在,要敢于并善于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要拥有审视的思维判断,对他人、现象勇于质疑,保持争议,不人云亦云;要拥有自我否定的超级思维,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学会在平等沟通、独立应答中生长出真正的智慧。

3.真挚情感要有浓度

儿童的情感是最纯真、最朴素、最赤诚的。情感融入是语文课堂容量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也需要师生间感情与人格的接触”(老舍)。小学语文学习离不开再现情境中的经历与体验,离不开与作品情感的互通、交融。不能触及情感的学习是浅薄的,不能唤起热爱的学习是疲惫的。通过真挚情感的一次次迁移,语文课堂学习才能让儿童一次次地获得会心的交流、精神的相遇、灵魂的洗礼。

4.语言生成要有厚度

语文学习的终点目标之一,是儿童语言丰富的创造性。语文教师时刻不忘引领儿童在语言的丛林中穿梭,探索、发现语言表达的曼妙,懂得欣赏、享受语言的美丽,懂得迁移、运用语言的力量,协助儿童激活潜在语言,完成一轮又一轮语言的建构。语言的建构是一种积累、一种运用、一种发现,更是灵性的创造。经历了创造的语言才是富有生长能量的,才是有厚度的。

5.能力提升有包容度

善于锻造鲜活的能力提升空间,从单一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朝向多元能力整合生长。我们可以破开40分钟的时间界限,破开教室的门窗墙壁,破开学科之间的藩篱,还原知识的本来面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知识团”“能力团”,让学生们打通“五感”,完整地听、说、读、写,完整地感受、理解、掌握和运用,把所有正式的学习,都以整体的、体验的、操作的、实践的、合作的、活动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空间里熔炼、提炼、凝练,真正的能力是整体的。

二、寻找“适恰的容量”

容量适恰,其实是个“度”。如何把握这个“度”?儿童是基本标准。课堂从儿童思维出发,确保学习顺利所需要的容量,就是适恰的“度”。容量适恰,就是正确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对待儿童。对儿童学习本质的发现是语文学习容量确立的基础和前提。

1.基于学情的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的确立首先要有个前提,就是要依据学生的学情。仔细思量儿童的学习力、需要和存在的问题,明了“最近发展区”。适恰的容量,必然是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之内,必然要深入了解学情,以接受力为容量取舍。其次,要考量语文课程标准,课标对教学的认知、情意、技能等目标都有明确的指引和评价作用。第三是站在知识结构中的位置来思索本课内容,可以达成上下勾连,可以进行知识迁移和联网,实现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建构。

2.精选最有价值的知识

核心知识的选择很重要。过犹不及,善于取舍,选择有价值、有力量的精准知识,删繁就简,直奔重点,才可能创造40分钟内的适恰容量。欣赏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内容取舍上提出的“三个不教”:学生已懂的不需要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必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一定要有精选思维,练就一双慧眼,发现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内容,作为教学的“核心知识”。有容量的语文教学始终要坚守的立场在于,生长一定是儿童孜孜以求的,教只提供根部营养,需逐渐促成儿童源源不断的自我供给。所以,一方面,我们的教学视界要宽广,拥有课程资源的开放性,要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另一方面,我们要遴选“最有价值”的知识、“最有力量”的思想,为儿童留下“带得走”的能力,朝着“智慧”“精神”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

3.寻找适合学习的方式

适合小学阶段儿童学习的方式,首先是自主的、生动的、浅近的。容量有多大,呈现就应该有多自由、多生动、多浅近。我们拒绝深邃、生硬、填鸭,而是要让儿童喜欢和接受,并能生长。课堂上少一些规矩的约束,多一些心灵的放飞;少一些模块化的要求,多一些自主的选择;少一些冰冷的填灌,多一些温暖的沟通;少一些一本正经的讲学,多一些游戏、故事与体验。课堂尊重儿童是生来的思想者,就要让问题引领他们经历“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崎岖曲折;课堂尊重儿童是学习者,就要给予他们“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静思默想,在沉潜涵泳中获得“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顿悟和豁然,获得学习的喜悦。

4.创设遵循规律的情境

学习知识对于儿童并非轻而易举之事。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以结构的状态相互联系,处于动态、发展的系统中的。小学阶段的儿童阅历浅、经验少,自身建构的能力弱,这些都决定了儿童学习知识的复杂度和困难度。教学要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象,化单一为与事件关联,就需要整合知识,创设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情境,将知识容量、情感容量、思维容量、语言生长容量、能力提升容量都镶嵌在情境之中。情境首先要有意识地与儿童经验相连,通过情境链接整合,使儿童获得的各方面容量有背景、相互联系,可以体验、可以感悟、可以应用,不僵化、不黯淡。同时,当今社会,新知层出不穷,学习发生在一个多元的情境中,我们设计情境学习时必须关注课堂学习与生活的链接,把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充分结合起来,展开持久的系列活动,让儿童产生体验、增强感受、发展思维、获得语言的生长能力,不断历练实践语文才干,获得一个愉悦、丰富、安全且可以活动其中的环境。?筻

【参考文献】

[1]柴军应.论合理的课堂教学容量[J].中国教育学刊,2014(6).

[2]陆红兵.“儿童深度”: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命题[J].人民教育,2011(8).

[3]李吉林.学习科学与儿童情境学习——快乐、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13(1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