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平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过程性评价策略研究
2018-09-04潘家俊
潘家俊
(福鼎市第二中学,福建 福鼎 355203)
过程性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评价方式之一,具有许多传统教学评价不具备的优势。[1]它不像总结式评价那样在阶段结束后进行,而是贯穿教学的始终。信息技术课堂采用过程性评价能及时反应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情况,有利于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情况、情感态度等,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和张扬个性,这与新课改“与人为本”的理念是相同的。过程性评价可以深入到信息技术教学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对象的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描述和评价,因而评价层次更高、更客观,也更具有针对性。[2]
一、Moodle平台在过程性评价中的优势
Moodle默认自带的网页、测验、问卷调查、聊天、讨论区、投票、互动评价等活动和资源能满足日常信息技术课堂的需求,实现课堂中常见的导学案、课堂及课后测验反馈、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课堂教学资源补充、师生交流等活动。Moodle官网(moodle.org)提供了帮助文档方便管理员及教师查阅,也可以下载更多的资源、活动、皮肤、管理等插件,进一步扩展了教学管理功能。
很多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已经对过程性评价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很多研究和实践,他们一般根据新课程理念设计出相关的评价指标来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及智力与非智力评价,并设计出勤、课堂表现、技能考核、自评与互评、作业评价等表格,大部分以纸质材料作为媒介采用手工统计及汇总的方式来实施评价。这种手工统计方式的工作量大且统计繁琐,学生自评与互评难于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造成了过程性评价很多时候停留在理论上而没办法进行常态化推广。Moodle自带活动及官网下载的插件已经可以实现过程性评价过程中的各个评价指标要求,在导出课程成绩时设置各个评价指标权重等参数自动生成信息技术课程成绩评价表。接下去按照信息技术课堂普遍采用的“考勤、课堂表现、课堂及课后测验反馈、学生自评与互评、课程总评”指标来讲述基于Moodle平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过程性评价策略的实施办法,实现对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准确评价,有助于一线教师全面推广使用。
二、基于Moodle平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过程性评价策略
1.学生出勤、课堂表现评价指标实现策略
出勤、课堂表现是衡量学生良好的纪律意识、学习风气、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指标之一,是评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参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的体现,是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参考标准。[3]Moodle平台利用Attendance(出席、出勤)来代替纸质统计表在教学单位时间内统计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情况,教师首先批量增加上课时间及设置出勤、课堂表现登记状态等前置参数,每个教学实施单位时间内收集并保存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过程性资料,最后通过系统自动汇总每位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信息,达到科学、客观地实现统计学生出勤、课堂表现的目的。具体实现如下:
(1)在课程中插入Attendance(出席)活动
Attendance插件中支持系统默认的简体中文语言,插件名称为“出席”。课程中先“打开编辑功能”,在某个主题/星期中点击“添加一个活动或资源”,然后选择“出席”活动。在出现的“添加一个新出席”页面中输入名称(例如“**课程出勤/课堂表现评比统计表”),其他按照默认设置然后点击“保存并返回课程”就完成了添加出席活动。
(2)在“出席”活动中设置出勤、课堂表现简易评价量规
进入某个“出席”活动,点击“设置”标签,系统默认已经按照出勤表现评价设置“出席、迟到、请假、缺席”量规(见图1所示),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了相应点数为2、1、1、0。接下去可以在此“出席”活动中继续添加课堂表现简易评价量规:在“状态”下拉列表中选择“新的状态”,依次添加课堂表现评价量规的缩写、描述、点数等变量(见图2所示)。通过简易的设置评价量规可以让教师快速的完成评价并且可以按照既定标准客观的评价。
图1 出勤表现评价量规
图2 课堂表现评价量规
(3)在“出席”活动中(批量)增加上课时间
学生过程性评价着重要求采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情况,着眼于每次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击“出席”活动中的“新增上课时间”标签,添加每次课堂教学中的类型、日期时间、状态设置(选择出勤或课堂表现状态)、描述(例如教学活动主题)等参数。也可以批量设置某段时间内以星期为周期建立多重上课时间(见图3所示)。
图3 批量增加上课时间
(4)在“出席”活动中登记所有上课时段出勤、课堂表现信息
通过上面添加出勤、课堂表现评价量规,以及添加课程所有上课时段,教师就可以每个上课时段登记出勤、课堂表现相关信息,课程结束后就可以根据出勤、课堂表现汇总信息进行统计。点击“出席”活动中的“上课时间”标签,在已添加的上课时间中找到相应时段的上课时间和小组(班级),在“动作”列表中点击“点名”链接(见图4所示),在随后出现的页面中对本小组(班级)学习对象进行出勤、课堂表现进行“点名”。最后保存出席记录,学习对象就获得本次上课时间出勤、课堂表现相应点数,并可以用自己账户登录查看相应记录。例如: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对高一8班进行出席记录,掌握班级的出勤、课堂表现情况,对一段时间做的不好的学生及时跟进,了解情况,纠正其不正确行为,避免了个别学生的偏差,提高管理效率。
图4 在某个上课时间进行出勤、课堂表现“点名”
2.课堂及课后测验反馈评价指标实现策略
测验评价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良好的测验能让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发散学习思维及培养应用能力,能及时反应出学习对象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能精准、科学地指导进一步的教学活动。Moodle平台及官网插件提供丰富的试题题型及测验方式,让课堂及课后测验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实现发展性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情况。
(1)在课程中利用测验活动调用题库试题组卷
Moodle平台灵活应用试题库来生成测验,常见的测验参数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时间限制及响应机制;成绩设定、允许试答次数、评分办法(最高分、平均分、第一次答题、最后一次答题);测验试题页面布局(每页题数);测验试题排序方式(最好设置为随机排序,防止作弊);前置条件限制访问;答题中、答题完、关闭测验回顾设置等。笔者在学生完成“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测验后,采取平均分评分,学生几次完成的成绩进行平均,防止学生第一次随意完成。通过实践以上设置能规范学生评测,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利用测验结果来分析数据、指导教学
Moodle对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等客观题进行直接评分,主观题需要教师在线评分。针对课前检测及当堂检测环节,教师可以使用客观题组卷让Moodle自动评分来快速查看每位学习者及试题所反映知识点的教学情况,有利于指导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学生完成课后测验后,Moodle允许教师浏览每位学习者的测验完成详细情况;允许教师为每位学习者每题书写评语;允许教师动态查看测验结构分析,让教师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来指导教学。
3.学生自评与互评指标实现信息技术作品评价策略
学生通过阶段性综合学习后能完成难度较大的信息技术作品,传统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作品普遍采用教师主观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完成优劣,造成作品评价环节教师一言堂,不能针对所有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被评价者被动接受评价指标及结果,难于调动学生积极性。Moodle平台允许作品评价进行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环节,生生互评。又允许设置一个作品让多个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即保证了作品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又调动全体学生的评价积极性,还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对评价标准的重新认识。[4]如在设计完成E-R图后,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完成自评、互评的积极性很高,材料准备充分,发言评价有水准,整体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4.利用Moodle课程中“成绩册设置”实现课程成绩评价策略
信息技术课堂每个教学单位时间内使用“出席”活动实现出勤、课堂表现评价,每个主题单元教学结束后使用“测验”活动实现教学效果反馈评价,利用“互动评价”活动检测学生操作掌握情况,最后利用“成绩册设置”功能对学生在课程中过程性评价进行科学、自动地总体评价。“成绩册设置”功能中提供了丰富的参数来设置总体评价:每个过程性评价的权重、总体评价成绩项设置(分数、百分比、分数段)、总体评价显示排名与否、用户报表设置、评分人报表设置、分数段设置等。还允许教师按格式导入Moodle课程外的成绩评价,最后利用“成绩册设置”导出课程总体评价。课程的总体评价客观反映学生一学期情况,能让教师和学生本人更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中使我能很好的把控任教的班级,学生进步很,大会考优良率达到一级达标校的水准。
三、结语
由于应试教育客观原因的存在,学生投入信息技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远不及其他学科,甚至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承担了过多与教学无关的任务,以至于信息技术课程没办法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来实施教学。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规范学生的课堂纪律和课堂行为,每个教学单位时间内利用测验检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成效,以任务驱动法和标准的作品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操作水平,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