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7题评析及思考
2018-09-04叶回玉
叶回玉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 福州 350001)
2018年全国高考地理I卷第37题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好题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实践力,该题的设计至少能较好落实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素养。本文对该试题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进行评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试题呈现】(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文综卷第37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一、试题评析:指向核心素养
(一)培育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秉承的正确的价值观。根据2017年版的课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能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本试题是如何落实该理念?如为了解答第3、4题,考生必须从文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判断出图示区域位于松嫩平原的西部,该地处于大兴安岭的东面、东北平原的西部,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气候较干旱,松嫩平原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由此可知,河流和湿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特别重要。此外根据所学的知识,知道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乌裕尔河水量季节变化较大,枯水期注入湿地的水量变少,对湿地地区的环境调节功能、生态效益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扎龙湿地因蒸发(蒸腾)使盐度升高,水质在不断变差、生物种类减少等,这样也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通过上述的分析和推理,不仅为解答题本题组的3、4题打下基础,还能较深刻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知道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有利也有弊。这样学生才能领悟到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同时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改造措施是十分必要的。(2)能够理解人地活动影响地理环境有不同的方式、强度和后果,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为了回答“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的开放性试题,学生必须分析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带来利弊,再表达自己选择赞同或者反对的观点并进行论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育人地协调观。如选择不赞同,那么学生就必须深入分析,知道如果采取这样的工程措施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对扎龙湿地产生干扰;湿地水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盐度变大,水体富营养化,湿地环境恶化等。通过分析,知道可能产生的这些不利后果,学生就能深刻领悟到尊重自然规律是非常重要的。(3)能够分析评价现实人地关系问题,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如解答第4题,如果选择赞同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那么学生必须归纳出本题提供图文情境反映嫩江及其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理解人类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是因为自然环境演化也会造成环境问题(如盐度升高、水体富营养化、鱼类减少等),合理的人类干预(工程措施)也会协调人地关系。通过以上分析,考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所秉持正确的价值观会得到发展。
(二)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想方式和能力。主要表现在:(1)能够从地理要素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如第1小题的解答,首先要知道扎龙湿地的形成是河流、地貌和气候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时,其附近并没有形成因该河补给的湿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则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乌裕尔河的演变导致湿地的形成,该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水域面积、生物种群等也会发展变化。其次,明确了上述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原理,推测扎龙湿地形成的地貌、气候特点就比较容易。同时,推测过程也反映出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推理的过程如下:乌裕尔河的演变导致湿地的形成,是因为下游河道被阻塞造成,而河道阻塞是因为当地的河流水量少,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而再进一步逆推可知,乌裕尔河的河流特点是因为当地气候较为干旱,地面较为平坦所致。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就能够从地理要素的角度认识该区域的整体性,认识湿地和气候、地形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2)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如本题第2小题的解答,从空间要素来看,乌裕尔河和嫩江的相对位置在发生演化。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后来,嫩江西移,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河水泛滥,最终形成扎龙湿地;从时间要素来看,乌裕尔河从原为外流河,后演变为内流河,再演变成面积稳定的扎龙湿地。根据题意进行时空要素的综合推理,可知乌裕尔河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演变,从水循环角度看,是因为该地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且基本不变,但是随着水域面积的增大,蒸发量发生变化,乌裕尔河流域内的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原来是降水大于蒸发,后来慢慢演变为降水等于蒸发。学生通过从时空综合变化的角度分析问题,逐步形成分析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素养。(3)能够从地方或者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或者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问题。如从该视角对本题第4小题“赞同通过工程措施将乌裕尔河恢复为外流河”的观点,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体分析如下:该区域离海洋较远,纬度较高;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和半干旱的交界处,降水不多;该地较干燥,春季,该流域受来自西部山地高原的大风影响,蒸发旺盛;地形平坦,河流水量不大。因此该区域的河流因泥沙沉积而改道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建议,可通过工程措施将乌裕尔河恢复为外流河等,恢复原来外流河的生态环境,但该工程措施对协调人地关系的影响则各有利弊。通过解答该题,学生从该区域综合的角度对该区域的位置、气候、地形、工程措施等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加深了区域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的深入理解,提升了综合思维素养。
(三)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象的意识和习惯。如第1小题,要理解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而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这个问题,一定要结合本区的地理条件,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理解这个特殊现象。据图分析可知,本区没有堰塞湖形成的动力和物质条件,如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阻塞河道、也没有因连续性的强降水造成的山体滑坡、更没有地震引起的崩塌等。根据文图信息,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塞,是河流水量少,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导致河道被泥沙阻塞所致。所以,认识区域的地理事象,要养成从区域的视角进行分析的意识和习惯。(2)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运用图像等工具,采用区域比较、归纳和分析等方法,认识区域的空间分布及其结构,分析区域的特征、问题和发展趋向等内容。如第1小题,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需要运用区域认知方法从文图中获取和解读出该地的地理位置、河流分布、扎龙湿地的位置及其面积变化等信息,了解该区域嫩江、乌裕尔河和扎龙湿地的空间分布及其结构,从文字中获取嫩江西移及泥沙沉积、乌裕尔河变为内流及其排水受阻成为扎龙湿地等有关信息,才能推出该区域气候较为干旱,河流水量少,地面平坦等区域特征,从而得出扎龙湿地地势、气候的特点。(3)能够正确解释、评价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因为本区域处于半干旱和半湿润交界处,水资源比较少、自然灾害比较多,因此第4小题,通过设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的开放式问题,请学生自由表达同意还是不同意的观点。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找出证据,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明确开发该区域利用工程措施对乌裕尔河和扎龙湿地产生的利弊,辩证分析了该区域,对掌握区域分析方法、提升区域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启示:实施真实情境的问题教学,培育核心素养
目前高考试题问题情境均是真实情境,试卷命制指向核心素养明显。高考评价体系具有引导教学的功能,问题是教学的心脏。课堂中的问题设计必须具有引导学生核心素养、启发思维,点亮学生思想的火焰,正确导向教学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1.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符合培育核心素养的要求。一般来说,导向核心素养的真实事象问题情境设计,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有助于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从不同空间尺度的微观区域视角,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2.课堂教学问题具有开放与多元,个性与发展、探究和生成等特征。真实情境的问题,多是结构不良的问题,所以设计的教学问题多是开放性的,可以从时间、空间、要素、属性和环节等方面进行设计,而且是层层引导思维深入发展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进行假设和推理论证。教学过程中要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而子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问题。
案例:阅读袁隆平团队迪拜沙漠种"海水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阿联酋迪拜图略)。
袁隆平团队近期完成了一项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试验——阿联酋迪拜沙漠里种水稻,亩产超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这样环境中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按照合作计划,未来水稻有望覆盖阿联酋10%以上国土面积,以10平方公里“人造绿洲”为单元,打造“绿色迪拜”和“生态迪拜”,大幅提升阿联酋粮食自给能力和粮食安全,并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迪拜沙漠地下7.5米就是海水,引入来自中国的“四维改良法”,要素物联网模组展示了神奇的“魔力”——水肥自动送达水稻根系部,土壤中渗出的多余水肥回收,运送至回收池供循环使用;地表装配智能喷洒灌溉系统,根据水稻不同时期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精确控制喷头和喷枪定时定量喷洒水分和养分……技术革新,让那些曾经的“不可能”一个个被抹去。此外,袁隆平团队还致力于将海水稻推广到中东及北非整个阿拉伯世界。
(1)袁隆平团队和迪拜合作种水稻,说明他们发挥的各种优势。(2)有人说在迪拜的沙漠里要想使水稻生长更是“难如上青天”,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按照水稻的生长习性,说明“四维改良法”对改善迪拜水稻生长局部环境的作用。(4)袁隆平团队还致力于将海水稻推广到中东及北非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意义。(开放题)
参考答案:(1)袁隆平团队发挥的优势主要是技术和经验;迪拜发挥的资金、土地。(2)热带沙漠区昼夜温差大,终年炎热干燥,湿度极低且有沙尘暴;土壤是沙漠,沙的肥力低,土壤中水汽和氧气配比不利于水稻生长;海水浅,土壤盐碱化严重。总之,当地的自然环境较差,不利于需水量大的种植水稻。(3)迪拜是处于热带沙漠区,炎热干旱,土壤是沙漠,中国的“四维改良法”的应用,使需水量大、肥力要求多的水稻,水肥得到满足,还能降低水稻生长区的温度,减少水稻生长局部地区的温差;土壤中渗出的水被收回,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水汽比例,有利于水稻生长;地表装配智能喷洒灌溉系统,精确控制喷头和喷枪定时定量喷洒水分和养分,既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又能协调好人地关系,防止次生盐碱化和沙尘暴的发生,因地制宜,实现可持续性发展。(4)袁隆平团队还致力于将海水稻推广到中东及北非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意义。(开放题)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状况,解决贫困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饥饿问题等。
由于以上试题设计有的具有开放题,能有效促进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针对袁隆平团队迪拜沙漠种“海水稻”问题,设计具有独特个性化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套题,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当然,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于教师和同伴。总之,通过学生的独立判断和教学引导,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和感悟,能够让学生理解到技术对改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意义,深切领会到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有力量帮助一些世界贫困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解决饥饿问题,对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性,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人地协调观的要求。迪拜的沙漠及其水稻生长局部环境的空间尺度不同,影响作物生长因素不同,水稻生长小环境由于人类的干预,发生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方向转变,从而落实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学生在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中,增强了实践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