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培训的现状分析

2018-09-03彭文菁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高职

彭文菁

【摘 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发展,高职新任教师培训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新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本文对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以致力于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高职;新任教师;教师培训

在休伯曼(Huberman, M.)等人的教师职业生涯周期论里,将教师周期分为七个时期,其中,第一个时期就是“入职期”,时间为1--3年。美国教育学者布什(R·N·Bush)认为,“一个教师头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他今后能够成就的效能水平有重要影响, 对支配他以后 40 多年的教学生涯的教学态度有重要影响,而且决定他能否在教学领域持续教下去。”在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入职培训已经成为教师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入职培训主要以省市级层面和学校层面二级培训体系为主,一般采取将集中培训、个人自学、校本研修融于一体的方式进行,但由于一方面我国高职教师来源广泛,包括师范类高校毕业生、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并且专业来源也非常复杂,如此多渠道的师资来源往往难以保证高职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目前省市级组织的集中培训面向所在区域所有高等学校,并未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分类进行,同时学校层面组织的校本培训缺乏统一的设计、管理及实施,因此,培训效果参差不齐。总之,高职教育的复杂性、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以及高职教师来源的多样性决定必须将新教师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科学化运作。本文旨在对目前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培训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希望为高职新任教师培养的有效性提供思路借鉴。

一、当前高职院校新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要方式

1.新任教师入职集中培训

对于高职院校新任青年教师来说,首要的是适应学校环境并能够顺利的完成由学生、企业员工等到教师角色的转变。针对处在适应期的新任教师,高职院校会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且培训时间各不相同。培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师德师风、职教理念、学校文化传承、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等涉及适应学校环境方面的培训,目的是帮助新任教师熟悉学校教学文化、教学传统及日常工作流程等,使新任教师能够尽快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另一方面主要是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能力提升偏重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目的在于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分享则主要由一些优秀资深教师分享相关教学和科研经验。

2.新任教师导师制

在新任教师到相应岗位后,学校会根据教学工作需要、新教师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等因素通过一系列程序严格选拨出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其主要职责是担任新任教师的入门导师,编制新教师培训计划,内容涵盖备课、教学、班主任管理、科研申报等教育教学活动,实行“一对一”指导模式,对新教师进行有计划、有层次的系统辅导,传授教育教学经验。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因为刚刚入职,对教学工作不熟悉,容易陷入孤立、迷茫状态,指导教师的出现,为新任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方面提供了更加细致全面的支持。

3.青年教师成长档案

青年教师成长档案的意义在于通过真实资料数据的记载,如实呈现出青年教师教学改进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首先青年教师结合学校、所在部门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部门和导师的指导下,制定5年成长规划,包括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科技研究、技术技能、技术服务等,同时明确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每学期填写教师业务档案,每年撰写个人小结,并由所在部门组织考核评价交流并存档。

4.挂职锻炼、技术服务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为进一步巩固、强化、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学校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顶岗实践、技术服务等,使教师参与现场的实际工作,零距离接触生产现场,提高实践操作水平,积累现场工作经验。

5.教师培训分享、社会实践分享、科研分享等经验交流活动

教师培训分享、社会实践分享、科研分享等经验交流活动主要是为全校范围内的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等活动提供平台。由各个教学基层单位或相关职能部门轮流承办,活动主题自定,开展时间不定。同时,还邀请学校内外的教学名师,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各项主题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和交流。

6.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督导

通过组织公开课形式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目的在于为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基本功、切磋教学技能、分享教学经验提供相互学习机会。例如: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会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多项赛事,通过赛前指导、赛中点评、赛后总结,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新任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新任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等组织的设立为高职新任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为新任教师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但是由于发展的不成熟,新任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职新教师培训活动的经费主要依靠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投入,活动经费来源相对单一且十分有限,限制了校本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从培养时间上看,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更加侧重于新教师入职的第一年;从培训内容上看,内容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培训内容忽视了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和个别差异;从培训方法上看,培训教师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鲜有为培训对象提供“做中学”的机会;培训活动主要以岗前培训为主,忽视了新教师发展的自主性和贯彻性,整体上侧重于教学发展活動,针对新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活动有限,缺乏有效引导。

2.新教师培训的改进对策

(1)拓宽经费来源,各高职院校应积极依靠本校学科优势,多渠道筹集教师发展经费,拓宽经费来源,为新任教师的校本培训提供经费保障。

(2)构建高职院校、普通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培训主体的培训体系。目前采用较多的校本培训固然可以对本校教师进行特色化培养,但其资源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在提高国内职业教育教师质量水平浪潮的推动下,仅有学校层面的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新任教师的需求。构建高职院校、普通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培训体系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3)运用知识导向型培训模式和行动导向的培训方法。在开展培训项目前应对培训对象深入调研,把握其内在需求,关注其个体差异和先前学习、工作经历,以此作为培训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时紧紧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进行培训内容的开发设计,拓展新教师适应项目的范围,把新教师入职后面临的生活问题纳入进来,以切实提升新任教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为核心,从具体的教学环境中选择能促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发展的实用知识与技能,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技能有机整合和编排。同时以行动为导向,充分运用“做中学”,将项目教学法、讲座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培训方法交替使用。

(4)打造多元的培训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出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不仅仅要能够掌握理论知识、传授理论知识,同时也必须能够掌握所教专业的实践技能,以及传授实践技能的教学论知识。虽然,目前高职院校也会安排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但由于本身教学工作经验的缺乏,虽然自身的职业技能增强了,但是实践教学经验还未能得到有效提升,这就要求在青年教师培训师资队伍中,增加生产一线企业人员或企业培训师在培训师资队伍里的比重,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教师的特长。

(5)构建注重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目前,培训评价的机制还不完善,培训评价在教师培训中往往被忽视,或是形式化的存在,而且主要是对培训结果进行粗浅的、笼统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能对受训者自我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更不能对培训本身有发展性意义。因此,高职新任教师培训必须在培训过程中保持关注受训者的发展需求、发展态势及发展空间及培训项目本身的设计、实施、反馈等环节。坚持以目标评价为基点、多样性评价手段为辅助、行为改进为主要评价标准,积极探索研究培训规律,探索构建高效培训模式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刘莎.浅谈新教师如何走出“蘑菇困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8):6--7

[2]朱连虹.我国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的现状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59--61

[3]杨浩李建兴解建宝.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素质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13.(11):69--70

[4]徐金华.高职院校新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西部素质育.2018.(9):80--81

[5]孙露王亚南林克松.高职新入职专业教师培训现状、需求及建議[J].职教论坛,2015.(14):8--13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