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2018-09-03康灿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应用策略体育教学

康灿

【摘 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学生单纯学习能力的提升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才的需要,还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新课标改革以来,要求学校提升对体育项目的重视程度,注重体育课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本文研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并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兴趣教学法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应用策略以此解决问题,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应用策略

初中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黄金时期,运用体育项目作为锻炼初中生身体的主要形式,可以增强体质,需要引起重视,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和家庭中都是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忽略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减少或者取消体育课的设置,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体育课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缓解压力。将兴趣教学法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可充分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

一、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全身心投入到体育学习中,需要教师正确指引。例如:某种体育项目教学中,发现姿势不对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以免偏离正常的教学内容。体育活动是初中生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身心得到放松,提升学生精神状态,有助于专业课学习。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喜爱运动,可以利用肢体的锻炼促进创造力和智力的发展,用进步、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帮助学生消除不良情绪和不良习惯,如消极情绪和懒惰等,有助于优良品质的形成,更加刻苦学习,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可令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选择喜欢的项目。体育教学中学生勇于展现自我,挖掘自身运动潜力,运用兴趣将体育锻炼变成自身优势,有助于提升对体育的热情。体育教学不是一个人完成的,是由双方的共同配合才能达到的效果,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很重要的,决定了教学质量。经过体育锻炼可以提升自信心,逐渐养成敢于挑战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现在很多学校中体育课教学内容是固定的,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学。首先教学中进行点名然后自由活动,没有实质教学内容,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做游戏,没有形成正确的概念。其次是体育活动形式单调,即使不喜欢也要参与其中,无形中对学生增加心理压力。最后,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按照教学模式按步骤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一种体育项目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例如,教学中运用篮球体育项目,教师为了方便管理,让男生女生共同参与其中,但是很多女生却不喜欢,这种单纯的体育项目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厌烦,对体育产生排斥心理[1]。

(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仔细分析,出现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个性不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所有教师都认为提升学习成绩才是最主要的,忽略了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各科教师随意占用体育课堂进行其他科目的教学;学生也认为体育课不重要,体育课中表现懒散,不愿意参与体育项目。导致体育教学没有整体规划,上课零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

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丰富体育游戏教学活动

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游戏融入其中。由于初中生年纪较小,游戏是最常进行的娱乐方式,对游戏性教学很期待,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将游戏和体育学习进行融合,改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促使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参加到游戏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教学自身具备多样性,教师可运用正确的组合形成多样化、娱乐性的游戏。游戏教学在体育项目中的运用,是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兴趣提出的教学理论。教师进行这一教学模式前,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好对学生个体的调查,在教学内容进行前,选用两种游戏,由学生举手表明进行哪种游戏,运用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原则进行确定,引导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例如,教师可运用轻物投掷的游戏来代替传统体育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羽毛球或者纸飞机作为投掷物,投向固定的范围内,由学生进行比赛,看谁投掷的更准确。这样的游戏不但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还能带动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在游戏中怎样获得胜利,满足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体育爱好的培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进行丢手绢等传统游戏,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提升反应能力和身体素质,轻松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还能建立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二)建立体育兴趣小组

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建立不同的体育小组。小组中学生之间具有相同的体育学习兴趣,运用相同的学習兴趣推动体育项目的学习,使学生共同进步。为了使学习兴趣得到更大的激发,教师安排不同的体育项目活动,甚至可以将和体育相关的艺术项目融入到体育活动中。例如,教师在兴趣小组中进行篮球项目时,将街舞结合其中,由两组进行比赛,准备人员充当观众,看哪组比赛对观众的吸引力较强,提升体育兴趣的同时还提升竞技学生的运动热情。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敢于拼搏的精神,这种体育教学中,作为观众的学生可以满足学习兴趣,还可与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果。还可提升班级凝聚力,即使是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互相帮助。另外,教师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男生和女生生理上的区别,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同,承载的运动量也不同,不能千篇一律的要求他们完成一样的体育锻炼,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体育锻炼。

(三)加强心理引导

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兴趣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需要心理引导的实施,结合学生年龄阶段的主要心理特征,例如叛逆心理为主要媒介,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减少学生叛逆心理。运用体育项目的锻炼,将拥有不健康心理的学生转变心理状态,例如学习和生活中的急躁、马虎的行为,运用篮球对抗赛的体育项目,使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缓解叛逆心理,逐渐形成友善帮助的优良品质。运用各种体育项目的锻炼,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改善消极,急躁的心理,具备乐观、坚持等优秀的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由于体育锻炼时有一定危险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性,除了讲解知识和技能外,进行体育活动时教师要讲述课堂规则,制定良好的课堂规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安全性。面对教学中出现的突发状况,教师要有相应的应变能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2]。

四、结论

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效果。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兴趣作为课堂切入点,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丰富体育游戏教学活动和建立体育兴趣小组的模式,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引导,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熊小兵.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5):207-208.

[2]林俊.巧用兴趣教学法 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6):66-67.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法应用策略体育教学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