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8-09-03果延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防误继电保护运维

果延

【摘 要】电力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能源,因此国家对于智能继电保护措施的技术实施也在逐渐提升。通过智能变电站运维继电防护技术的实施,能够提升电力传输安全,保障电力企业的供电需求。鉴于此,本文简述了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运维的过程中使用的防误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字】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应用

一、引言

作为电力企业的建设和运维管理者,在进行电力企业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措施处理过程中,应该根据变电站的自身因素,及时调整和转变防误研究技术,保障在防误研究技术的实施中,能够提升整体的继电保护效果。

二、智能变电站概述

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在技术方面涉及多方面领域,是对传统电网技术的改革与创新。现代化技术水平发展下,网络技术对电力技术具有很大影响,推动了变电站、电网工程的智能化发展步伐。当前智能变电站具有高度集成性特点,在运用过程中通过智能操作、运维一体化、信息及时传输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与效率,其主要以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对变电站设备运行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科学的操作与运行管理,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促进变电运行的稳定发展。

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

(一)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的应用

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的应用,主要针对继电器保护实施中的母线控制而言,在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控制实施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为了能够提升装置应用的效果,在进行防误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对于继电器保护中的间隔SV接收板做出了整改,按照电压接收效果,相关的人员在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控制实施过程中,应该按照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实施的因素去控制相应的电力继电传输因素,比如借助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的落实实施母线装置继电保护措施工序,相关的继电保护措施管理者,应该针对主动综合防误技术的实施进行控制,将原有的SV接收板转换,降低在接收板转换中的电力损耗,保障电力的运行和输送安全。

(二)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的实现

在进行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措施实施中,首先要运用到的一项技术就是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在该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技术实施中关键性因素控制的分析,保障在分析和落实过程中,能够提升整体的技术实施效果,进而能够提升整体的技术应用效率。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规律来看,其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防护处理措施:一是在进行操作防护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将装置在一体化配置技术控制实施下,进行操作实施。二是将继电保护装置实施范围内的断路器以及隔离开关等都做出及时的建设和评估。三是对防误设备的检查力度应该逐渐加大,保障在防误技术的处理和实施过程中,能够将整体的电力传输运行信息,以及电力传输中的二次设备工程概况明确,便于相关的施工人员运行施工工序时,减少失误性因素出现

(三)故障状态下的维护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行中,信号是传递继电保护装置状态的关键所在,当继电保护装置出现异常时,如果信号传递、转发存在故障,很容易对数据采集造成影响,不能及时的上传到终端系统中,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效果。对网络设备运行中出现的信号传递、转发故障,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原因,找出发生故障的具体部位,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确保智能变电站的保护效果。另外,公用信号转发故障还会给母线、变压器等保护设备带来不利影响,在维护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重视,判断故障范围的大小,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另外,继电保护装置经常会出现合并单元故障,在面对这种问题时,单双套的解决方法有所不同,单套设备退出单元、断开开关;双套设备退出故障间隔与合并单元,同时退出其他保护设施。

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的应用

(一)装置就地操作防误技术

根据装置就地操作中的防误因素分析,将其整个防误技术的实施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在装置的控制中,运维人员需要按照装置应用的需求,对整个装置控制实施中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就地操作的应用性能提升。二是在装置的就地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针对装置就地中存在的某一种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借助对装置就地防误技术的应用分析,协调好相应的技术。三是在装置就地控制运行过程中,相应的装置控制操作者,应该针对装置设计中的自动化控制因素进行分析,按照装置控制的指令操作以及装置控制的条件判断确定其就地过程中的操作时间,以及就地操作中应该注意的因素等。

(二)对间隔合并单元故障的维护

就当前的智能变电站建设水平与运行状况来看,间隔合并单元故障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故障类型,也就是说,合并单元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当中的薄弱环节。对此,需要运维人员加以重视,总结丰富的运维经验,保证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相关故障的发生率。例如,在单套配置的间隔当中,有可能发生合并單元故障,故障发生后,运维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发出“断开”申请,即让发生故障的间隔单元的开关及时断开,并退出运行。当合并单元故障发生在双套配置的间隔当中时,运维人员需要作出如下反应:将单线间隔与故障位置对应的保护出口压板退出运行,同时将故障位位置对应的保护母线装置退出运行。当发生合并单元故障问题时,退出处理能够避免故障影响的进一步扩散,并为运维人员获取到充足的维护时间。

(三)变压器的维护

变压器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重点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智能变电站变压器维护技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变压器内部维护,在这种状态下应该重视非电量的保护模块,尽量采取分布式的维护方法,结合电缆连接方式充分发挥变电器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中的作用。第二,变压器继电保护后备部分的维护,在这种状态下较多采用集中式的维护方法,以确保智能变电站中变压器的安全而稳定。在应用变压器继电保护的时候,如果出现的了故障或者安全隐患,非电量保护模块可以对智能变电站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了解,并第一时间做出跳闸指令,降低问题现象对变压器造成的损伤,实现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四)线路系统的运行维护

线路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智能变电站线路系统中,必须严格按照电网运行情况、变电站需求安装相应的线路测控装置,同时确保不同的测控装置之间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距离,避免相互之间造成影响。在线路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时,能够对线路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收集数据并传输至goose网,运用网络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此判断智能变电站线路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处于正常,如果在分析过程中发现线路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继电保护装置会直接发出跳闸指令,从而传输至智能终端,实现智能变电站的保护目的,确保线路系统的安全运行降低故障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对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相关分析,对不同状态下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有效维护,能够保证相关设备及智能变电站的长期、稳定、安全运行,从而为电网用户提供更好的用电体验,确保电力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鹏.浅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2):129~130.

[2]尚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分析[J].水利与电力,2015,(29):90.

[3]宋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和维护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07):84-85.

猜你喜欢

防误继电保护运维
排油注氮灭火装置防误动技术改造实践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措施
关于变电站防误技术的探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几点探讨
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