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金融风险管理

2018-09-03许锐阳邹仪腾刘隆基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金融风险

许锐阳 邹仪腾 刘隆基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传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要素资源供给约束日益加剧等问题,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有力举措。解决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同时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是维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金融运行及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基于经济新常态,对强化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创新金融风险规制路径、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金融风险;强化路径

2017年,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要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提下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风险管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的逐步提升,新常态下实体经济的产业转型使得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得更加复杂,对金融行业直接产生巨大影响[1]。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我国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债务率不断攀升、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增加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风险增大的等问题。因此,解决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同时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是维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2]。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金融运行及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基于经济新常态,对强化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创新金融风险规制路径、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一、我国金融运行及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出现的问题

当前,虽然我国风险防范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我国金融运行及金融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导致金融风险不断增加。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数字化、多元化以及普惠性的特点,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增加。主要体现在: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健全的監管机制,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企业资质参差不齐,大大加大了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问题的严重性;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没有具体的界定和要求,对金融监管机构对一些违规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不能做到全面的监管,大大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面对的客户的普惠性,涉及的80%的客户的风险度抗力较差,如果不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将伴随着一系列的社会风险,不利于社会稳定。

(二)金融风险管理防范模式不健全。当前,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大多针对的是传统金融市场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实体经济的转型,我国的金融市场交易频繁的同时其市场结构也发生了转变,金融机构业务交叉不断增多,这种情况下,单一的金融风险监管防范模式便不能更完善的对金融风险进行监督预警,缺失必要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3]。

(三)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监管体系不完善。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而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有效性是金融风险防范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相关政策法规对于目前的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这就导致金融市场上存在不规范的金融交易行为以及非法集资等行为的出现,扰乱正常金融市场的运行[4]。

二、强化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金融业发展不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面对金融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创新金融风险管理路径。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主要变现为集中性、隐蔽性、社会性以及可防范性等主要特点,根据我国金融风险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构建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经济新体系逐渐建立下经济主体多元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金融市场面对复杂的金融主体,其潜在的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直接影响,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复杂多变,金融服务对象面向实体经济导致潜在的金融风险不断增多,要求面对伴随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构建适应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机制是当前我国经济新体系建立的必然要求。

(二)银行信用潜在风险逐渐增多。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信用系统的逐步完善,银行办理贷款业务不断增多,这也就增加了银行不良贷款业务不断增多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监管的不完善,导致市场上对影子银行的风险监管缺失,其潜在风险成为我国金融系统风险的一大隐患,一旦发生大规模风险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巨大影响。

(三)地方债务存在一定潜在危险。由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需要,往往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市政建设,这就需要不断增加贷款。由于融资平台的完善、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产行业的发展,地方政府财政过多的依赖于融资和土地财政,这就导致融资环节出现问题必然引发地方金融财政风险的发生。

三、金融风险管理强化举措

以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背景,根据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认为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健全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监管体系。健全金融市场监管机构,规范金融市场监管职能。首先,需要设立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的日常管理机构,对金融市场交易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其次,需要健全金融风险防范管理机构,不仅仅需要对金融实体市场的金融交易行为进行监督,还需要对互联网金融的各种情况进行监督。最后,一个系统完善的金融风险监管体系需要各金融市场部门密切合作,加强交流,以规范金融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二)完善金融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建立涵括金融风险防范管理制度、执行准则、考评标准在内的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有效进行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的制度保障。首先,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管理制度,确保风险防范管理有据可依。其次,对金融风险防范的执行细节进行规定,确保各项工作执行朝着执行目标进行。最后,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执行结果进行评定,激发金融监管部门职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构建“执行-预警-反馈-调整”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系统科学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是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发生的根本保障。因此,应当设立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的日常管理机构,对金融监管机构的风险管理工作执行进行监督,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对已发生的金融风险和潜在的金融风险及时上报金融风险监管机构,金融风险防范机构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更大的或者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志阳,黄可鸿.梯若尔金融规制理论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02):64-76.

[2]王国刚.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J].金融研究,2015(02):16-22.

[3]张泉泉.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诱因和防范:金融与财政联动视角[J].改革,2014(10):74-83.

[4]王春丽,胡玲.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中国金融风险预警研究[J].金融研究,2014(09):99-114.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