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络通痹汤足浴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2018-09-03李建树张宪美
李建树,张宪美
(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山东 枣庄 277100)
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65%~80%,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远期致残主要原因[1]。已有研究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与机体长期血糖异常升高诱发微血管病变、神经营养代谢障碍及神经营养因子合成分泌下降密切相关[2]。目前西医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并无特效治疗方案,多通过降血糖、调血脂、营养神经等进行对症干预,总体病情控制效果欠佳,仅能部分减轻相关临床症状,但远期生活质量和致残风险均未获得明显改善[3]。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消渴”“痹证”范畴,基本病机为气阴亏虚、血脉瘀阻,针对此病机给予祛瘀通络、养血通痹中药内服、熏洗及足浴等辅助治疗可更有效促进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质量[4]。2015年5月—2017年5月,笔者观察了活络通痹汤足浴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上述时期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5]西医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医诊断标准,排除入组前3个月应用研究相关药物者,6个月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其他原因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者,过敏体质者,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5~73(60.41±7.75)岁;糖尿病病程7~19(12.69±1.90)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4~26(10.33±2.86)个月。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3~75(60.52±7.79)岁;糖尿病病程7~18(12.60±1.87)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4~25(10.20±2.81)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干预,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干预、控制血糖及营养神经等,其中药物降血糖采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20092,规格:3 mL/300 IU)持续泵注给药,基础量为总量的50%,其余量于三餐前平均分配;营养神经采用甲钴胺(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865,规格:0.5 mg)口服,每次0.5 mg,3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0023,规格:1 mL/5μg)10 μ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络通痹汤足浴,组方:红花30 g、乳香20 g、黄芪20 g、鸡血藤20 g、当归20 g、丹参20 g、桂枝20 g、姜黄10 g,每天1剂,加水4 000 mL浸泡40 min后大火煮沸,再小火煎至2 500 mL;待水温降至38~39 ℃时足部浸入,足浴时间每次20 min,2次/d。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对主要证候包括肢体麻木或不温、肢体疼痛、气短乏力、自汗畏风、五心烦热及口干少饮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提示症状体征越严重。②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肌电图仪检测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③采用Fe3+/Fe2+还原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胱抑素C(Cys C)水平。④治疗结束后评定2组临床疗效。显效:主要证候积分减分率>70%,MNCV和SNCV增加均超过基线水平20%;有效:主要证候积分减分率为40%~70%,MNCV和SNCV增加为基线水平10%~2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7]。⑤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2组肢体麻木或不温、肢体疼痛、气短乏力、自汗畏风、五心烦热及口干少饮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2组治疗前后MNCV比较 治疗后,2组MNCV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2组治疗前后SNCV比较 治疗后,2组SNCV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1 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分)
组别n自汗畏风治疗前治疗后五心烦热治疗前治疗后口干少饮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04.15±0.831.30±0.34①3.94±0.921.28±0.36①3.96±0.811.23±0.35①观察组504.08±0.800.72±0.16①②3.88±0.890.75±0.18①②4.04±0.840.75±0.16①②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MNCV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SNCV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和Cys C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TAOC和SOD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AOC和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MDA和Cys 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MDA和Cys 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2.5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4 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和Cys C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5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6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 讨 论
表6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症状多较为隐匿,多慢性进展导致全身神经系统病变,给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8]。目前医学界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大部分学者认为异常氧化应激反应、局部微循环及神经营养障碍在其病情进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9]。已有研究显示,异常高血糖水平可导致ROS水平随之升高,糖代谢旁路激活,进一步增加ROS合成量;而ROS能够对细胞DNA、蛋白质及脂类等造成氧化损伤,引起神经元、周围神经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下降[10];TAOC、MDA及SOD是反映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关键指标,三者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程度均具有相关性[11]。而Cys C已被证实可通过损伤微血管及神经组织而加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程,其水平升高是公认的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12]。
西医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多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进行扩张血管、抗氧化、营养神经及镇痛等对症干预。前列地尔是一种新型血管活性药物,其能够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反应敏感性和血液黏稠度,拮抗血小板聚集等效应,增加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从而改善周围神经功能状态,其单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有效率为65%~80%,长期应用后存在效果下降和不良反应多等问题[13]。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消渴日久,气血亏虚,津液失运及血瘀脉滞关系密切[14];同时病者气血阴津无以濡润四肢,筋脉失养日久则可发为麻木之证[15];故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当以祛瘀通络、养血通痹为主。本研究所用活络通痹汤组方中红花活血通络,乳香行气化瘀,黄芪益气健脾,鸡血藤养血舒筋,当归养血活血,丹参通脉祛瘀,桂枝温阳通络,而姜黄则活血行气。诸药合用可共奏活血瘀、通脉络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红花可有效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修复,降低高血糖对于胰腺损伤程度,刺激胰岛素分泌量,并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活性[16];当归提取物具有增强机体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作用[17];而桂枝则能够提高受损外周神经传导速率,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及提高SOD 酶活性[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 MDA、Cys 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及TAOC、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活络通痹汤足浴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加快神经传导速度,调节氧化应激指标和Cys C水平,且未加重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