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8-09-03郑雪琴周惠玲任慧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5期
关键词:循证股骨骨折

郑雪琴,周惠玲,任慧琳

(解放军第174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3)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好发于老年人群。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以手术为主,但患者常伴一定程度骨质疏松或其他基础病变,自身免疫力降低,身体状况及恢复能力相对较差,为临床治疗增加一定困难,同时作为突发性病变,患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均会对患者的预后恢复产生一定影响,此时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极为重要的因素[1-3]。2015年5月—2017年6月,我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上述时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经X线检查明确诊断。患者年龄>18岁;身体状况良好,可耐受治疗;依从性好;意识清晰,沟通无障碍;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既往骨折手术史者;认知、语言障碍,不能进行良性沟通者;精神系统病变、抑郁症者;伴较严重的心肝脑肾功能不全者;内分泌或血液系统病变者;中断治疗或资料不全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男38例,女19例;年龄34~72(58.3±6.2)岁;车祸伤32例,跌倒伤14例,坠落伤7例,其他4例;髋关节置换术18例,闭合复位外固定术18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1例。观察组57例,男37例,女20例;年龄33~70(58.2±6.5)岁;车祸伤31例,跌倒伤15例,坠落伤8例,其他3例;髋关节置换术18例,闭合复位外固定术2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9例。2组性别、年龄、骨折原因、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及其内的物品干净、整洁,定期通风、消毒;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帮助其进行检查;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翻身,并给予饮食及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循证过程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良性沟通与观察,寻找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并将其特定化、结构化,如:如何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其应用意义;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的必要性;术后并发症发生如何预防等。针对总结的问题,检索大量与之相关的护理文献,总结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根据收集资料、既往文献对患者心理、疼痛、并发症等多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查找相对应护理实证,根据查询所得循证证据,与患者自身实际状况相结合,建立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方案,实施护理方案,并进行适时调整。

1.2.2循证证据 经大量文献查阅所得护理循证证据主要包括: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病变基础患者可引起神经根甚至是脊髓损伤,扰乱椎间关节的稳定性;手术过程中缝扎、过度牵拉、误切等均可诱发相关并发症;治疗耐受能力低,麻醉插管 、手术牵拉引起的气管、血管水肿,分泌物引流不畅均可造成肺部感染发生;术后患者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疼痛现象;术中软组织损伤、血运破坏、手术时间延长均可增加伤口感染率,而给予内固定处理,受到金属排异以及原电池效应可增加伤口感染率;压疮多见于老年患者,因自身抵抗力下降,受压部位脂肪组织保护下降,易因神经麻痹、皮下组织坏死以及血液循环障碍等形成压疮;患者因呼吸道黏膜萎缩、分泌物滞留,同时长期卧床,日常活动减少等因素使得痰液咳出困难,易引起坠积性肺炎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因血管内膜损伤再加上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受阻,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极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3护理方案 ①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次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原因及最为关注的问题,并适当舒解和解决,向患者讲解采取的治疗方案、治疗目的和预后情况,介绍既往治疗成功病例,给予安慰、鼓励,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②保证患者处于干净、整洁、安静的治疗环境中,使患者可得到充分休息,保持室内环境温度、湿度正常,定期消毒,预防院内感染,必要时给予床帘间隔,保护患者隐私。③了解患者受伤前关节活动状态、精神状况、社会关系、生活能力等,于术前给予患者全面检查,对其伴随内科慢性病变给予积极治疗,维持基础病变处于稳定状态。④对参与循证护理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对患者多项资料的整合评估循证护理开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特点设计合理护理内容,力求护理内容与人互相适应,定期检查并将护理结果告知患者和家属,使其对治疗结果有科学认识,避免盲目、无目的护理措施。⑤术后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给予抗生素及低分子肝素预防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并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预防措施,避免并发症发生,告诉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降低其因突发状况而产生的负面情绪。⑥通过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术后疼痛注意力,协助患者翻身,移动时要轻稳、协调,避免拖拽等大幅度动作,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缓解水肿。疼痛较轻患者可给予冰敷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疼痛剧烈则遵医嘱给予镇痛药镇痛。⑦建立健康档案,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记录,定期体检,指导患者出院后合理饮食,健康作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进行合理康复运动,循序渐进,直至恢复正常。

1.3观察指标 ①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4]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量表含20条项,应用四级评分(1~4分)法,总分×1.25为标准分,SAS评分≥41分或SDS评分≥51分表示患者有焦虑、抑郁状态。②疼痛状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由患者根据主观疼痛感受分0~10级进行评分,所选数字越大,说明痛感越强。③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压疮、便秘、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④住院时间。⑤护理满意度:通过我院自拟护理问卷对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感受进行评分调查,问卷内容含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等多个方面,有十分满意、较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4个选项,以十分满意+较满意计为护理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焦虑、抑郁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2组护理前SAS、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护理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住院时间(16.43±3.21)d,观察组住院时间(11.46±2.08)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4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十分满意27例,较满意18例,一般9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78.9%。观察组十分满意41例,较满意13例,一般2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4.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随着人们社会活动的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尤其多见于老年人群,主要由交通意外、坠落、摔伤等引起。对其治疗以手术为首选,但因骨折病变的突发性,以及受到手术创伤、长期卧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一定影响[6],而此时选择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循证护理主要是以客观证据为指导,以护理经验为基础,将临床实践和护理研究进行科学的有机结合,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主观性[7-8]。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将与患者病变相关文献、临床护理经验以及患者自身状况进行统一整合,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得制定临床护理措施、开展护理工作有证可依、有证可循[9]。王丹[10]报道循证护理可促进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与伤口的快速愈合,此种护理模式更规范、科学。黄丽君[11]报道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压疮的发生。本研究首先查询大量文献,按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统计学原理,获得有效的循证证据,且在进行护理决策时完全遵循患者意愿,同时根据患者主体及患者病情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使护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及预见性,从而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均可起到调节作用,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循证护理相较于传统临床护理模式更能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维持良好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机体恢复均有积极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循证股骨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