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习得方法回归教育之本
2018-09-01陆阳
陆阳
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由浅入深的重要阶段,通过良好的教学引导,学生可在初中阶段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在有效落实语文教学内容基础上,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教育目的。
基于此,为了使语文教学综合成效得以提升,在探究教学创新同时,将语文教育回归本真的教学方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理念得到创新发展,教师期许在新教育理念引领下,为教学知识的落实提供有效路径。本文通过对学习本质方法的把握,回归语文教育之本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语文教学综合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一、夯实基础回归教育之本
开设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字词句的运用方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畅通,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明晰语文学习基础的重要性,通过字词句基础教学,降低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错别字出现的几率,提升作文能力,使我国汉语言文学得到传习,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更加牢固。
例如,教师在进行《晏子使楚》的教学时,介于该文为文言文,文言文是汉语言文学之精华所在,为此教师应做好字词句基础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本质方法,回归语文教育之本。如针对开篇“晏子将使楚”这句话的理解时,就需要以每个字为立足点进行理解,其中“晏子”为人名无需多做释译,“将”为将要之意,“使”为出使,“楚”为楚国之意,将句中字的理解串联起来则为晏子将要出使楚国,使文言文得以有效译出,其字词句基础教学高效性可见一斑,同时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二、扎实训练回归教育之本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形式夯实语文训练,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基础上,使学生无法感受到语文学习乐趣,降低学习方法探究的主动性,无法提升语文教学综合质量。把握学习本质方法,回归语文教育之本,不代表一味强调传统教学形式,而是引导教师从教育本质出发,思考教学创新的有效性,所谓“去腐存新”,而非求新突变,确保语文课堂文化传习的教育属性。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秉持与时俱进精神,思考扎实训练的有效方略,引导教育创新回归语文教育之本。例如,教师在进行《海燕》的教学时,在文中有多处比喻句式,如“……像青色的火焰”“……活像一条条火蛇”,为夯实比喻句式训练,教师可利用PPT向学生播放一些火烧云、极光等山水风景图片,激发学生想象力,灵活运用比喻句式,引导学生语文思维从书本知识中跳脱出来,被色彩纷呈的图片所吸引,积极主动开展比喻句式训练,使语文教育回归本质。语文训练的方法贵在“扎实”,其丰富多变的属性,旨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回归语文教育之本。
三、掌握读写结合学习方法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最为重要的两项内容,注重读写结合,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本质方法,即通过阅读提升学生读写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时,应在精读前,引导学生进行略读,对文章大意有所了解后书写文章主线,使鲁迅先生童年经历得以跃然于纸,而后依照主线对不同阶段的童年经历进行深度分析,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通过阅读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基于文章开篇对“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百草园”的描述属开门见山写作手法,教师应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练笔。有的学生对学校的花坛进行描述,有的学生对周末参观的动物园进行描述,其中学生进行练笔的过程,就是读写结合的过程,在有效落实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写作手法,提升自身作文创作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教育目的。
四、通过课外阅读回归教育之本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营养供给,每打开一本课外读物,学生就如同推开一扇崭新的窗,看到多彩的天地,在其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好,汲取课外读物中的养分,充实自身语文能力,在不断阅读中总结符合自身语文学习需求的阅读方法,同时掌握更加丰富的词汇量。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词句赏析、写作探究等语文学习方法的过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质量得到保障,做到把握学习本质方法,回归语文教育之本的目的,教师应做好课堂教学引导者的身份,定期为学生推荐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需求的课外读物,如四大名著、《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等著作,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在好书指引下,真正做到“开卷受益”。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准备“词句赏析册”,将阅读过程中感触颇深的好句记录下来,待反复研读思考后,了解其文学构成精妙之处,使学生得以掌握语文学习本质方法,提升语文教学综合成效。
综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为此教师应通过字词句的基础教学,扎实高效的语文训练,读写结合及课外阅读等方式方法,使初中语文得以回归教育之本,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本质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雅周初级中学(226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