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你高危,我仍愿前往
2018-09-01严学锋
严学锋
董秘权责利的失衡状态,跟现代公司治理理念缺乏、上市公司合规高效运作水平不足、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等因素不无关联。例如,一些人认为董秘只是“三会”运作、信息披露等“秘书性”工作的负责人,算不得什么重要职位、高管、不配高薪。非理性的群体性偏见,严重低估了董秘的应有价值。
天下董秘一家亲。前不久,两位上市公司同行的英年早逝,让董秘们的朋友圈刷屏了。一位是中材节能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杨泽学,因病6月24日去世,享年47岁。另一位是贤丰控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张志刚6月25日去世,享年53岁。
在不少圈内人眼里,董秘俨然成了高危职业:工作责任大、强度大、压力大,日益成为常态。贤丰控股是民企。网上出现张志刚之妻的公开信称,他是自杀的(你明知下面是坚硬的水泥地,还是舍身一跃):“你却每周回来都跟我抱怨工作上的压力和没完没了的麻烦事,比如个别领导对你的当面斥责和公然辱骂,比如公司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比如一些提心吊胆的操作手法。你说,是高危岗位。”2017年,A股上市公司被公开谴责、通报批评的董秘为114人。被监管处罚,往往意味着董秘生涯的断崖。
作为高危职业的从业者,职责颇重的董秘们面临着怎样的职权与薪酬境况呢?
上市公司董秘,是由《公司法》法定的高级管理人员。然而实践中,很多董秘行权不易。不少董秘并非高管,实际职权堪比企业中层;即使确属高管,职权往往是高管中排名靠后乃至最小的。某大型央企董秘参加一次活动,身份被举办方改为董事长秘书;其实,从董秘沦为“董事长秘书”的情况不在少数。
秘书不带长,放屁都不响。企业中喊高管“总”是尊敬,然而董秘从职位名称上就是秘而非总,这让很多董秘尴尬连连,耿耿于怀。有董秘对《董事会》坦言,希望被称为总。曾经,为提升董秘的地位,证券交易所提出董秘原则上兼任副总经理。然而兼任副总经理、主要干着董秘活的董秘,在实践中更多被视为副总经理兼董秘,董秘的职位弱化了。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长期以来,董秘的薪酬水平普遍低于同为高管、“副职”的副总经理。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平均薪酬比董秘高67.68%,副总经理比董秘高27.25%。董秘与副总经理平均薪酬差异最大的住宿和餐饮业中,副总经理比董秘高45.49%。按独立董事马传刚的说法:既然大家都是公司高管,为什么偏偏让我来垫底?薪酬垫底的董秘,此时的心态也许已经不是羡慕和嫉妒了,很有可能达到了“恨”的程度。
具有法定地位的董秘,角色重要,价值很大。他们是上市公司的首席治理官,在合规、市值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同时,董秘的履职风险、压力也不小。例如,在年报披露、资本运作关键点等时点,董秘加班加点是常态,甚至连基本的睡觉时间都保证不了;一些董秘还要不时打起精神应对内部人违法违规的念头,不参与很可能要走人,或者稀里糊涂被动违规、成为替罪羊。
董秘权责利的失衡状态,跟现代公司治理理念缺乏、上市公司合规高效运作水平不足、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等因素不无关联。例如,一些人认为董秘只是“三会”运作、信息披露等“秘书性”工作的負责人,算不得什么重要职位、高管、不配高薪。非理性的群体性偏见,严重低估了董秘的应有价值。
令人动容的是,明知岗位高危,挑战重重,广大肩负使命、勇于担责的董秘,仍然默默耕耘在岗位上。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做出了艰苦的努力,无私的奉献。那些作出卓越贡献的董事会秘书们,怎不令人由衷敬佩?!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希望社会能够对董秘少一点偏见,多一些理解与支持;希望资本市场为董秘规范、高效、可持续履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希望董秘们不忘初心,保重身体,拼搏中继续抒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