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岳》教学举隅

2018-09-01于红霞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望岳泰山诗句

于红霞

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一课中的《望岳》,是一篇有一定理解难度的古代诗歌。我是这样教《望岳》的。

第一阶段,确定学习任务,读背诗歌

先让学生自由地把诗歌念上两遍。学生朗读课文后,教师问是否能够背诵,大多数学生说能背了。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或合上课本齐声背诵一遍。虽然学生的集体背诵很流畅,但担心还有个别学生没有背过,于是从教室中间和后排各指明一位学生背诵。惊异学生背诵速度之快,问他们什么时候背过的,学生回答:“小学时候就背过了”,教师说:“这样更好,两个学习任务中的第一个大家很早就完成了”。学生有些受鼓舞,显得很高兴。

第二阶段,研讨诗歌内容,读懂诗歌

老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就重点落实第二个学习任务——读懂。”问学生:“一篇课文或一首诗歌怎么样就算读懂了?”

学生回答:“知道写了什么。”教师予以肯定后单独提问两学生:“知道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吗?”学生不能回答。于是告诉学生:“我们的课本注释很详细,请对照注解把课文仔细看一遍。”

学生看书毕,再提问“谁能回答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吗?”一学生回答“写了杜甫的远大志向。”教师问“怎么看得出?”学生以诗的最后一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回答。教师评点:“有道理,关于这首诗的有些评论、赏析文章也这么写。但我觉得说得远了些,也高了些,况且这也只是诗歌的最后一联似乎有这种意思,我们现在是要从全诗的角度看它写了什么。”

稍停片刻,教师接着讲:“这首诗写了什么,其实很好回答。你们可曾注意诗歌的题目?”学生齐答:“望岳!”教师说:“这就对了,诗歌不就写了‘望岳吗?”学生笑。

教师在对“岳”“五岳”“东岳”“岱宗”等词语稍作解释之后,进入这节课教学的重点环节——引领学生了解杜甫之“望岳所见”,即诗歌中对泰山的描写。

教师要学生再对照注释仔细读读诗歌,了解诗人远望泰山所看到的景象,说说在诗人眼中泰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经过讨论,最后找到两个能概括泰山景象基本特征的词语:“高大”“秀美”。接下来,便一起从诗中找出描写泰山“高大”和“秀美”的诗句。大家的意见很快一致,写泰山“高大”的句子有“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泰山“秀美”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然后对这些诗句的句意引导学生讨论、揣摩。有些诗句,学生理解很到位,甚至超出教师原来的理解。比如“造化钟神秀”,有学生说“钟”字就是“钟爱”的“钟”,也可以解释为“偏爱”;关于“阴阳割昏晓”,有学生说这句不只说明泰山高大,而且表明泰山陡峭,因为只有极陡峭的山,才能使山的阴阳两面受光情况截然不同——一面阳光普照,一面则阴森昏暗。对于学生这样精彩的发言,教师予以表扬,并且也按班上惯例让学生“给点掌声鼓励”。

有些诗句,可能限于学生的人生经验,理解还有一定困难,教师则再做点拨和讲析。比如“齐鲁青未了”一句,发现学生对书上注释还有些怀疑,教师便以自己对附近一座名山——成县(旧称“同谷”)鸡峰山——的远望体验为例进行讲解,告诉学生在成县境内好多地方只要一抬头都可看到鸡峰山黛青色的雄姿,并且仿造诗句“鸡峰夫如何?同谷青未了”;同时也讲明,这里作者也用了夸张的手法。学生恍然大悟。还有“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教师指出:“只要有些看山经验的人都知道,什么样的山最美?不只是山体要挺拔、峻峭,也不只是草木要茂盛,而且是要‘云雾绕山头,飞鸟相与还的。这‘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写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面对泰山这样的美景,诗人不由得心胸荡漾,不由得把眼睛睁到最大尽情地观赏,唯恐遗漏了最值得观赏的美景。

第三阶段,强化学习效果,重温诗歌

至此,学生应该算是“读懂”了诗歌,为加深理解和领会,要求学生想象杜甫“望岳”时的情境,揣摩诗人当时的心情,各自试着再朗读两遍诗歌;然后,指明两名学生背读;最后,全班齐背。教师也跟着学生一起吟诵。

进行到这儿,离下课还剩5分钟。引领学生看了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三小题是关于《望岳》的,编者的意图是要学生说出一般教学参考书、教辅资料上的说法,即“望”的角度。觉得编得不好,教师读题干后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唐诗鉴赏辞典》中的那种解读让学生体会一下,不多费时间。主要讨论第三题,除了要学生体会“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联对仗句的特点外,也将第二联中的“钟”和“割”兩个对偶动词也拿出揣摩其选词之准确,体会诗歌的语言。

做完这件事,正好是下课时间。从下课时学生比较高昂的情绪可以判断,他们对这节课的教学是满意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三中学(733206)

猜你喜欢

望岳泰山诗句
望岳
六一来了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读诗句,写成语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望岳
炼字·炼句·谋篇(外一则)——杜甫《望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