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意识:课堂教学不可缺的“主线”
2018-09-01卢友芳
卢友芳
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教师期盼、学生喜欢和家长欢迎的课堂?答案定会有千百种。回归语言本身,重视从语篇、语境、语感中体味“言外意”,定会听出许多“弦外音”。同样,这种语文学习应该以尊重学生认知发展需要为前提,注重从开放化生活、自由化沟通与自信化展示中挖掘相应的内容,定能满足学生的整体认知发展需要,便于学生在收获精彩中获得更多的认知。多点回归,让语文这只小船能与生活活水再多点接触,不仅能听到潺潺水声,更能在慢慢行驶中欣赏到沿途的美丽风景。
一、学会质疑,真正思考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过程,是学生认知思维情感不断丰富和升华的过程。这种过程需要学生认真思考,需要学生在准确把握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背后故事中获得更多的思维灵感。学会质疑,则是学生真正懂得思考的开始。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语文,带着质疑探知语文,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背影》教学中,针对学生对“背影”的虚实描写了解不够深入的特点,我请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运用同桌对话、点名请教、组间竞赛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有的同学提出,既然最感人的是父亲在浦口车站帮助自己买橘,为什么作者还要提及其他背影?有的同学认为,父亲在车站买橘的身影确实不美,但为什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却感觉到很美?有的同学说,作者通过多样化的描述方法呈现出父亲的背影,更多的是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让我们获得了教育和感染,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磁场呢?这些质疑问题,不仅体现了学生阅读文本思考的过程,还体现了理解感知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意识。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出发,多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机会,引导他们多提出自己的问題,帮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懂得质疑。带着质疑和探究学习语文,定会激活学生满腔的学习激情,让他们的新鲜感和好奇感更加丰富。
二、懂得合作,取长补短
团结协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这种精神是学生人生道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核。懂得合作,便于学生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获得更多的方法,在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中博采众长。
创设开放话题,便于学生在深入合作中获得更多的认知感悟。如,在《孔乙己》教学中,针对“孔乙己生活的不幸遭遇”,不妨多给学生相应的自由交流和实践模拟的机会,运用情境互动的方式,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其中的掌柜、孔乙己、店小二、酒客等不同的角色,建议他们多深入揣摩作者的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针对 “孔乙己在鲁镇酒店遇到了哪些人”“ 这些人与孔乙己的关系如何”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主动提出相应的观点,帮助他们在强化理解感知中形成丰富的实践运用体验。这些合作方式的运用,能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沟通和深入合作的基础上找到更多的表达运用切入点,利于他们在主动提出问题和深入探知过程中形成不一样的认知思维方法。
基于学生合作探知基础上的教学运用,能给学生更多的实践体验,便于他们在灵活交流和协作探知中深化感知。多设置相应的开放性、多样化话题,引领学生在主动交流和深入沟通中有针对性的探讨,更利于他们在相互探知求解中形成更为丰富的深刻认知感受。
三、善于创新,生成发展
创新与发展相辅相成,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发展为创新又提供了坚实土壤。培养学生发展创新意识是语文意识的重要内容。多鼓励学生从文字背后挖掘新鲜的内容,多从自身的理解感知中探寻相关的出发点,定会有所不同。
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发展创新的地方,应该是各种思维灵感竞相涌动的乐园。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时,学生们自然会同作者一样喜欢可爱、美丽的百草园,喜欢作者笔下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细致观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恰到好处的动作描写)……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创作的生成点。这样的描述在学生的童年生活也会有,尽管与作者的不一致,但也有其他的乐趣,有的同学曾经观察蚂蚁搬家,一条长长的直线,一点也不乱;有的同学说自己见到了燕子妈妈给小燕子喂食,小燕子们张大嘴巴,都想让妈妈给自己喂第一口,等等。这就是生活,也是语文课堂倡导的语文意识。
走进生活,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随时随地感受其中的不一般,定会使学生在整合资源中获得丰富感知。鼓励学生联想创新,多给他们相应的创作机会,定会利于学生主动深入其中探知。
如前所述,重视语文课堂上的语文意识,就是紧扣语文的精气神,就是真正让语文回归本位,回归生活。语文课堂需要和学生的认知体验结合,需要在彰显生本主义和人文关怀中获得应有的地位与意义,需要在认真审视与积极互动中发现更多的精彩。这种意识应该是根植现实生活与学生认知过程中,也是学生真正所需要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