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新路径

2018-08-31王伽硕

西部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摘 要:精细化管理是政府管理创新的新路径,日益多元复杂的环境对政府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粗放式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凸显以及政府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都要求政府管理方式的精细化。精细化政府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为基础,糅合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高效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的理论精髓,是优化政府治理格局,提升治理能力,推进政府改革的重要发力点。本文提出精细化政府的概念,深入阐释其科学内涵,并探讨其重大价值突破,试图为中国政府改革创新提供新思路和新目标,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精细化政府;精细化管理;价值突破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政府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要想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水平和能力,就需要政府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自身的调整变革,随着“大数据”的兴起,精细化管理将成为未来政府改革的首选路径,提高政府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打造“精细化政府”,已经是大势所趋。

1构建精细化政府的内外动力

1.1大数据的“东风”助推政府管理的精细化

大数据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新兴的数据处理技术,大数据能够更为有效的收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信息资源,从而为决策者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和决策支撑,使得政府决策能够更加精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更新,极大增强了政府获取和处理政策信息科学使用数据的意识和能力。政府获得的海量数据能够帮助其对公共事务的始末缘由以及社会问题的本质进行精准把握,从而为更好的决策,为政府能够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公共服务,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信息是决策的前提,所以在大数据语境下相对“廉价”的丰富信息为精细化管理的推行和精细化政府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1.2“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引领精细化政府

“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提出有其深厚的政治经济背景和强大的学理支撑,究其本质是要建立一个回应力强、廉洁自律、精干而强有力的政府,通过给政府“瘦身”,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限定政府干预范围,扩大社会自治空间,以期形成高度自治的大社会。“小政府,大社会”就是缩减政府职能,缩小政府权力活动范围,把减下来的权力和职能由社会去行使和承担,要求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的职能,政府应该积极的“撤出”,社会组织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要去介入,也就是该管的要管好,不该管的千万不要乱管。“精细化政府”的内涵之一就是希望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简政放权,把权力下放给市场和政府,让市场和社会承担各自的职责,政府要和市场、社会形成多元治理主体,并明确定位每一个治理主体的职能边界,从而实现每个治理主体的职能精细化,这与“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其次,精细化政府试图通过精简和合并机构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减少职能交叉重叠现象,建立起组织结构以及权责体系更為精细的政府,实现政府的瘦身,这进一步契合了小政府的理念要求。

1.3中国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呼唤精细化政府

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包罗万象,蕴含了丰富而独特的管理思维和理念,在管理领域有着非凡的理论指导意义。独特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独特的精神特质—“工匠精神”,正是这种中国古代的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中国的科学技术遥遥领先。所谓“工匠精神”是工匠以臻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是其身上表现出的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尊崇,不论何种职业,都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工作会议上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并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倡导工匠精神,在政府工作中精益求精,寻求政府管理与工匠精神的完美结合,将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理念运用到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

1.4政府管理现实状况推动精细化政府发展

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学中把“经济人假设”理论用来分析政府行为,布坎南提出社会中存在着两个市场,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他认为在政治市场中政府并不总是公共利益的追求者,政府部门会像市场领域的主体一样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背离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比如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往往会选择性的执行,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争着抢着去干,对自身没有好处的事情打死也不干,俨然成了唯利是图的“市井小人”。各级政府之间,同级政府的各部门之间把公共利益当做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以至于出现“九龙治水”的乱象。此外,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少政府任性弄权的现象,一些本该属于市场和社会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政府偏偏要横插一杠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越位”。而那些本该政府扮演主角的公共服务性事业,政府却“临阵脱逃”,从而出现服务的“真空”地带,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缺位”。无论是政府的“缺位”还是“越位”从根本上来说政府的职权定位和划分不够精准,甚至可以说是模糊,正是因为职权关系的模糊才为政府提供了那么多“活动”的空间。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政府履行职责的精准性,使其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须要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范围做出精准的界定,明确制定出政府的“权责清单”,给政府戴上“紧箍咒”让政府不能随心所欲。

从近几年的政府管理实践来看,政府管理越来越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政府部门的绩效预算,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精准扶贫等社会问题,政府管理的信息化等工作的推进,都是“精细化政府”构建和有效落实的重要推动力。

2精细化政府的概念界定和内涵分析

2.1“精细化政府”概念的提出

精细化管理源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它是以常规管理为基础并将其进一步深化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方式。政府精细化管理就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精细化操作为特征,致力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其核心是“精、准、细、严”,是政府管理人员对做精,做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决心和态度,旨在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高效化和人民的满意化。所以“精细化政府”就是指政府在不断适应环境发展变迁的基础上,准确了解公共需求,精准界定权责界限,精确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精确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破解社会难题,有效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破解政府的面临现实困境的政府管理创新模式。

(二)“精细化政府”的科学内涵

“精细化政府”是基于精细化管理提出的政府变革新模式,在整体系统把握“精细化政府”的概念及特征前提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其内涵。

一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是精细化政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具体到现实工作中就是各级政府要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要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作为自身工作追求的目标。政府要树立一种永不满足的心态,要将追求卓越永远在路上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要不放过每一个提升自己的环节。 “精益求精”还意味着各级政府要在对工作岗位和权责关系认真把握的基础上精准设置岗位,精准界定职权关系,以规范政府的职权设定和优化岗位设置,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针对性。可以通过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到政府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将改善服务质量作为履职的标准,精益求精不是要达到最好,而是要不断追求更好。因此,精益求精不是精细化政府的固定追求或政府发展的终端,而是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不断更新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动态过程。

二是“精准发力”。“精准发力”就是针对政府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建立清晰明确的目标和实现政府管理和运作的流程的标准化,科学建立各类以供遵循的标准体系是精细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部门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出具体可实施,可执行,可遵循的服务与践诺标准,让政府权责的履行有章可循,为政府提供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提醒政府工作行为中出现的偏差。为了使各项标准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在标准建立后要根据自身工作流程建立完整的监督平台,确保公务人员按照标准严格执行,提高政府各项工作的精准性。同时,公务人员还应该按照标准对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等环节发生的偏离预期方向的行为及时纠正并提出改善方案,让政府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可以更加清晰地明确自身权责,明确自己该干什么,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在工作中的主动性与自主创新性。

3“精细化政府”的价值突破

3.1理论层面的价值突破

提出“精细化政府”理论。“精细化政府”是针对传统的“粗放型”政府管理模式的现实弊端产生的,有其深厚的实践基础。目前,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由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传统的粗放式的政府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随着“小政府,大社会”和“服务型政府”观念的深入人心,传统政府工作方式效率低下的现状亟待改变。这些都要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树立“精细化政府”的理念和建立系统的精细化政府理论。

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精准性。传统政府组织的一大弊端是政府管理目标笼统模糊,这就为滋生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等管理乱象提供了土壤,带来了政府工作的盲目性,使政府工作经常处于“无的放矢”的盲目状态。政府管理目标的不明确势必带来政府职能履行不到位,造成“缺位”和“越位”,势必带来行政效率的低下,势必带来资源的浪费,势必带来行政权力的滥用。“精细化政府”通过建立清晰的工作流程,精准设定工作岗位,精准界定职责权限,精准定位政府目标,使政府职能履行更加精准,权力使用更加合理,人民群众需求的对接更加精准,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是构建高效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善治的必经之路。

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从管理角度看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就要改变政府包揽一切,唯我独尊的线性思维。政府要积极谋求与多元主体的共治,要将权力下放到市场和社会,在国家治理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的积极作用,谋求多元主体协作共治的治理新格局。“精细化政府”的构建能够细化改革目标,更好的完善监督责任,从而达到治理体系的规范化、程序化。现阶段的政府更多的是扮演掌舵者的角色,精细化政府的构建为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提供了可能。

3.2实践层面的价值突破

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管理方式的粗放,缺乏精细化的财政预算和绩效考评,导致政府管理资源浪费严重,行政效率低下,同时严重损害了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精细化政府”借鉴企业管理理念,着眼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通过实施精细化的部门分工与责任分配可以促进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政府服务过程与程序的优化,最终可以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民众的满意度。

有助于明确政府职责。“精细化政府”通过制定清晰的政府权责清单,明确指出政府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可以限制政府的投机行为,减少寻租的空间。“精细化政府”更严格的地控制目标和职能的偏差,通过细化目标、细化环节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为进一步量化责任建立责任的可追溯体系,理顺各职能部门的权责关系奠定基础。“精细化政府”的构建是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政府职能的明确能够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形成多元主體协作共治的新格局,为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俞可平.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前线,2014(1).

[2]张成福,党秀云. .公共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82-383

[3]刘晖. 精细化管理的含义及其操作[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4).

[4]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 精细化管理[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45.

[5]费军,贾慧真.智慧政府视角下政务APP提供公共服务平台路径选择[J].电子政务,2015(8).

[6]李景鹏.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J].天津社会科学,2014(1).

作者简介:王伽硕(1992—),男,汉族,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7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医院精细化管理下的预算支出控制
试论高校三公经费公开与财务精细化管理
浅谈现代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路径
论医院如何完善精细化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设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