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部农村中小学生教育的现状分析
2018-08-31肖丽萍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是教育大国,东西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大部分农村孩子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但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五分之三,因此,农村教育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探索适合农村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西部农村 中小学教育 现状分析
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了十几年教育的我来说,对农村的孩子和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也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深深地担忧。社会阶层慢慢在固化,穷二代向上的路越来越窄,的确令人担心!下面我就关于“对西部农村中小学生教育的现状分析”这个话题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
一、当前农村教育的总体现状
我国著名学者陶行知提出,教育之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当今中国农村社会的文化傳统脱胎于农业社会,但又不同程度地面临转型时期现代化的冲击。
在中国落后的地方,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改变命运却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农村教育体制现状
今天的中国教育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阶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育得到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加剧了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教育不公平问题成为目前中国重要的国情之一。在农村从教十余年,我经历过很多次课改。表面看来,课改后的学科教材内容不多,偏死怪难多的内容少了,比如理科方面的定理、公理、公式等的推导以及证明的内容量大大减少,证明步骤不断简化,知识难度降低。而实际上新教材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难度,加上考试内容往往远不止于教材范围,加大了学生学习难度。
2. 农村教师现状
农村教师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待遇问题。农村中学师资水平低,教育方法陈旧,使得学生感到学校生活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加上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偏见,使一些教师把精力放在“尖子生”身上而放松对“差生”的关爱和转化工作,甚至会把“差生”当作影响升学率的包袱加以歧视,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此外,有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一些“后进生”对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听不进、学不懂,于是产生升学无望而厌学、辍学。
3、农村家庭环境现状
2015年年初,《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在中国已经发生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产生了“贫二代”: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经济贫困的现实与国家教育需要的高投入之间的反差,和现实中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反差,使他们难以有与大城市人相同的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因此在农村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熟悉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新问题。一些家长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低,凭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状况,认识不到教育对生产、生活和劳动致富的重要意义,更难于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认为读书就是让孩子识几个字,孩子长大能挣钱就行。
4、农村学生学习现状
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他们中有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极少数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同时,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不少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学不学就那样”。
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1. 地域因素
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在“文明”的强势话语下,往往有意无意的否定少数民族文化,忽视少数民族的“人观”、宗教信仰、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承。这些否定和忽视往往构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要深入考察农村家庭的价值观念,不能不深入分析当今农村家庭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农村文化的现代化必然会经历一个混乱迷茫失序的阶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落后与先进的较量,狭隘与开放的矛盾会深深地烙印于现代化历程中。
由于城乡地域、人员分布、经济水平存在差异,教育投资出现一定倾斜,学校、教师还有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诸多因素使得城市的学校与农村学校在学风校风上落差越来越大。在农村教学的老师一般很少在村上居住,现在的很多农村学校,因为老师大多在城市居住,早晨要坐车去乡村,所以一般没有午休,下午放学很早,城市里的孩子刚刚上下午课时,农村的校园已空无一人,老师已经回到家了。
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随着家庭的收入增加。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没历受过什么磨练,其要什么父母就满足什么,不会有一点的委屈。在农村的家庭中,有的父母常以“不吃亏”的思想来教育孩子,所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势必会使孩子形成偏执、自私、冷漠或急躁、脆弱、油滑等心理和性格。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乐于生活享受。
首先,很多底层的老百姓,在潜意识里都有读书无用论的。高级知识分子和各行业精英们,在素质教育上抓得很紧。家长和孩子之间讨论问题是这些家庭抚养孩子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的谈话交流远远高于贫困家庭,城市又高于农村,这种交流导致这些孩子能更好地发展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生活条件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如果不能得到基本的生活和学习保障,想成绩很好是不可能的。精英们接触的人多,见识广,眼界宽,更能知道怎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底层的老百姓成天为生活,哪有精力和时间教育孩子啊。有研究结果表明,贫困父母的文化水平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因素。这个结果是因为经济条件和家长自身素质等多重因素造成的。遇到不会的,城市的孩子或者是家长辅导,或者可以请家教,但农村好多家长辅导不了,又没有家教,久而久之,成绩越来越差,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3、学生个人因素
人的先天自然素质和后天的成长环境同样制约或影响着其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中学生因考入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的希望渺茫,或埋怨自己出身贫寒而在学习方面不思进取。同时,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事实上,相当多的农村学生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厭学。再加上现代社会的各种新鲜事物、新生事物以及各种诱惑如海潮般向学生涌来,由于年少,他们看不到社会发展的主流,又无力取舍,使他们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其非智力因素受到了严重影响。如网络与非法音像光碟等等,象是一个大染缸,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浸泡又怎能静得了心去走进课堂呢?
三、对策与措施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到环境的制约。但是,人的自主性特点有决定了人可以积极能动地作用于环境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教育是涉及全民的公益性事业,政府义不容辞的负有保证教育投入的责任义务。对农村及贫困地区必要的教育投入式必不可少的。但教育经费的投入支出标准如果要全国统一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各地应制定符合地区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准及物价水平的标准。除此之外,教师通过轮岗等的适度流动也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教学质量。现在不少地区招聘不少特岗教师来缓解农村教师师资不足的现象,已取得一定成效。
2、极鼓励农村教师扎根基层,服务广大学生
为改变农村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的状况,农村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亲身体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一切的教育过程,包括教师的人格、态度、班集体的建设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广大教师切实要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与学生接触的每时每刻。我们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其目标在于增强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
3、帮助农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帮助农村中学生处理好学习的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学生的学习,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要转变和更新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加强家庭教育的影响,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对于学习动机不强,确实无心学习的农村中学生,教师应努力使这些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掘自己在其它方面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一个国家的持续繁荣不是出几个伟大人物就能实现的,而必须依靠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持续提高。教育不能脱离当前的现实而存在但要高于当前的现实而存在。做教育的人要一只脚站在当下的土地上,一只脚站在未来的空间里,教育者的大脑应该是停留在未来和当下之间的一个点上,而教育者的心则应该努力地和现实拉开距离。
参考文献:
[1] 翁乃群.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洁.中国农户教育投资行为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4] 方晓东等.中国教育十大热点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5] 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 张丽钧.中国学生缺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 王一瑛.教育路上的思与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8] 周洪宇.教育公平—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肖丽萍(1974-09-30),女, 新疆哈密人,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在读,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