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研究

2018-08-31贺丹生

艺术评鉴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生态教育高职院校

贺丹生

摘要:在美育立人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的当下,美育依然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薄弱环节。新形势下,艺术教育需要在大美育体系下生态式养成,多学科整合,构筑“三课一化”立体式美育生态环境,推进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教学活动方式多元、注重体验表达、力求创新能力的美育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优质、高效发展。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 高职院校 终身美育 生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182-03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事关大学生心理结构的优化、健全人格的塑造、人生境界的升华及其超越精神的获得。坚持美育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教育,以美育理论研究带动美育实践研究,才能高屋建瓴、方向明确,使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在美育的背景和场域里显出生机。美学是弥补人类知识体系里“感性事物”或具体形象及其“情感”学科的缺失,由德国鲍姆嘉通提出来的,美育作为美学的组成部分,是构建人性完整的重要教育载体,而公共艺术教育则是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而获得青睐的。事实上,当代美学与社会人生息息相关,作为人生的美学,其实就是广义的美育。现代美育始终与人的解放联系在一起,并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

费洛姆批评说:“我们现在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造就与社会机器有用的公民,而不是针对学生人性的发展”[1]。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纯粹的专业知识学习,并不能保证学生真正能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2]。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其人格畸形,应试的挫败、消极情绪尤其突出。高职院校要明确自己的教育属性,实现职业技能的职教属性和人的发展的高教属性的统一,即周建松提出的“高职复姓”[3]特质,则公共艺术教育就有着比其他学校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参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开设公共艺术课,并建立有相关机构,但存在的问题是普遍远离学生审美实际,缺乏吸引力。为此我们应汲取丰子恺“大艺术科”的思想,把公共艺术融入学校整个美育系统之中,将美育渗透在各学科之中。美育内容要与时俱进,直面社会问题,展现出全新的解释、引导和影响力。美育的发展和生机正表现在与社会现实的碰撞、交流之中。

一、艺术审美需要生态养成

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认为“生态”是有机体之间及整体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威拉德·沃勒在《教育社会学》中率先提出“课堂生态学”,生态学理念使教育日益换发出生机。艺术审美体验是生命力的体现过程,滕守尧提出的生态式艺术教育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大美育观”:贯通学生全部生活

关于生态式艺术教育,论者多提及不同艺术门类的结合。其实生态式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全部的教育与生活活动之中,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的审美因素和艺术精神。

丰子恺先生早就提出“小艺术科”和“大艺术科”的观念,认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是全般的教育,是应该融入各科的,不是可以机械地独立的,也不是所谓艺术科的图画与音乐所能代表全权的……全般的艺术教育是‘大艺术科,图画、音乐是‘小艺术科”。他还说,“艺术教育的范围是很广泛的,美的教育,情的教育,应该与道德教育一样,在各科中用各种手段时时处处施行之”[4]。国务院办公厅《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大艺术科”的观念不仅使课程间相互交融、利用成为可能,而且为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资源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大美育观”的提出使生态式艺术教育和“大艺术科”观念有了更加宽阔的思想基础,它要求“以‘大美育观填补美育意识的空白”[5],超越了“通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局限,要求“將美育体现在各门学科、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6],形成课内、课外、学校、社会的合力,体现美育社会化和社会美育化的“大美育”特征,真正实现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提出的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

(二)“三课一化”:立体生态有机统一

生态教育要求将学生需要、知识状况、社会要求及自然环境构筑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课一化”的立体式美育生态环境中,“三课”即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团实践)、第三课堂(校外活动),“一化”指校园文化。

第一课堂涵盖网络与课堂教学,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认识方式并影响其思维方式的形成。建立公共艺术教育专项网站和教学资源库,通过线上线下教学与互动结合的方式,全面开设鉴赏类限选课程,创造条件开设技能实践类任意选修课程,为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培育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以课程的理念规划、管理第二、三课堂艺术实践活动,有目的的设立活动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第二课堂以社团为平台,建立艺术实践系统。不限于舞台表演,“多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应该纳入艺术表现能力培养的范畴。”[7]一是面向特长生,开展专项培训,尝试导师小组制,激励在艺术理论、创作、表演、评论等方面出作品、出成果;二是设立学生社团和大学生艺术团,参加展演、比赛,积累原创文化资料库,丰富教学资源,形成教与演的良性互动;三是美育回归生活,达到日常生活审美化。通过活动项目策划,把艺术精神内化为心灵,外化为行为,实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的人生境界。

第三课堂打通社会联系,引进校外美育的源头活水。社会美育是终身美育的落脚点,也是学校生态美育应有的题中之意。建立学校与文化企业、地方政府三方合作模式,构筑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一体化美育体系。一要“请进来”。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聘请专家任指导,作讲座,提高校内艺术活力;二要“走出去”。重视社会公益活动及外出学习、交流和校外展演、比赛机会,把校园艺术成果推向社会,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拓展艺术审美的环境资源。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要求重视“环境对成长着的一代人无意识地、无心地产生的一种塑造作用”。[8]校园文化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意蕴深刻,其中校园环境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同时开展校内外文化环境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艺术教育落实核心重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明确指出,美育课程目标“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培养要从教材整合做起,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重心则要把创新能力培育落到实处。

(一)教材整合:艺术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

生态教育强调课程的开放、共生,多维价值的平衡、整合。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建设要多学科整合,借鉴杜威的教材观联系实际,作为高职院校更要有专业针对性。

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就是兼顾艺术教育包括的两个方面:艺术素质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艺术素质主要是指欣赏和创造艺术的心理素质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艺术文化教育为美学实践活动提供着思想内涵、文化底蕴的支撑。这两个方面分别为美学实践活动提供了主观层面的精神指导和客观层面的物质支持。”[7]而后者正是当前忽略的弱项。

不仅要重视艺术的审美价值,而且要挖掘文化内涵,关注艺术背后的思想。比如古琴赏析,当了解附丽其上的所谓“君子养生之物,帝王治世之音”的文化内涵,《酒狂》欣赏,应知道魏晋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样,西方现代派反传统无调性音乐,则是社会聚变下人们生存意识的反映,有强劲的理论支持。此外,校本教材要引入本土文化艺术资源,彰显地方特色,打造特色品牌文化。

(二)教学方式:倡导多种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教学活动方式

传统的教学过程“三要素”是教师、学生和知识,三者缺乏联系,使教学往往呆板、机械,缺乏生气。王道俊提出将“教学活动方式”纳入其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学活动方式是知识在教学中的展开方式”,所以“教学活动方式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的效果与质量,……选择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就意味着为学生选择一种发展方式,一种个性素质。”[8]

教学要实现多重任务,知识的传授,通过知识进行人格、精神塑造,通过实践发展技能技巧和创新意识。“知识的多种教育价值,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要解决学生个性素质发展的多种不同的问题,因而需要多种不同的教学活动方式,不同的知识展开方式”。[8]

美学、美育是交叉的多学科领域,作为美育的公共艺术教育,是多学科整合的综合素质教育,所以教学不能拘泥于一招一式,鉴赏、讲座、活动、实践、展演、观摩、参观等,依据模块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积极尝试更多与多媒体技术相关的新途径,吸收、借鉴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倡導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方式。

(三)教学重心:注重审美体验并强调创造表达

八门艺术鉴赏类限选课整合为一个“大学生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这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做法。鉴赏的关键是审美体验,把自己沉浸到艺术美之中去感受,就是体验美学说的融合,达到主、客体合二为一。感受、体验是一切艺术活动的基础并贯穿其始终,正如保罗?德曼说的,“美学的真正主题就是体验,是一种过程。”[8]

教育必须有评价与反馈,评价知不足,反馈能改进。是否体验及体验到什么——作为教育就需要表达,表达可以使感受更加深刻而有条理。没有表达就不会有美学,也不会有艺术品。意识不到感受的人谈不上表达,这种人往往和情绪直接统一,不能控制和合理宣泄感受,要么自我封闭,要么走上极端。

当然,任何艺术的审美感受都是无法直接表达的,需要学习通过间接的方法,描述状态或者过程,把感受表达出来。但对学生来讲,方法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表达出来的真实感受。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欣赏是欣赏主体凭借艺术作品进行的审美再创造,那么,欣赏者与众不同的感受及其对感受的独特表达方式,正是其创造性的表现,创新精神即由此萌生并起根发苗,而学生对审美体验的表达和写作则是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手段。

创新能力是美育的重点,艺术教育从理论、技能到实践,均可用创作、表演到评论等方式发展思维,而最为关键又内在隐秘的审美体验却难于或者说疏于反馈,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尴尬。作为教育,审美体验需要激励和反馈机制,必须增加引导表达和书写这一重要环节,指导学生体验写作,从点滴做起,直至成为独树一帜的论文成果。

总之,美育使命关乎社会人生,终身美育和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艺术教育需要“大艺术科”观念,多学科整合,构筑“三课一化”立体式美育生态环境,推进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教学活动方式多元、注重体验表达、力求创新能力的美育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优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丰欣欣.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5,(03):69.

[2]王兴国.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6,(04):101.

[3]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及实现机制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05):19.

[4]丰子恺.丰子恺文集(第二册)[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5]董洪哲.以“大美育观”填补美育意识的空白[J].教育科学,1994,(01).

[6]王敏,曾繁仁.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7,(07):9.

[7]赵方.泛审美化时代艺术教育如何深入内心[N].中国教育报,2015-4-23:(04).

[8]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1,(01).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生态教育高职院校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试论科技价值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构建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生态教育之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