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影视改编及其经典化研究
2018-08-30王璐邓翀
王璐 邓翀
摘要:近年来,对于文学名著的改编又掀起了一股热潮,随着观众的文化水平、审美情趣的提高,观众对于改编文学名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注重回归原著的同时亦关注影视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原著本身之间的差异,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解构与重建成为了影视改编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改编 现代文学名著 经典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9-0165-02
“经典化不仅仅是学术界的事,它也是关系到普通读者的一项有意义的普及性工作。”[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繁多,内容浩繁的文学史尚且存在遗漏现象,更何况普通读者的阅读能力有限,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必定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影视作品在理解难度与吸引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优势,也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因此,对于经典作品的影视改编就在普通受众和经典作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一、读者与文学经典
文学经典作品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有其说不尽道不完的意蕴阐释,一部《红楼梦》就有一门红学,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就有十个版本之多,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等都说明了文学经典作品的多元性与开放性。但是在当代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对作品单一的评价显得已经不适用了。“面对今日日益多元化并且時时处于变化之中的文化现状,传统意义上那种被普遍接受的文学经典已经很难再产生出来了。”[2]诚然,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背景、政治环境、作者境遇等,但一个社会对作品的认同感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风气日益浮躁、娱乐消遣方式多种多样的情况下,人们很难再静下心来去阅读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国人阅读的数量越来越少,层次越来越浅,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从这个角度来说,优秀的作品还谈何启迪人们的思维?还谈何提升人们的价值?
因此,对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应运而生。改编剧有其自身艺术的独立性与超越性,但其根源仍依附在最初文学作品之上。“事实上,纵观影视剧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它一直都在努力证明自己是一门新兴的综合艺术,因而它一直在努力完善自己,并且经常有意识地划清与文学的界限。而另一方面,它又在不时的拉近与文学的关系,从文学资源中汲取养料。”[3]因此可以这样说:文学作品和与之衍生的众多艺术作品共同构成一个系谱图,彼此依存并互文阐释对方。
如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其曾于1988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广播,1990年改编为14集电视剧,2008又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连环画。其实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每一种新的艺术表现都是一种新的解读,更是对作品的一种大胆的创新。
二、影视改编剧对文学经典的解构
其实,归根结底,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仍是文学作品接受的问题。“在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的过程中,导演、编剧和演员成为新故事的叙事者,通过改编影视剧的拍摄过程,他们对原著的意义进行了分享与文本重构,最终虚构出一个关于原作的影视化文本,完成自身对名著丰富蕴涵的解读与阐发”。[4]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文学语言转变成电影语言。从文字到影视改编剧,文学作品的言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以图像、声音为代表的图说方式代替了作品文字与读者的想象思维,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把作品的内容呈献给“读者”。另外,文学作品改编剧往往揭示了某一类读者或阶层对该作品的接受情况,最终的影视作品则展示了其解读结果。
2015年,由导演毛卫宁执导、改编自路遥同名小说的农村情感大戏《平凡的世界》,于2月26日晚登陆东方卫视黄金档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自2015年2月26日开播以来,街头巷议,又进入微信微博。同年,清华大学本科生都随录取通知书收到一份校长邱勇赠送的一套《平凡的世界》,一时间“平凡的世界”热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这本身就是一种评价。
该部剧之所以取得很大的成功,根本原因就是在对于原著改编的过程当中,编剧能够在保留原味的前提下很好地把文学性较强的文字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影视语言,让这部剧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第52集中,奔赴抗洪前线采访报道的田晓霞为了挽救孩子而不幸牺牲,孙少平在得知此消息后如晴天霹雳,此时,距两人杜梨树下之约只差最后几日。孙少平沉浸在失去爱人的痛楚中,在一处干净的草地上,他在寂静中听到嗡嗡声,有个像圆盘一样的物体降落……然而接下来的场景让整个网络世界炸开了锅。其实,外星人的出现在原著小说中就已存在,除了电视剧中关于田晓霞是否活着的问题,原著中还涉及外星人对地球人的态度、外星人为何不与地球政府接触等问题,因为电视剧篇幅的限制,适当删减了部分对话内容。电视剧设置外星人的意义,更多为了表现孙少平对田晓霞的思念之情,而原著借助外星人这样一种近乎荒诞的表现手法,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一种现实主义的感情,展现了生命的终极追问。外星人的到来更像孙少平躺在地上做的一个梦,给孙少平完成一次心灵的自我救赎。这部分就很明显地表现了编剧在改编过程中对作品拿捏恰到好处,既不失真实,又具有创新。当然关于剧中的各地方言混杂、旁白过多的争议也很多。
《平凡的世界》以一种诗意的形式表现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生活,全景式地描绘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城乡改变和人们情感变迁的故事,展示了普通人在大变革中所走过的既平凡又壮美的人生画卷。
三、影视改编剧对文学经典的重构
“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也是推动文学经典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尽管因为媒体特性的差异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甚至引起一些非议,但是在文学经典的大面积传播还没有寻找到更好的途径之前,仍不失为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子。”[5]
影视改编剧的火热促进了重读热,文学经典借助现代传播媒介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它的接受活动中来,在扩大文学经典影响力的同时,引导和规范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构建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另外,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电影民众化的问题也值得注意,如凌鹤在《谈电影民众化》中指出:“所谓电影民众化,是要电影完全为广大的民众服务,技术民众化的,质朴、明快的、最典型的、最本质的表现真实而成为大多数民众所切身需要的东西,教育民众而且领导他们走上为人类生活向上面争斗的前途。”[6]
《平凡的世界》改编剧无疑重新唤起人们对原著阅读的愿望。“文学经典的确定最终不是他者的行为, 而是具体的读者的行为, 只有与经典实际相遇和攀谈着的读者能够让休眠的文本重新复活, 进而使经典被确定。”[7]在影视作品中,少平和少安两个人物起到了贯穿全剧的作用,他俩的人生奋斗史形成了两条相互交织的线。在现实生活中,他俩已经不仅仅是自己,在普通的大众眼中,他们代表了为了生活、人生而奋斗的有为青年,给人以精神上的激励,是大多数人的榜样。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编剧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重新架构,使之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具有代表性。
文学作品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就是它的一部漫长接受史。经典作品是一本不断被发现的书,具有无穷的意蕴。文学作品成为经典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检验。但反观现在的文学作品,时下的畅销书,所谓的经典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无法接受时间和读者的检验,消费文化、快餐式文化甚至是一些低俗文学反而成为当下的主流。不可否认,《平凡的世界》中少平、少安兄弟生活奋斗的时代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每个人的心中永远都会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理想以及人生价值的信仰,只是我们没有机会把它激发出来。人心中都有某种对自我价值、人生尊严的理想,而《平凡的世界》正是能够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激励。
正如前文所说:优秀作品的问世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如老舍的《大明湖》的初稿毁于战火,有学者指出,如果《大明湖》得以出版,它是可以和《骆驼祥子》一样有文学地位的著作。《平凡的世界》问世时正逢先锋文学实验的热潮,而这种现实类小说正处于低谷,即使路遥的《人生》已获得成功,《平凡的世界》依然被冷遇,草草发表。
纵观《平凡的世界》,诞生时的冷遇,学界的不接纳,文学史中尴尬的位置。但1988年3月27日,《平凡的世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续广播”节目中播出,听众达三亿之多,正是读者发现,口碑相传,继而影响文学精英的认可。
当下,国产电视剧的失重几乎成了常态,尺度大的、感官刺激强的电视剧最受欢迎,而农村题材电视剧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现实。根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国家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数据显示,2015年,“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仅有15部490集,部数和集数分别占总量的3.81%和2.96%”[8]像《平凡的世界》这类深挖农村历史文化积淀、表现农民真实生存状态的文艺作品毕竟是凤毛麟角。
经典文学作品能够为电视剧创作提供支撑,能够贡献成熟的文本、鲜活的人物、深刻的内涵,能够帮助电视剧重新找回重量感,为今后创作更多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迪。
参考文献:
[1]方忠.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J].江海学刊,2005,(03).
[2]李春青.文学经典面临挑战[J].天津社会科学,2005,(03).
[3]陈伟华.中国现代电影与文学之关联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4]姜云峰,黄德志.高校中文师范生对文学作品改编剧的阅读研究[J].东南传播,2015,(12).
[5]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6]凌鹤.谈电影民众化[J].通俗文学,1935,(02).
[7]王确.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J].文学评论,2007,(02).
[8]李勇强.莫让农村剧成为被“遗忘的角落[N].光明日报,2016-6-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