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斯特练习曲《玛捷帕》的艺术特征

2018-08-30秦婷

艺术评鉴 2018年9期
关键词:李斯特艺术特征

秦婷

摘要:在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史册里,李斯特·弗朗兹与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等名号相连。在钢琴方面,李斯特有着伟大的成就,他有“现代钢琴演奏之父”的美誉。无论在演奏风格和音响效果方面李斯特都是一位重要的革新家,他在演奏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从而形成了他独其一格的浪漫主义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玛捷帕》 李斯特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9-0005-03

《玛捷帕》是李斯特《十二首超级练习曲》中的第四首。文中从《玛捷帕》的背景、演奏技巧、情感特征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分析它的艺术特征,具有很深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这也对以后演奏李斯特这首作品有很大的启发和作用。

一、李斯特简介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钢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等,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1811年出生于匈牙利,他的父亲是音乐爱好者,会弹钢琴,会拉小提琴。在父亲的辅导下,李斯特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演奏一些有相当难度的钢琴名曲,显示出他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1820年小李斯特举行了他的第一次钢琴演奏会,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赢得富豪们的资助去维也纳。1824年,李斯特在巴黎举行初次公演,取得不同凡响的成功,被称为罕见的音乐天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斯特在欧洲数次举办音乐会,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从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在这段时间内还写了《钢琴练习曲12首》等多部作品,《玛捷帕》就是其中的第四首。

二、《玛捷帕》的作品背景

玛捷帕这个故事,为多数艺术家所喜欢。在李斯特的音乐中,主要描写了玛捷帕被缚在马上的情形,马的疾驰、马的叫声、马上的玛捷帕颠倒和气绝以及最后的胜利,突出人物的英雄性和音乐的想象力。《玛捷帕》是李斯特十二首练习曲中的代表作品,不仅显示出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特性,也表现出李斯特独特的创作风格。在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对英雄气概的赞扬及歌颂,而且也感受到李斯特独特的英雄般的热情和个人魅力。

三、《玛捷帕》的艺术特征

《玛捷帕》的艺术特征之一在于这个作品中的各项演奏技术及所表现的情感特征,每一种演奏技巧都有所要表达的情感。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相关演奏技术及情感特征来表现它的艺术特征。

(一)八度的大量运用

在《玛捷帕》中,李斯特运用大量的八度音,主要有八度音阶、八度半音阶及八度和弦,不仅能烘托出英雄般的气势,而且随着八度的运用使情绪不断高涨,达到热情洋溢,壮烈豪情的感觉。

在曲子的25-30小节,作者运用左右手相隔八度的双八度音阶齐奏。八度的弹奏时,掌关节要支撑,手腕要放松。要特别注意每一句第一音上ten的标记,只有短暂的保持第一个八度音,才能凸显出这一串八度音全神贯注及奔跑的冲劲。第一个八度结束接第二音时,自然地衔接比较弱的音合适,这样才能由弱到强,把这个气势渲染出来,越来越强才能显示出旋风般的凶猛(如谱例1)。

在27-28小节时,双八度音阶齐奏下行并带有标记il piu forte possible(尽可能的响),使音乐表现出磅礴的气势,从而来突显出英雄任务形象的勇敢,坚定的精神(如谱例2)。

谱例1:

谱例2:

第61小节,双手交替八度半音阶快速弹奏,这是李斯特独创的八度形式。技术特点是要注意支撑点,双手在快速进行的松弛性和爆发性。在音的上方有quasi cadenza的标记,它的意思是类似华彩段。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踩踏板的力度及深度来烘托音乐的乐队音响效果,仿佛有个充满战斗性的英雄形象。

在7-21,31-54,114-158小节,这三个部分,李斯特运用八度和弦和双音结合的形式出现在主题的各个变奏中。八度音要弹得挺拔,让旋律潇洒、奔放。八度和弦的每个音都要很透,沉着有力而又精神饱满。虽然三部分的节奏有所不同,但是八度音的旋律线条都要鲜明地突出,聲音很透彻,达到最好的共鸣。

在172-176小节,双手连续八度和弦的跳进,和弦要弹得饱满,充满力量。弹奏的时候把双手的音域放在键盘的两端,形成鲜明色彩的对比。和弦由弱到强,到达最强时速度渐慢,故把音乐整个推向了高潮,描绘出英雄与命运顽强抵抗的画面。

在191-201小节,双手饱满八度和弦齐奏,非常厚实地弹奏每一个八度和弦,每一小节逐渐推进,造出宏大、有力的充满震鸣的和声效果,完美的把乐曲推向了高峰。最后英雄在胜利的情绪中,乐曲得到终止。

(二)分解和弦的运用

分解和弦的演奏是钢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很多作曲家都有运用,但乐曲中的分解和弦并不像古典乐派作曲家那样只表现音乐的轮廓。本首作品中表现的是音响效果的宏伟有力,并来衬托主人翁玛捷帕的英雄形象。

在1-3小节,在弱拍上弹奏分解和弦,却要求ff强奏出来。开始的两个和弦要清晰干净,及时吸引住听众的注意力。从最下面到上面的和弦八个音要干净迅速地弹出来,不能不清楚要有快速感,右手的五指弹出最后一音要有亮的音色,并要突出出来,有明显的旋律感。和弦与和弦之间的间隙也要处理得当,使音乐具有戏剧感和宏伟的感觉。

在62-75小节处,旋律声部是左手大跨度的分解和弦来弹奏,每个和弦最后的落音连续起来是主旋律,与右手的琶音型伴奏构成整个乐句。在演奏时要轻柔,左手要弹得像波浪一样,伴随这细微的小波动,从而给乐段以形象的表现力。在波浪般的低唱中,描绘出英雄朦胧的一个状态,在马背上渐渐进入梦境的情景(如谱例3)。

谱例3:

(三)华彩段经过句

华彩段经过句是李斯特常用的作曲方法之一,常有音阶,半音阶或是其它的音型组合形式,李斯特运用华彩段经过句这一演奏技巧来衬托出玛捷帕的英雄形象。

第6小节是波浪形的音阶经过句,这个音阶式的华彩段需弹出慢慢推进的效果。弹奏时开始处的几个音要特別注意,不要着急提速,两个波浪音阶弹奏后,开始提速加力度。整个弹奏时落键速度要迅速,要尽量按照正确的指法来弹,同时在弹奏时手指要尽量抬指,灵活弹奏,还应强调力量的推进。乐句弹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不断起伏感觉,直至达到顶端,然后再把音乐渐渐放松下来,力度逐步减少。句子从最顶端激烈紧张慢慢地松懈下来,作出结束感,为之后的主题出现做铺垫(如谱例4)。

谱例4:

(四)各类双音

双音也称音程,它是由两个音在不同高度的出现同时弹奏。在练习曲《玛捷帕》中李斯特使用各类双音来刻画音乐中的艺术形象。

在7-21,31-54,114-128,136-158小节,这几个部分,都是以八度和双音两种音型结合进行的,双手配合完成双音中声部。二四指弹奏的双音,这样的指法是可以达到尽可能清晰的指尖触键,而有整齐融合有推进的感觉,仿佛是在模仿马蹄的声音,配合这八度和弦的演奏,表现出英雄的勇敢精神。

在62-78,160-166小节,右手的双音型琶音音区分布了三个八度配合着左手的和弦旋律进行。双音的弹奏稍有难度,它主要是伴奏的效果,衬托出右手和弦的旋律主线。双音要流畅、调整、均称、抒情。左右手旋律与伴奏配合,表现出英雄与命运抗争的情形(见谱例5)。

谱例5:

在80-91小节,右手双音同音反复不断涌动进行。右手五指弹出旋律主线,双音的伴奏与旋律结合,暗示着新一轮激动热潮的爆发。

在114-128小节,双手交替的双音装饰音,在弹奏时,双音的装饰音要滑向后面的双音,表现出轻快活泼而又不滑稽的感觉。

练习曲《玛捷帕》主要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演奏技巧及情感特征来表现出作品的艺术特征。

四、结语

文中通过对李斯特超级练习曲《玛捷帕》的艺术特征作简要的论述,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这首作品所体现的音乐内涵。这首曲子它有明显的目标性,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演奏技巧,同时显示技巧的综合运用。这首练习曲有标题,音乐与诗意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技术和音乐形象完美地结合起来。在演奏这首作品的时候,要体会它的艺术特征,领略它的音乐内涵,真正地了解作品中每一个音符的正确表达。在演奏的时候结合演奏技巧和情感特征,交响化演奏的特点,传达出作者要表达的诗意化的音乐。这首作品在浪漫主要时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我们要通过对它的研究,更好地诠释出玛捷帕的英雄气概,使旋律更加地生动形象。

猜你喜欢

李斯特艺术特征
李斯特第七首《匈牙利狂想曲》分析与演奏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保持肃静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