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特点

2018-08-30朱琳

艺术评鉴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特点

朱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舞蹈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近些年,学前舞蹈教育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立足实际,根据学前舞蹈教育的特点,深入地分析这些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 舞蹈 现状 特点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9-0138-02

一、学前舞蹈教育专业的现状分析

学前舞蹈教育从初步设立到最终成型并没有多长的时间,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立足于实际能够发现学前舞蹈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明确分析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一)教学模式与实际情况不适应

舞蹈是每个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也是学前教育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虽然都是舞蹈教学,但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和纯粹的艺术院校中的舞蹈专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舞蹈专业强调的是舞者自身的舞蹈功底和艺术表现力,而学前舞蹈教育不仅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会跳,而且还要会教。所以学前舞蹈教育中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不能一味地照搬舞蹈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要着眼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的。在强调舞蹈能力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学前舞蹈教育工作者教的能力,要使舞蹈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双重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合格出色的学前舞蹈教育工作者。因此,当前的学前教育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能不假思索地照搬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难度与学生能力不适应

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学科较多,其难度也较大,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很少有接受过专门训练和教育,尤其是学前舞蹈教育方面。很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时都没有设置特定的专业考试,很多学生都是缺乏舞蹈基础的,这就使得院校的成品教学及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能力相脱节。面对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时,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模仿舞蹈的外在形式,而无法真正地掌握舞蹈的技巧和内涵。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教学内容会大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学生不愿意去学习舞蹈。除此之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化课在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较大,这就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舞蹈。因而,学生很难再三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足够的幼儿舞蹈,这就会致使学生所具备的能力难以适应具体工作的要求。很多院校开始的课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一些院校先学习一些难度较大的舞种,例如芭蕾舞和民族舞等,然后再学习幼儿舞蹈,这种先难后易的课程设置也将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要调整教学的内容和难度以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只有两者相互适应,院校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舞蹈基本功,进而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二、学前舞蹈教育的特点

(一)引导性

學前舞蹈教育面对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幼儿,在幼儿的成长发育阶段,舞蹈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引导力。所谓引导力就是通过舞蹈这样的艺术形式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进行一定良性的引导,充分开发和展示幼儿天性中最本真的一部分,唤醒幼儿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幼儿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现的渴望。学前舞蹈教育不单单是要教会幼儿一些舞蹈的动作,而且还要通过这些舞蹈动作进而激发起幼儿对于艺术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这是学前舞蹈教育这一专业所具有的突出特点,也是其所应具备的功能性特点。过去的幼儿舞蹈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手法也比较枯燥,只是单纯地教会一些舞蹈动作,以学习舞蹈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于幼儿能力的开发和艺术感受力的提高是不相匹配的。因而,当今的学前舞蹈教育都强调引导的作用,先是让幼儿通过音乐和一些简单的动作来感受舞蹈背后的情感内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充足的自我展现空间,让幼儿随着音乐舒展身体,自由摆动,让幼儿充分地融入到舞蹈作品当中,自由想象,无拘束地展现自身。这样一来,就会使枯燥的课堂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述这些幼儿的自我表达不是随意,毫无目的的,而是要在学前舞蹈教师的引导下来完成,所有的动作和内容的设置都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引导下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应用性

幼儿所处的成长特点使得其无法深入地区别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别,只能够通过最为直观的形式来进行分辨。舞蹈这种形式就是一种非常直观的、直接的艺术形式,它需要幼儿自己来亲身感受,真正地动起来。幼儿这一成长阶段还包含着天性舞蹈能力,很多幼儿都能够跟随着音乐自己来摆动身体,在不受到外界干扰下,这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感受和对于这种感受的最为直接展现。舞蹈所具有的应用性是符合幼儿这种直接的、直观的接受能力和范围的。

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所以学前舞蹈的教育就要充分发挥自身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将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即兴创作是舞蹈的重要一部分,不仅符合幼儿的成长发展特点,而且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舞蹈常采取即兴创作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和方式来进行幼儿的教学活动,这是很具有应用性的。通过即兴创作能够充分地展现出幼儿天真,单纯的世界本色,,并将幼儿的内心感受与舞蹈动作结合起来,也就是将情感内容同舞蹈形式结合起来,这种应用性是其他学前教育专业所不具备的。

三、提高学前舞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如上所述,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不能够照搬专业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能力来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选择适合的教材。学前舞蹈专业整个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应当以培养优秀合格的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为核心,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应当选择那些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教材,使得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也应当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具体素质和能力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便于接受的教材。比方说,《中国舞考级》这样的教材和内容不但具有实用性,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而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在当前的教学内容设置中,舞蹈的专业课并不能够满足学前舞蹈教育专业的目标和学前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课程少,内容单一是摆在当前学前舞蹈教育专业的突出问题之一,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课程的设置,增加专业的课程量,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多接触、熟悉并且能够分辨不同的舞种,为学生今后工作提供足够的专业技能和本领。

(二)加强舞蹈功底和专业素养

学前舞蹈专业其立足点在于培养出拥有一定舞蹈功底和素养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舞蹈是其最重要的标签之一,也是其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突出特点之一,因此,在学前舞蹈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忽视对于舞蹈的强调。除此之外,学前舞蹈专业不单单要具有一定的舞蹈功底,而且还要注意自己的教学对象是幼儿,这就需要学前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符合幼儿特点,便于幼儿接受的舞蹈。综上所述,学前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注重自身舞蹈专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而且还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增强自身对儿童成长心理的理解,并加强儿童舞蹈的创作和编排能力。

在强调学前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功底和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其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因此,院校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和熏陶,不仅要教会舞蹈动作还要讲解舞蹈形式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内涵与精神内容。例如,院校可以开设一些舞蹈鉴赏课等艺术类课程。学前舞蹈专业的学生也要有意识地去多接触优秀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舞蹈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四、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前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需具体分析和考察当前中国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当今社会的需要,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和教学内容难度过大等突出问题都亟待去解决。因此,要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修养。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社会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懿颖.学前音乐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孔祥花.幼儿音乐教育现存问题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张鸽.论学前音乐教育中双线教学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7,(17).

[4]王霞,冯同友.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4,(04).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舞蹈特点
舞蹈课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