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策略探讨
2018-08-29陈瑞英
陈瑞英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我国中学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渐在各个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中数学作为中学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具有很大帮助。但高中数学具有高度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思维转换不到位,感觉学习数学压力很大,一旦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将会对高中数学学习兴趣产生极大影响。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堂导入,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策略开展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导入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1
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的重要学科,在高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枯燥教学模式。若要想培养学生快速联想能力,则需要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富于联想。课堂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做好教学之初的导入环节,就要求教师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更好的带动教学节奏,激发学生学习潜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悬念进行课堂导入
悬念导入法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本节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本节课堂内容学习,在课堂讲解完毕后,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找到问题答案。悬念式导入方法能够有效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教师通过循循善诱,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例如,在講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这节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让学生求解1~100的乘积,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出结果,时间一到,教师不要着急给出学生答案,可以提问一部分学生,让学生给出自己计算的答案,不管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是否计算出来,都不要将最后的答案给学生,而是将悬念留到最后,然后告诉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能够以更加方便的方法,将上述问题计算出来。通过设置悬念,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当学生通过本节课堂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等比数列知识后,在将课前提出的问题拿出,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计算结果。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锻炼学生形成观察、类比、归纳和猜想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开展课堂导入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有效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模式,开展课堂导入。通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教学情景,让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变得生活化,实现课堂教学和生活有机统一,从而拉近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应用性。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式开展课堂导入,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探究和思考过程中,更加专注、认真,实现高质量学习,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例如在进行《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这节内容教学时,由于这节课属于高一阶段初期的课程,初中生刚升入高中后,对于初中数学学习和高中数学学习之间的差异性一时难以适应,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高中数学教学节奏,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集合这节内容十分抽象。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导入新知识。例如,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根据大家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及生活中的体验,同学们对集合这个概念有什么认知?同学们认为什么是集合?”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回忆以往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开展经验分析交流,并在其中进行适当评价。紧接着教师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如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可以看作一个集合,以此来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集合案例,让学生发现新知识和自己生活中的联系性。这样能够有效让学生摆脱进入高中阶段数学学习难度大的固有思想。同时,采用情景式课堂导入模式,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中,更好学习数学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
最近几年,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发展,中学教学工作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优秀的辅助教学手段,对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很大帮助。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开展课堂导入,能够通过电教手段将本节课所讲解的数学内容制成优美的课件呈现给学生,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与教材内容的有效结合,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多媒体是集图像、文字、声音、影像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它能够进一步丰富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解决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的多种弊端,更加方便学生将数学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这节内容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通过在多媒体上演示函数的原点、对称轴特性,以及函数曲线的变化情况,揭示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将函数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样能够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直观,提升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应用。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手段,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在今后工作中,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积极探索更为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伟. 浅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7)
[2]苏金福.谈高中数学课堂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2017(27)
[3]葛会强.“展、评、研、练”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新丝路(下旬),2016(12)
[4]张静伟. 改进高中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J].才智, 2012(05)
[5]辛玉芳.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学周刊,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