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8-08-29佟严涛

科技传播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新媒体问题对策

佟严涛

摘 要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发展面临冲击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为更好地推动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发展,文章对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在时效性不强、评论不深入、同质化问题突出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托现代技术增强时效性、创新栏目形式以及拓宽服务功能三项发展对策。

关键词 新媒体;电视新闻评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7-0021-02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是电视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经过前期对新闻信息的调查整理,加以评论的方式展现给观众,聚焦的新闻多事社会重大新闻、热点新闻,通过电视新闻栏目可以清晰让群众认识新闻背后的客观事实,同时给人们以积极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行为的引导。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是电视新闻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的一种创新形式,这种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确实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类网络信息载体广泛出现在人们生活中,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就具有了传播速度快、效率快、形式多样等优势,而电视新闻评论栏目虽然是经过了创新发展,但依然局限于传统电视新闻的时间、载体、管理等限制,出现了与群众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一些评论报道不及时、评论缺乏深度、评论形式单一等劣势开始被新媒体技术的对比无限扩大。因此,电视新闻评论栏目需要融合新媒体技术,再次进行创新发展。

1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存在的问题

1.1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时效性不强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更加多样,既可以通过电脑,也可以通过手机,利用各类网络载体就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各类新闻信息,相对于新媒体技术的新闻传播,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在时效性方面就会不足。这一方面是因为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本身从制作到发布过程的系统性所决定的,因为电视新闻评论栏目需要对事件了解清楚以后再进行加工整理,并配以合适的评论,经过审核后进行发布。这在没有网络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环境下,人们通过电视新闻评论栏目获得的信息还是处于新闻前言的,但是有了新媒体技术,人们在已经获得信息的前提下,在进行新闻评论,如何深度、形式等方面没有深加工,群众就会不感兴趣,认为是过时评论。另一方面,电视新闻评论栏目与新媒体融合度不够,新媒体技术在搜索新闻信息、解读新闻事实等方面具有先天的收集资源优势,而且在推送新闻评论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移动载体,这些都是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增强时效性可融入的优势,但是目前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再融合的深度、形式等方面还不足,制約了时效性的发挥。

1.2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评论不深入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优势在于具有相比新媒体新闻更专业的人才队伍、机构设置、制度保障等,新闻评论往往更客观,具有社会引导价值。这也是新媒体新闻短时间发展尚不具备的优势。但是,随着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发展,在新媒体新闻的冲击下,原本具有一定评论优势的栏目变得相对保守,缺乏了评论特色,针对新闻评论,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资金用于栏目策划制作上,但对于新闻评论本身关注相对不足,有的为了赶时间、赶进度,经常邀请一些所谓的评论专家对稿讲评,新闻评论缺乏深度,形成了“快餐式”的新闻评论,影响了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品质。有的则是在评论新闻时,过多的把篇幅放在了叙事上,前因后果阐述的详细,但评论时间却被挤压,评论展不开,深入不够,难以起到拨开云雾见真相的效果,也难以达到引导社会正能量的目的。电视新闻栏目评论不深入,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一是受限于赶时间、赶进度,在评论前期材料收集整理时没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不确保信息完整性的情况下,评论挖掘素材不足,角度审视不全面,邀请专家对新闻缺少足够的认识,或者真正的专家没有邀请到等原因,造成了评论深度的不足;二是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创新动力不足,融合新媒体技术的实践发展不足,没有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评论时拘泥于传统的语言文字描述,缺少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动态支撑,影响了评论的深度效果。

1.3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同质化问题突出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相比与新媒体新闻载体,自身的创新发展不足问题就会凸显,特别是一些地方电视新闻评论栏目,依然保守于传统模式,或者简单模仿央视、其他地方电视的栏目形式进行复制,这虽然易推广、易操作,但是电视新闻评论就缺少了新意,群众在本以习惯于新媒体新闻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后,再面对一些同质化突出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自然就缺少了兴趣。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创新发展不足是导致同质化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创新电视新闻栏目需要有紧迫感,特别是面对新媒体新闻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更需要大胆创新,积极尝试,这样才能避免走入淘汰的尴尬境地。

2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发展对策

2.1 依托现代技术增强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时效性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对增强自身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信息的便捷性,增强电视新闻资源的获取效率。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新闻的制作者、发布者和接受者,对于发现的任何一件小事,人们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拍摄、文字编辑就可以发布到网络上,形成一个新闻热点,而电视新闻捕捉到这样的新闻热点就需要充分依靠移动新闻载体,建立一线新闻收集渠道,对于一些重点、特点新闻能够第一时间收集到各类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然后立即进行加工处理,并邀请专家进行分析解读,这比单纯的依靠传统电视新闻采集渠道要更加高效。二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专家评论直观化。目前,一些评论栏目能够邀请到专家到现场评论,有的为了增强新闻评论时效性,通过电视电话捕捉进行评论,但这些应用相对比较简单,对于新闻评论,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把无法达到现场的专家评论进行动态直观化,可以把通话采访评论的内容以视频、图片、网格图等形式展示给受众,这样更能够增加评论的史诗效果。三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网络化。这种网络化的发展,不是单纯的依靠网路,而是为了提高新闻时效性评价,前期对于一些关键性的信息通过网络推送评价,给观众以明确的评价信息,而后再深加工以后可以通过电视载体或者联合载体展示专题新闻评论,这既增强了时效性,也增加了评论连续性。

2.2 创新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形式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创新是推动电视栏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是拓宽电视新聞评论栏目的承接载体。随着人们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习惯应用,电脑、手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作为电视新闻栏目,无法直接把群众吸引到电视机前,但是可以通过拓展网络载体,将电视新闻评论栏目传递给群众。要积极推进网络载体新闻评论栏目官网建立,及时将电视新闻评论内容通过官网展示给群众。二是创新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展示形式。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从叙事结构、评价角度、展示的层次、应用的道具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创新,这些内容的创新是增强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吸引力的重要保障。作为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制作组,要充分挖掘适应时代群众需求品味的形式,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群众对新闻评论更趋向于简单直接,避免过多的铺垫式评论,把主要的评论直接通过创新形式展示给受众,更容易被接受。三是要实现电视新闻的有效互动。电视新闻评论栏目以往具有单一性,人们经常处于被动式的听取专家评论,对于自己的一些想法无法直接反馈给节目,而融合新媒体技术,可以更容易的实现新闻评论节目与受众在文字、语音、视频等方面实现即时互动,增强节目的生动性。

2.3 深挖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服务功能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具有官方属性,在引导社会新闻导向,传播社会正能量能方面具有新媒体新闻短时间无法获得的优势。因此,发挥好官方属性,增强服务社会的价值,是新媒体时代推动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方面电视新闻评论栏目要深挖社会关注热点问题,通过广泛收集社会关注的经济、教育、养老、改革、权利改革、法治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及时通过新闻评价的方式给予社会正面解读,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及时摆出来,或者把群众尚不理解、不支持的政策以更深刻、更全面的角度讲出来,以引导群众认识,形成积极社会舆论。另一方面电视新闻评论栏目要拓展服务项目,解决社会热点问题是传统新闻评论栏目的重要服务功能,但却不是唯一的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拓展服务,以增强热门对于新闻评论栏目的关注度,可以把趣闻趣事、旅游交友、创业项目、科技创新等服务纳入新闻栏目的评论,改变传统电视新闻栏目评论的严肃性,把一些生活鲜活的内容纳入服务体系,进行独特视角的服务型评论,以增强群众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岩,王泉,邱纹.电视新闻节目研究——以《新闻1+1》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8(7).

[2]陈欣欣.论“互联网+”时代电视新闻的突破与发展[J].记者摇篮,2018(3).

[3]陈戈.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新闻传播,2017(12).

猜你喜欢

新媒体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