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纸媒记者的意识创新与重构

2018-08-29黄雅珊

科技传播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黄雅珊

摘 要 网络时代,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纸媒记者也需要进行意识的创新和重构,因为纸媒记者现在不僅要继续传承传统意义中的新闻记录,同时还要具备新的电视人的画面感觉和对于新闻的剪辑能力,想要进行意识的创新和升级,就必须不断地持续学习,才能有效进行意识的重构和创新。

关键词 纸媒记者;新媒体环境;意识创新;意识重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7-0009-02

想要有效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对于纸媒记者而言,意识的创新和重构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当纸媒记者的能力标签。

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普及的时代,新的大众媒体早已抓住机会,应运而生,微博和微信等新的信息媒介的出现,直接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依靠新的信息媒介获取各种信息,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尽知天下事。因此,报纸、杂志等纸媒的地位逐渐下降,甚至是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也逐渐被人们忽视。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纸媒想要在新的时代环境中谋求发展就必须进行转型,而纸媒记者也要随之转变自身角色,有意识地进行创新与重构,满足新媒体环境的各种需求。

1 新媒体环境下纸媒记者必须要进行意识的创新和重构

1.1 新媒体时代对纸媒记者的要求

新媒体的应运而生给传统纸媒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并威胁到它们的生存发展。为了找寻更好的发展道路,纸媒和纸媒记者都要面临转型,有意识地进行创新与重构。对于纸媒行业来说,要提高自身发展速度,就要降低投资成本才能更好赢取效益。而纸媒记者则要恪守工作的职责和本分,不断增强专业能力,以迎合新媒体的需求。

新媒体时代,已经对纸媒记者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新闻触觉,快速进行新闻的报道,有着机敏的采访能力,同时还要有着对于文字的娴熟表达和有独到的策划进行新闻的切入,熟练使用各种摄像设备、办公编辑软件和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新闻的编辑和报道,同时还需要做好现场出镜,甚至是进行嘉宾的访谈和把控现场等的能力。

1.2 传统纸媒和纸媒记者存在的缺点

在当前社会,人们了解新闻的渠道有很多。虽然传统的广播、报纸等方式仍然存在,但是已经逐渐被微博、贴吧、微信等新兴软件占据主流市场。比如微博,一方面它的注册用户很多,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更新,另一方面就是用户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类型,同时能够借助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建议。而对于纸质媒体,纸媒记者对新闻有很大的主导权,在编写过程中也难免会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另外,纸媒不能使群众参与互动,人们对于新闻的观点也难以表达。这些都是新时代下纸质媒体存在的弊端,所以要想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纸媒记者,就要认清社会形势,努力的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要改变思维方式,积极的引导民众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与新媒体相比,传统纸媒的确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纸媒要依靠印刷来呈现信息,因此会遇到版面限制和运输麻烦等许多问题,这样不仅限制了传播的信息内容,整个流程的结束也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而新媒体的出现就刚好弥补了这些缺陷,它们完美地利用了互联网提供的优势条件,依存于电脑、智能手机等方便的社交设备之上,并借助于广大的网络平台,仅仅需要几秒的时间就能让大众接收到所要传播的信息,尤其是新闻消息和热点资讯。而且不同的新媒体软件也有不同的展现方式,同一个新闻来效也非常之快。

这些信息又不只展现图片和文字,它们还可以插入各种音乐和视频等多样化的元素,更富有创新性。这些新的媒体资源也不会受版面和内容多少的限制,收录信息庞杂,更受大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传统纸媒在时间、空间上都和新媒体存在着很大差距。

因此,传统纸媒的未来发展之路也应该顺应新的时代环境,充分利用这个广阔的网络平台。尤其是针对于新闻媒体的发展探索,新闻的传播一定要达到高效和多样化,新媒体框架下,纸媒记者,要具备多种能力,不仅要具备传统纸媒记者需要具备写消息、通讯、述评、言论等的能力,同时新媒体时代中,还需要具备上镜的能力,要如同外景主播一样,能够完整地将新闻事件综述出来,当然,还需要具备使用摄影机和摄像机、并完成非线性编辑的能力。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环境下,纸媒已经朝着新媒体不断发展,其中的纸媒记者就必须朝着“文”“武”双全去发展,要从传统的纸媒记者,变成新媒体形式下的全能记者,这是新媒体时代对于纸媒记者的必然要求。

2 新媒体环境下纸媒记者朝着一专多能转变

2.1 纸媒记者朝着多元化方向进行转变

在当前,新媒体发展势头强劲的形势下,作为纸媒纸媒记者,应该迎合主流趋势,对自身进行改变,有意识地进行创新与重构。不仅要提高自己对新闻热点的洞察性,还要增强采访时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报道时文字的表达技巧。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人才,才能不被市场和环境所淘汰。

在传统时期,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不高,传统的纸媒记者只要有优秀的文字功底即可。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新兴设备的出现,这些都推动着媒体行业不断发展。也因此,对纸媒记者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转变。一方面不仅要具备策划,采访,编写,剪辑等一些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整体形象。

2.2 持续不断的学习,重构纸媒记者的意识

2.2.1 拥有过硬技术

对于纸媒记者来说,除了要有基础的新闻编辑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对镜头的掌握。怎样才能抓住关键镜头以及对画面进行良好的布局,从而使报道呈现出完美专业的效果是当前社会对纸媒记者的新的考验。

2.2.2 创新式思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对比从前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媒体行业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意识到,传统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要求,只有对思维进行创新,才能被观众接受和喜爱。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资源共享的社会,每天都会有海量的信息出现,要想真正的抓住热点,就必须奋斗在一线,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掌握消息,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在当前形势下,传统媒体不仅仅要面对自身的问题,同时还要承受住来自新兴媒体的压力。只有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有意识地进行创新与重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无论是整个纸质媒体还是纸媒记者等一些工作人员,都应该认清自身发展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的不利地位,从而积极的转变自身,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并且还要意识到,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发布消息和新闻的时代,纸媒记者更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新的定位,如果仍旧是以新闻为单一的发展方向,那么势必会在新时代的潮流中遭遇淘汰。

2.3 对新闻的发布进行创新

在传统时期,纸媒记者对新闻有着很大的主导权。随着计算机以及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应用,这种主导权有所转移。现在,人们可以借助一些平台对身边的新闻和热点进行上传和发布,不仅如此,网络媒体应运而生,而且短时间内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能力变强,即使很多的工作人员并没有专业的技能以及采访的资格。当前社会形势下,记者不再是新闻的主要发布者,每一个人都能借助网络完成发布,所以即使不是专业的纸媒记者也能对新闻进行传播,也正因此,网络媒体才能对新闻热点进行很快的更新。

因此,纸媒记者必须有效进行新闻发布的创新,突破纸质媒体原有的局限性,记者转型为全媒体记者,其优势是能突破了报纸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到新闻的采访效率,同时熟练使用各种数码设备武装起来,学会先把所有新闻事件快速及时地在手机报和媒体网站上进行发布,之后再根据网上给出的读者关注和互动热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二天再進行文字编辑和报道,使得纸媒和网络之间形成互补和有效融合。以不同形式通过多种传媒渠道对新闻做到及时深度报道。

3 结论

总而言之,要想在多重压力下推动自身发展,纸媒记者就必须积极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也要积极向综合型人才方向转变。所以,对于纸质媒体行业来说,就要加大对纸媒记者的培训力度,要定期组织纸媒记者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对于新媒体设施的掌握力度和适应程度。另外还要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优势,只要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殷晓燕.基于新媒体融合下纸媒记者转型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7(6):73-74.

[2]陈学龙.新媒体融合下纸媒记者转型探究[J].中国报业,2016(1):64-65.

[3]柳竹.国内关于“融媒体”的研究综述[J].传播与版权,2015(4):112-114.

猜你喜欢

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