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激励性语言让课堂更精彩

2018-08-28朱敏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精彩兴趣课堂教学

朱敏

【摘要】课堂教学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应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呢?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中以自己真正的情感,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进而将这种爱延伸为对数学学科的好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并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 兴趣 课堂教学 精彩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一句激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能纠正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调整学习的方法,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迈步。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师们研究的话题,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尽心尽力的想把学生教会,但往往事与愿违,成绩不理想。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中以自己真正的情感,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进而将这种爱延伸为对数学学科的好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并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進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工作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首先,教师要有亲切的教态。亲切的教态容易使学生从内心感到老师是和自己一起在学习、探讨问题,没有居高临下的压迫感。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学生就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感觉到自己的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其次,教师要用丰富的情感,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这里的情感含义是多方面的:既是教师对事业热爱的一种体现,又是对学生学习表现的热切期望。教师授课时,应将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有趣的动作、丰富的表情融为一体,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数学知识,还能体验到一种美的享受。在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律进行叙述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精心设计,注意语言抑扬顿挫、声音高低、感情运用等技巧,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为思维启动打下良好的铺垫。在营造课堂轻松和谐的氛围时,我们还须正确处理好恬静与活跃、热烈与凝重、宽松与严谨的关系,使课堂气氛的动与静、热与冷、宽与严和谐统一起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实现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是活动的数学,数学是人文的数学,数学是快乐分享的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加以落实。使每一节数学课,在人文方面都有所体现,使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地得到熏陶启示。其次,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兴趣小组,数学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得到教育,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情感。教学五年级的《平移和旋转》时,为了能让学生充分认识、体验、学会运用平移和旋转,感受到图案美。我采用了让学生将搜集很多国家的国旗图案、小玩具带到课堂,四个同学一组,探讨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同学之间交流互助,引导学生通过真正的实践体验去观察、思考,达到了积极主动快乐参与的学习,真正实现了乐中学,学中乐,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在生活,在生活中巧妙学习。

小学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的年龄,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针对小学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课堂也必然成为充满激情的课堂。在一次情景习题时,一生突然大声说:“有一只鸽子的信送不出去。”我微笑着询问是哪一只,其他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回答:“15-9。”在老师留给他们的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多余的条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想当时如果对贸然出现的声音立即批评,不仅使那位学生的思维停顿,连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都会受到影响。蔡林森说:“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师嘴里讲出来就不值钱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从而自然导入了新知识,也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做好铺垫。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可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感,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教师再适时地以渐进性提问引路,营造宽松的师生对话氛围。引导、点拨,如此一来,积极的对话氛围出现了,学生的信心提高了。其实有时候,学生的看法对老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通过师生对话,可以促进教学相长。作为教师一定要放下架子,营造一种平等的气氛,提供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文化。

在学生合作时激励。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运用激励性语言可以起到很好的组织、引导和促进作用。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学生遇到这样一道题: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探究。在汇报交流环节时,有的同学认为阴影部分可以用分数1/2表示,也有的认为可以用2/4或4/8等分数表示,并且每位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而李嘉欣同学则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同一个阴影部分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我表扬了其爱动脑筋,并用激励的语言说:“你们有信心自己发现这其中的奥秘吗?”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大家的自主探索,他们发现,3个分数的大小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平均分的份数和所表示的份数在成倍的扩大或缩小。这样,学生对于五年级才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了初步的体会。通过这次教学,我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教师善于播种希望,学生就会还给你无穷的惊喜。像这样结合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合作是非常有效的。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中,同学们都非常注意积极动脑、虚心合作。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的《统计》时,我在一开始创设情境时这样说:“在动物王国里有一座神秘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面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宝盒。智慧爷爷说:“只有爱动脑、会合作的小朋友才能打开这个宝盒。你们是爱动脑、会合作的小朋友吗?”像这样结合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合作是非常有效的。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中,学生个个都非常注意积极动脑、虚心合作。

数学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语言要做到恰到好处,教师要把握激励的时机,及时恰当地表扬学生,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在愉悦的数学学习中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性评价也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找准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个性化地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做出积极的评价。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要求教师激励学生,通过激励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课堂教学中随机出现的教育契机,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激励并不是万能的,过度、泛滥地使用,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起到副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以“情”为主线,以“激”为手段,使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快乐成长,在成长中有效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注意科学性、适当性,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当我们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时要少点埋怨、苛责,多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在课堂内外恰如其分地夸奖学生、适时运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想我们的数学课堂会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精彩兴趣课堂教学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