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本科生创新实践驱动机制及教学模式转换探索研究
2018-08-28张彦波刘晓博张欣羽陈煜卢忱言
张彦波 刘晓博 张欣羽 陈煜 卢忱言
摘 要 创新实践机制及教学需要顺应并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并有其特色。对“互联网+”环境下本科生创新实践驱动机制及教学模式转换进行探讨,研究对象是高校理工类研究生。以研究型教学为载体,着眼于“互联网+”的时代特点及战略计划,分析并研究有效提高高校理工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互联网+;创新实践驱动机制;研究型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5-0096-02
1 “互联网+”的本质
2015年11月19号,习近平同志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李克强同志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互联网+”概念。“互联网+”作为知识社会创新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形成新的形态和新的业态。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活动通过将传统学习优势和网络学习优势结合[1],以知识传递为目标,通过电子资料阅读、视频演讲、交流讨论和在线评测等方式进行,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的有效方式[2]。“互联网+”在互联网思维的引领下,创造了新型互联网成果,一方面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形式,为推动经济形态的演变做出极大贡献;另一方面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互联网+”是互联网新的发展引擎[3],对产品体验的改变、商业模式的更新换代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让资源的重新配置也真正落到实处,效果非同以往进行的传统商业变革带来的影响。一个网络的价值跟其节点的数量并非正比关系,而是以指数为基础进行爆炸式变化。因为“互联网+”的本质核心是连接方式的改变,目前很多所谓的“互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也就是“传统技术+互联网技术”。这些都是利用互联网做加法,不会产生指数级的变化,并不能提高产业的品质和效率,对于行业或产品的本质并没有带来任何变化或改进,只是利用互联网把它改得更普及,而不能实现行业本质的变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亟待针对现有的创新实践模式进行新的改革,而这种改革就需要结合“互联网+”的实质内容[4],即思维转换。思维转换最重要的是就要跳出现实情境,转换思路、转变角度。对于本科生创新实践教育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
2 “互联网+”环境下本科生创新实践驱动机制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等院校作为知识思想活跃、信息技术完善运用的前沿,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以及师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也必将受到时代发展的深刻影响[5]。高校面临新形势下的新挑战,高校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和模式也势必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创新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时代背景,既受限于时代特点,又能够结合时代特点创造出独特的成果。
时代在变、工具在变、人在变,不变的是创新实践的主旨:通过提高、激发人的潜能,促进团队之间的协作,产生出巨大的生产价值。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从而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此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和探索。本科阶段的研究型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是培养其研究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的情况下,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单纯的知识传授目的,致力于贯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原则,其在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高校教學改革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只拥有丰富的知识基础,更看重的是其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各国也都在把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在这其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与摇篮,高等院校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使得互联网在生活中具有越来越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互联网+”时代正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只有当高校中的研究型教学形式顺应这一时代的大潮流,才能让人才的培养完成革命性的创造变化,才能走向新的发展境界。
关于“互联网+”情形下高等院校理工类本科生创新实践的研究,就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同时,该研究结果也会对后续此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
3 “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模式转换的探索研究
本课题研究目的:以创新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开展“互联网+”情形下的创新型教育,让创新形式由竞赛向普及转化,让更多的在校生更好地参与该活动中,提高高等院校理工类在校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种模式下,高等院校要形成系统的“互联网+”教学体系,创造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同时要帮助任课教师转变思维方式,使传统教学发生革命性的深刻变化,更好地引领学生更多地参与、适应该模式,形成较好的良性循环。由此,本课题对于改进教师教学观念、提高理工类在校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乃至对于提高全民创新水平,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竞赛这一形式是一种有效的评价、考核活动,具有常规教学达不到的选拔等特殊创新教育功能。竞赛这种形式既能培养学生在科学方面的的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同时对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动手能力等有着日趋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随着国家广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高校理工类本科生创新已经亟待将创新实践的形式由竞赛活动向普及活动转换。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不仅仅是让创新实践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更是面对全体学生,给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石,让他们在人生成长的全过程都敢于开拓、乐于思考、善于尝试,最终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目标。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在研究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中,渐渐地完善课程改革及转专业方法,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中得到较好的成果。例如:南京大学采取学生分三个阶段培养、三种发展路径的培养方案,其学生“学术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程度,经历“三三制”者明显高于未经历者;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提高程度最为显著;河南大学则是选择构建基于大类招生的宽口径培养体系,设立文理实验班,各级、各类科研训练开放实践平台,并设置覆盖全校各专业的技术技能培训与评比,本科生对其选择专业的满意度、对学习氛围的满意度及准时上课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
以“互联网+”为背景的研究型教学,对高校理工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影响研究具有显著的时代特点。早期传统的教学理念如果不及时调整,将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不仅教学形式要调整,教学内容也要相应调整。研究型教学的理念从人本主义出发,适用于群体动力理论,能够通过调整,调动个体的积极主动性,而进一步带动整体创新性的涌现。根据“互联网+”研究型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利用诸如慕课、微课等新教学手段,形成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资源等诸多全新的教学手段。
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网络教育资源的逐渐丰富和开放,促进了网络教育的发展普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融合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和学科竞赛,改革现有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构建虚实结合、网络互动、校企协同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因此,创新能力培养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在课堂、网络课堂、实验室、第二课堂等进行。同时,教师也有更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火花,提高高校理工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普及化程度。
研究型教学对创新实践模式由竞赛向普及转化具有积极影响。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缺陷就是把本应该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简单机械地转为特殊的认识形式,把其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这种传统课堂教学观不但忽略了个体和不同实际情况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多种要求与潜力,而且忽视了作为集体活动体的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
本研究旨在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通过慕课、微课等新颖的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和自由的学习平台,使更多学生接触到学科竞赛的魅力,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思考学习,充分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竞赛在学生中普及开来,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潜能,做到敢想、敢做、敢说,开发潜能,不断创新。
4 结论
推动高校理工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打造全新平台。要利用“互联网+”时代背景,积极推广研究型教学新模式,促进传统思维与互联网思维、传统教学与新兴教学相融合,有效汇聚资源,推进高校理工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養,助推创新实践活动普及化,形成教学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周冲.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分析[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7(2):1-3.
[2]张自胜,张楠.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英语“互联网+”教学模式初探[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7(3):133-134.
[3]刘志强.“互联网+”创新驱动新引擎[J].中国广播,2015(5):94.
[4]彭仁松.教育学与多媒体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论证[J].信息系统工程,2015(4):160.
[5]许敏敏.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基于实践教学的角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