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德育一体化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2018-08-28张兴伟
张兴伟
【摘要】德育一体化是一现在中学教学的主流,追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但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学生品德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而当前德育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学校和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单位——班级。
【关键词】初中班级 德育一体化 文化建设
一、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1.初中教师方面。在初级中学简单而言,班级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师生交流沟通的过程,师生间的沟通一般都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师生间平等和谐的交流则是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彼此,保持良好的环境。然而一旦班级中出现不平等或者是不公平的现象是,必然会造成班级文化建设状态的失衡,学生间开始出现两极划分,并逐渐被异化,造成师生关系僵硬,班级氛围硬化。
2.初中学生方面。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而班级的文化建设也是要围绕学生,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指导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在这种班级文化中,学生可以自主处理知识点并总结归纳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更多的主动性,把握好学习的节奏。同时在一些调研数据可以发现,在很多班级中,学生认为教师指定行的作为安排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很多人会认为这很不公平,这也就大大的影响了班级的良好文化建设。
二、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很多初级中学的班级文化建设制度太过于片面,尤其是现在很多学校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这些学生的父母过于繁忙,而且很多父母自身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他们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足,很多人只是为孩子提供必需的物质,然后就是严格甚至是过于严格的要求他们的学习成绩,他们会片面的认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只和学校以及孩子本身有关。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问题,这也给教师们的对孩子的日常学习教育带来了很多困难,同时学校教育也很难补足父母们所欠缺的工作。
还有一个问题便是实际中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级管理职能分配不均。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首先是教育体制结构方面的,另一个则是受到了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影响,在现金社会,很多企业或者是单位都极为重视和推崇,而作为文化传播的圣地,学校中对文化建设更是看重,而班级文化建设同样如此。
三、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建议
1.提升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水平。在初中阶段而言,学生年龄小,是非观念薄弱,有时也不会保护自己,而班主任老师则是学生生活学习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所以想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首先班主任老师的自身管理水平必须得可以胜任,当然班主任老师所教授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必须要过关的,然后就是作为班主任还要学习一些管理,心理等一些必须活着是辅助性学科知识,可以科学化的了解孩子们不同年龄段的大眾心理,学会更多与孩子们交流的方式和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让自己更加适应这份工作,为班级的文化建设打下更好的基础。
2.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毫无意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时教师们可以有选择性的发挥小组的合作作用,提高小组成员的管理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共同营造合作进步的良好氛围。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班级文化建设而言极为有益。班主任要有大局观,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了解学生的愿望,学生的目标。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还有就是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环境文化的重要性,班主任老师作为引导者,可以多去注意教室环境的布置和规划,利用好团队力量,大力发动学生的创造性,一起去加强班级的文化环境布置,例如黑板报,教室的墙面、墙角以及屋顶等位置,发挥大家的能力用心布置。
4.开展丰富的活动。班级文化建设除了要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外,还要有魅力,可以吸引学生,这样才能走进学生,关注到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可以开展挑战自我的活动,让学生们以自我为对手,设下挑战自己的目标,给学生更多的动力,去克服自己的惰性,提升自己的自信;还可以开展一些例如成语接龙,诗歌写作以及朗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创作,参与动脑,体验文学的魅力。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和展现自己的平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四、结语
在德育一体化理念下,初中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要充分结合新的教育理念,摈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力,为班级文化建设和引导学生的参与而引航,以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育人理念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嘉毅.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其战略应对[J].中国教育学刊,2016,(09):1.
[2]吴慧昕.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