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教育对初中班级凝聚力的作用及构建对策
2016-05-26符蔚
符蔚
摘 要: 友善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初中教育有极大的启发性。文章通过分析友善教育的特点与优势,找到其作用于现实教育的根基,分析目前初中班级教育中存在的凝聚力问题,以及友善教育对提升初中班级凝聚力的作用,最后给出相应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 友善教育 初中班级 凝聚力
良好的班集体会促进学生不断进取,著名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1]在人际交往中,友善是基准,是学生保持班级凝聚的重要基础,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加强友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友善教育的特点与优势
“友善教育”是彼此之间有和睦友好关系的人或者团体之间合作、结交、互助或支持的一种教育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就是以“友善”结尾。友善教育的理念充分响应了此要求,是迅速发展的中国急需实现的。友善教育具有渐进性、长期性、渗透性与实践性等特点。在初中实施友善教育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优化课堂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德育目标,巩固学科地位;第三,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继承中华民族美德。
二、友善背景下的初中班级凝聚力问题分析
为研究初中班级凝聚力问题及对待友善教育的看法,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制作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从学生与同学相处、师长相处、集体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测试学生的班级凝聚和友善行为习惯。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调查287份,其中有效问卷279份。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可发现学生在感恩方面尚可;互助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包容、接受他人的意识及合作精神较弱;良性竞争意识有待提高,班级荣辱感有待提高。综合看,学生友善概念较弱,班级凝聚力较弱,在友善背景下的初中班级凝聚力涣散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学生的因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这个敏感的时期,他们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存在自私、冷漠的性格特点,遇到事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事情缺乏热情,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团结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家长的因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平时更多的是给予甚至是宠溺,缺乏对孩子感恩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无法包容他人的缺点,只知道一味地索取,而不知道回报的心理。
3.教师的因素。个别教师未能重视班级凝聚力方面的建设和引导,导致班集体比较松散,缺乏凝聚力,造成部分学生对班级事务不感兴趣,不积极参加班级或者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占据主体,若学生在学校发生问题则都视其为弱者,将过错都推至老师身上,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压力大,素质教育就难以有所保障。
4.学校环境的因素。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特定的精神文化环境,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些学校对其不够重视,即使走廊或者班里挂有名人名句,但是学生却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许多精神文化只浮于表面,略显薄弱的校园文化自然不能成为风向标,也不能有效地发挥凝聚和团结的功能。
三、通过友善教育构建班级凝聚力的对策
1.友善观念的培养。初中生具有学习、模仿他人和从众的特点,因此老师应与学生交流,做到严格律己,以身说教,改变“重成绩轻德育”的思想观念,建立友善的师生关系。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友善待人,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教师的积极引导。老师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承担着“教书”的重担,更是承载着“育人”的责任。所以,老师在关注学生课业的同时,也要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时刻谨记利用发生在学生周边的事情,进行友善观念的培养和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互助理念、集体荣誉感理念等,提升学生的友善意识。
3.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公告栏及学校走廊等地方宣扬中华美德,老师应将其深层意义向学生讲解。同时学校管理阶层及教职工均应从自身出发,提高自我素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标杆。学校应围绕“友善文化”进行探索和实践,将其分为“友善课堂”、“友善德育”、“友善管理”、“友善环境”等内容,将友善意识覆盖学校的每一处,建设“友善、和谐之校园”。
四、结语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日后走入社会能否与他人良好协作的基础[3]。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对事物有自身一定的理解,其品性在逐渐形成,但是其在“友善”方面的缺失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我们要在初中班级中实施友善教育,以提升班级凝聚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馈给社会积极正面的形象,做具有良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参考文献:
[1]詹古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教育[J].黑河学刊,2015,总221期(11):65-66.
[2]袁月.初中生友善观培育探究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D].内蒙古师范大学.1-31.
[3]竺华稀,黄朝峰.论班级凝聚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5):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