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实践活动更有“数学味”

2018-08-28江红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数学味数学知识案例

江红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实践活动形式热闹,实则低效,课堂的宝贵时间在忙乱、低效的实践活动中悄悄地溜走。数学实践活动应该致力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该而且能够体现出“数学味”。

一、案例:《认识人民币》一课“模拟购物”活动纪实

案例1:

师:这钱可以干什么?

生:买东西。

师:现在请几个小朋友做营业员,我们来做买东西的游戏。“营业员”要带上头饰,使用文明用语,各自站到“柜台”前(事先在教室后面放了一排桌子,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牙膏、方便面、口香糖、铅笔、橡皮等等),其他小朋友做“顾客”,只能买一样东西。现在请小朋友排队。(学生离开座位,排成4列,一个接着一个购物。还没轮到的学生在一起打闹说笑,买完的学生又无所事事,只好说话嬉戏了。)

师: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人民币可以买东西。

师:你有什么意见?

生:王东同学找错钱了,我给他20元,他应该找回15元才对……

案例2:

师:(出示一个铁质文具盒)估计一下大概要多少钱?

生:10元;8元;20元;……

师:(出示标价7元)如果要买的话,可以怎么付钱?

生:给你一张5元纸币和两个1元硬币。

师:正好是7元,不用找了。还可以怎么付钱?

生:给你20元,找我13元。

生:给你10元,找我3元。

师:这3元可以有哪几种给法?

生:还可以是1个2元和1个1元。

生:1個2元和2个5角。 ……

二、反思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要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时间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因此,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应让学生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案例1中,那位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此次实

践活动的素材,结果却并不理想。试问:这样的实践活动是否具有挑战性?如此利用课堂的宝贵时间值得吗?

我们不应该将所说的“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一般的课堂游戏简单地等同起来,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有着一定的数学性和挑战性。

很显然,案例2中的那位老师这样的实践活动更富有数学味。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的也不仅仅是买东西要付钱了,而且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分析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在思维能力和解题策略研究方面获得了发展。

由此可见,数学实践活动要突出“实践”,体现出“数学味”应做到:

1. 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

立足课堂,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数学知识与方法,必须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得。所以,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使学生深入其境。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可提供给学生直尺、水、细沙、大小不一的圆锥、圆柱容器等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分组实验、讨论,并填写实验报告,发现圆锥与圆柱体的关系,得出圆锥体的计算方法。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研究事物规律的过程,经历了一个充满思考的过程,从而就提高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验生活

体验就是通过反复观察、尝试,最终建构成新知识的过程,它追求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的积累和反应。围绕体验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3.突破传统

教育家汪广仁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的实践活动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的动机,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学、超越老师。

猜你喜欢

数学味数学知识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让数学回归“本位”
呼唤“数学味”重返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呼唤“数学味”探讨
抓数学教学本质还数学课的“数学味”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