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的区别

2018-08-28卢兰芬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平角新知教材

卢兰芬

一位三年级孩子家长和数学老师的一段对话:

家长:……现在三年级了,孩子数学学习上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老师:……还可以让孩子多看看数学书。

家长:(异常惊讶地)学数学还要看书?数学书怎么看?……

由此案例可反映出,長期以来,人们常常片面地认为阅读只与文科有关,与数学学习关系不大,学生缺乏阅读数学书籍的能力和习惯。学习数学时,人们大多也仅仅关注解题的对错,而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对数学文化的感受。偶尔老师布置了“看书”的作业,也往往只是草草了事。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那么,小学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有何区别?

一、课程标准的区别

(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本,以悟为主,以练为基,实施“读、悟、练”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

(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中要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阅读方法的区别

(一)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所教的每一篇课文作为例子,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养成语系的习惯,掌握读懂句子、读懂文章的方法,并且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实践中去。

1.目标阅读法: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

2.快速阅读法: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

3.以意逆志法。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这就是说拿自己的“意”即思想、知识、经验来推想作者的思想。

4.十目一行法。清代学者阮元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这是说精读之法。

5.写写画画法。美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主张随着阅读和思考,在书中写写画画,作各种各样的记号,并写下自己的随感。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依据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学习内容,适时提出阅读要求,力求使阅读学习方法发挥更佳的效益。一般说来,在以下一些教学环节中进行阅读学习最为适宜。

1.为释疑而读

主要是指在听课、讨论、解题中出现怀疑或困惑时而进行阅读。如,学习平角的概念以后,有学生受平角表象的干扰,认为平角就是一条直线,直线也就是平角。为此,学生间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此时,教师不给予简单的判定,而是要求学生再去阅读教材中平角的定义。通过阅读,进一步明确:平角作为一个角有一顶点;它的两边是从顶点引出的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平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

2.为引新而读

小学生学习新知,不仅需要充分的知识准备,而且也需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在一些新知识学习前,恰当地安排一个阅读环节,常常能激发起学生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从而产生新知学习的“自我需要”。如求“平均数”,学习时要求学生先通过阅读,自己解决教材中的准备题:三个笔筒里装着铅笔(图略),怎样移动才能使每个笔筒里铅笔支数同样多?学生被题中的问题所吸引,纷纷动手画图或实际操作,很快大部分同学找到了“移多补少”的方法。这一阅读操作环节更为巧妙的作用在于,不少学生阅读准备题的同时,也悄悄地阅读了例题的解题过程。于是,认知矛盾产生了:当笔筒个数超过了3 个以至很多个时,“移多补少”还方便吗?例题中的求平均数方法与“移多补少”有什么联系?这时教学例题,学生的思维就会非常活跃,因为新知的学习已成了其自身的需要。

3.为悟法而读

是指在新知学习后,为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知识本身具有更广泛的迁移性而进行阅读。如“圆的周长”学习后,要求学生带着如下问题去阅读教材,重新回顾获得圆周率概念以及推导周长公式的过程。(1)教材上是用哪些办法把圆周长转化为线段来测量的?(2)教材是用什么办法发现圆周率的?你自己又是通过几次测量发现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三、搞好小学数学阅读

1.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数学史料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内容介绍相关数学史料,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在《图形的认识》教学中通过原始社会石器与陶器的几何形状和图案介绍,了解原始人对简单形状与图案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图形。

2.在数学思维拓展课中推荐数学书籍

实践证明,在学习新知之前,以数学故事导入,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如在学习《书本的页码》这一专题内容时,先从一个侦探故事引入。学生发现黑猫警长就是利用书本的页码知识轻松断案的,感到非常惊奇,于是高喊:“老师再来一个、再来一个”。这时教师便卖起了关子:“如果想读更多侦探故事,请看李毓佩的《爱克斯探长》。”之后的一段时间,班级里形成了一股李毓佩热。渐渐地,其他数学科普类书籍也成为孩子的最爱。

3.课外讲座,拓展数学阅读兴趣

为了使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历史,让孩子明白数学是怎么产生的,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特别进行了关于数学阅读与欣赏的讲座――《数学的童年》。一位二年级孩子听后对老师说:“我听了这个讲座,对古代数学史很喜欢了,数学真有意思!”一次讲座就能在孩子心中播下数学的种子。

总之,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读,从而引导学生品概念、析法则、理关系,促进数学思维的深入、精细、准确,培养学生细致分析、反复品味、深刻理解数学语言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平角新知教材
教材精读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创造性使用教材教1度的角
突显分类,建构体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新知
新知速递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