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电气控制与PLC”模式改革

2018-08-28刘沛佳

求知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能力导向高职改革

刘沛佳

摘 要:“电气控制与PLC”是高职教育中一门职业技术课程,而且技术操作性极强,是确保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加速,企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滞后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难以发挥“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价值与优势。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能力为导向对现有教学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改革极为必要。

关键词:“电气控制与PLC”;高职;能力导向;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对“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特点的概述

高职“电气控制与PLC”是由“电气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课程整合而成,是机电、机械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课。与该课程有关联的知识点主要有电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基本环节、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桥式起重机的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等。从高职“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特点来看,学生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要系统掌握该课程基础理论,而且应对所学理论加以应用,并熟练进行实际操作。

二、能力导向理论的现实意义

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以能力为导向实行高职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模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能有效地解决高职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推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电气控制与PLC”模式改革

1.优化教学内容,减轻师生负担

根据教材内容,增加学生自学部分,把以往一些基础知识的讲授部分改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同时,教师可在实验室对着元器件现场讲解或用多媒体进行讲解,把重点放到系统综合设计的方法和思想上,做到密切结合工程实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且,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次讲授。

2.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高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高职院校必须依据各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实践教学主要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课内外衔接、校内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专业认知、技能训练与学科竞赛、创新实践相融合,最终实现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工作能力及职业道德素质等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3.加强“双师素质”队伍的培养

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一些鼓励性的政策措施,分期、分批将有较系统理论知识的教师送到企业生产第一线中去顶岗实践,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能直接从企业获得信息反馈,推动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从行业或企业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相关职业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以此优化高职教师队伍的知识素质和专业技能结构,使理论型与技能型教师相互转化,从而推动“双师素质”型教师的培养与建设。

4.全面开放实验室,着重培养创新意识

把PLC實验课程分为基础性和创新性实验。基础性实验主要安排演示型、验证型和简单设计型实验,如多种液体混合加热装置、霓虹灯控制、抢答器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PLC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范例。为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与,还要安排创新性实验项目,主要是综合设计型的实验项目,如机械手控制、皮带运输机控制等,寻求PLC控制系统的不同解决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实验项目、仪器设备;自己制订实验方案、预约实验时间、独立进行实验操作。

四、结语

总之,在以能力为核心的导向下,高职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改革更要抓住时代赋予的契机,以学生为切入点,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确保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能够协调匹配,重点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方贵盛.电气控制与PLC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1(2):73-75.

[2]郑海英.PLC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34-135.

猜你喜欢

能力导向高职改革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能力导向
小学习作教学目标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Java课程群建设研究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