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美育路径探索

2018-08-28梁霄

求知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美育探索高职院校

梁霄

摘 要:自从进入21世纪,美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且不断地被系统化和实用化。然而,过度看重经济利益和片面强调专业技能使得美育在人文审美方面出现了弱化,大部分学生的日常学习趋向于机械化和功利化,而缺乏了对生活和自然的正确审美。这就表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在美育教学方面尚不完善,并在一定范围内仍存在问题。因此,高职院校仍需不断地对美育路径进行探索与完善。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美育是一门以美育人和以美化身心为主导的教育,高校设立美育课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但是,与德智体方面的教育相比,当前高校的美育情况不容乐观,一直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因此,建设完善的高校美育体系无疑是刻不容缓的。当今高校美育建构的大背景是古今中外日积月累的深厚的美育理论基础。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自古以来,美育都在教育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外有希腊先民对士兵的艺术教育,内有中国古人对诗词礼乐的教导。但德国的卓越诗人和伟大的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和建立了關于美育这一概念和对它进行独立研究的理论。在席勒的《美育书简》中,他提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通常是学习并研究某部作品,借助这个媒介以达到其作者想要表达的对某种境界的渴望,进而使自身与之产生共鸣。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分析,便会初步理解,并初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审美。

二、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1.课堂教学体会自然之美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试听教学已经日益广泛地被应用,这种科技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样的图片和视频展示,使自然之美可以进入课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人类作为高度文明的种族,自然之美对人类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庸俗糜烂的灵魂在面对浩瀚的林海之时,想到的只能是金钱和利益。而只有伟大的艺术家才能从双眼中放射出纯净的光芒。对于同样的茂盛森林,艺术家们所想到的会是如何保护和珍惜自然,爱护森林,而利欲熏心的商人则看到的是一张张可以使他们得到大笔钱财的纸张和一次性筷子等。这让我们深思,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因此,不能一味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追本溯源,从根本出发。在我们的美育教学中,“感动”以及“动之以情”是美育发生作用的机制或效果。

2.音乐教育提升审美素养

音乐是美育的重要工具之一,很大程度是因为音乐并不需要去刻意地亲近,而是让你不由自主地接近。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更加推崇音乐课堂的原因。青年学子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如果没有优良的品格和素养,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为何高校音乐教育不可小觑的原因。众所周知,音乐审美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感知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音乐审美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还能够将那些丰富多彩的社会情感通过众多优美的音乐作品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其中欣赏到更多美好绚烂的事物,了解许多以前不曾接触到的新细节。不单单如此,音乐的审美教育教学也能够让学生们在聆听音乐之美的同时得以发掘其自身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以此来促进他们自身对审美的直观感悟力。

三、高校美育需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重视社会发展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实施美育,就不能忽视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也对我国的精神、道德、文化等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大学生因为过度享受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便捷,因此出现了精神空虚、感情冷漠、良心麻木等心态。市场化、商品化和高科技化生活不仅带给了人们丰富的物质享受,也诱惑人们迷失在物质欲望的汪洋里。就现代高校生活而言,不少学生并没有着重于享受美好的青春年华,反而时常对生活感到倦怠、无聊、苦闷,一遇到挫折承受力便大大下降,甚至还容易有轻生念头。大学生大多处于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们仍旧处于青年期,在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健全。许多细小的方面如学校环境的转变、社交圈子的变更、师生之间的联络等处理不好都有可能会导致其心理压力增大,心情郁闷,最终引发不良后果。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美怡情

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是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是高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怎样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对美的感悟,并通过自己对美的体验来体会到积极善良的人生含义,则是高校美育的根本任务,以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总之,高校美育是不可或缺的。高校需要通过美育来使文化教育的缺陷得到弥补,使学生们能够从丰富美感的角度放松自身的心情,排解其自身压力。“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艺术家罗丹的名言。高校美育要使新时代发展洪流中的大学生在享受物质生活和面对社会复杂环境的同时,也注重心灵的停歇和驻足,懂得欣赏各种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从而使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能够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操,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

四、注重提升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完善学生人格 

1.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对完善人格的重要性

相由心生,一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藏在他的气质里。换言之,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决定着他的气质、气韵等品质。然而,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教育工作者若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将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丰富的文化氛围里,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效果。而如何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一个困扰教师已久的问题。现代的教育工作者们寻找到了合适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即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自然环境的优美、人文风情的绚丽多彩,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美育与其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感受世界的美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以此种潜移默化熏陶的方法,日积月累地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美育如今之所以得到如此高的重视,一是因为发展美育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时代已经不满足于死板机械的专业性人才,而是需要更多的心理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高的全面均衡型人才,二是因为美育能促进学生个人的和谐发展,对学生个体有着极大的培养栽培作用。美育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然和生活之美,使学生的目光不拘束于教科书和考分,而更多地关注艺术之美、科学之美以及更多的崇高的人文思想之美。美育可以促使学生自觉成长、健康成长,凭借自身的兴趣和热爱逐步形成自我个性,兼具健全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形成完善的人格。

2.美育如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教育无疑是关于建设人的基础工程,因此,美育内涵建设的根本是要围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来切实可行地改进美育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美育作为各高校提升学生个人素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必须尽快进行改革和升级。只有这样,高校学子的素养和品格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五、营造适宜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建构良好的审美教学模式

1.良好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当前,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布局主要围绕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实现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模式的全方面改革创新。以此基础教育改革为基础,可以构建教学系统性,营造出安全、自由、主动认知的学生成长氛围,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沟通、交流。教师育人,学生学以致用,愉悦成长,探究未知世界,发现自己的才能。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而这种安全和自由建立在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上。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勇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旧观念,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认知体,必须真正地把学生当作人,当作一个“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能动发展。教师们只有真正地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平等对待学生,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谆谆教导,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当教师真正地被学生当作一个知识渊博的大朋友,他们就会主动和教师一起积极地投入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来,并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得到并享受学习所带给他的快乐与美的享受。这也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审美,学会愉悦自己,愉悦他人,得到丰富的情感并增长聪明才智。

2.教师在审美教育中与学生求同存异

审美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基础课教学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能力的提升将在学生未来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并对其人生轨迹有着极大的影响。审美教育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忘记最初的一切,以全新的相辅助的身份共同完成。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灵,不能只凭自身的经验机械地进行毫无情感的知识灌输,而是应当求同存异。教师应适当予以点拨,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六、结语

在《美育的意义》一文中,谭好哲深有感触地说道:“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体现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及其国门文化素质的水准。”而完整的理想化的教育又切不能缺少了艺术教育或審美教育。美育作为社会发展、民族繁荣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培养,同时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更新保证其时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那些祖国的辛勤教职工更要不断努力,为祖国的美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 健.浅谈农村美育教育探究[J].中外交流,2017(14):12-13.

[2]赵 宏,孙凌云.应用技术本科院校美与教育的调研和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6(5):112-113.

猜你喜欢

美育探索高职院校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育教师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