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崇高之美

2018-08-28孔杏格

求知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语文教学

孔杏格

摘 要:《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承接了初中语文五、六册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欣赏本文的景美、情美、崇高之美,进一步提高对新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进而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设计;崇高之美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1.学习内容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为“现代新诗”,而《沁园春·长沙》采用的是古典词格写新时代内容的“旧瓶装新酒”的形式,故能与随后的三首现代新诗进行比照,开启高中更高层次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沁园春·长沙》表现的是老一辈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襟和壮志豪情,以这首词作为高一新生的第一堂课,对高中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积极意义,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

2.学情分析

(1)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2)学生特点:①知识与能力。经过初中语文学习,高一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诗词的相关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朗读、鉴赏诗词的能力。但与此同时,高一学生仍然缺乏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对诗词进行深入分析。②认知水平。处于高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诗词情感的体会仍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本课教学应注意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渲染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把握诗词意象、品味诗词意境、感悟诗人情感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学习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寓情于景、情中显志的特点。

(2)体味作者在逆境中的昂扬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阔大胸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育学生崇高之美。

4.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反复朗读,准确理解意象,感悟词的意境,领会作者情感。

本课难点:深入分析意象,体味词的深远意境,领会崇高之美。

5.教学方法

(1)朗读赏析法: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这首词,品味词的意蕴和感情。

(2)讨论分析法:引导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深入理解本文。

6.课时安排:1课时

7.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1)解题,介绍创作背景:①简要介绍这首词的题目(“沁园春”是词牌名);②走进诗人,了解背景。此部分由学生自己来对诗人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做相关介绍(课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做补充完善。

(2)范读——初步领略,整体感知。

(3)齐读——描绘图景,感悟情感:①根据刚刚的示范朗诵引导学生齐读这首词,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入体会词的意境和情感。②教师提问:请两位同学用优美的语言分别描绘这首词上下阙所展现的图景。(学生结合教材注释,用自己的话具体描述词的上、下阙所展现的图景。)③教师提问:通过刚刚对词的上、下阙内容的具体描述,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下阙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④分别对词的上下阙进行具体分析,带领学生品读词中描绘的四幅画面。

教师提问: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图景?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总结。

教师提问:在“湘江秋景图”中,诗人以“看”领起七句,诗人分别从哪些角度描绘了哪些景物?

引導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

教师提问:上阕最后“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

(4)再读——细处着眼,品味语言。

(5)跟读——回味诗情,体悟诗境,体会词的崇高之美。

回顾、梳理这首词的情感、主题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用课件展示)明确本课重难点,加深学生印象。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深刻领会意境和情感。

(2)课外阅读,拓展延伸:阅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进一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崇高之美,并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参考文献:

[1]丁 毅.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情感趋向及其他[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2]潘伟斌.《沁园春·长沙》教学新解——与《沁园春·雪》比较谈起[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7).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语文教学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