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言兴味长细嚼慢咽方为上
2018-08-27陈蓓蓓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选取了多篇经典文学作品,拟以《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为例,抓住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这一维度,注重深挖、深研、深讲,谈谈文学名著的鉴赏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名著鉴赏;语言聚焦
当下,关注中学生阅读的呼声与日俱增,广大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也因之浓厚。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有了读书的号召之后,怎样有效地开展阅读却少有精准、到位的思考。人们总希望学生自主阅读,看到学生阅读了就心怀欣喜,似乎一下子看到了学生的成功。但现实总是那么残酷,不少学生仅仅对名著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至于深入鉴赏,则很少有精细而深入的探究。要言之,学生们的阅读是典型的浅阅读,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不大。
如今,语文界的一个热点词汇是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语言、思维、审美其实是密不可分的。笔者拟就其中的第一个维度——语言,结合《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一世界名篇,谈谈如何开展名著阅读。
一、全文切入,概括感知文本内容
毫无疑问,对于任何文本的阅读都离不开至关重要的一步,即对其主要内容的基本感知。名著阅读也如此。
以小说为例,学生必须概括阅读小说内容,经由小说文本提供的整体语言,强化基本认知。要搞清楚这些语言的“所指”,即交代了什么内容,并结合小说文本的特点,上升到对故事情节的基本概括上,形成对小说在框架上的把握。当然,在这一步阅读中,学生要将不同小说的写作手法按照故事情节的时空顺序进行基本还原,梳理出情节的几个基本步骤。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教师要做的是按照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对小说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要根据作者的叙述语言,解构出小说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人物的生存环境如何,小说的基本情节是怎样的等等。此外,还要借助人物自身的语言,对其他人物形象有一个补充认知,例如读者借助苏艾的介绍,对贝尔曼有个除了作者叙述介绍之外的更为全面的把握;对故事情节有一个基本还原,不能仅看到围绕琼珊的情节,而是将贝尔曼对挽救其性命的能动性归位其中;对人物的生存环境有一个更为客观、全面的认知,将贝尔曼、蘇艾、琼珊的生活放大到整个国家、社会之中,从而为小说主题的提炼奠定基础。
二、聚焦关键,精细品鉴词句魅力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总是倾注心力,将文本语言锤炼到极致。其实,“推敲”故事本身就给我们当代阅读者一个鲜活的启示:作家对作品语言是精心加工的,阅读者需要对作品语言进行精细品鉴,不断领略其言语魅力。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作品的语言都不需要逐字逐句的品鉴,而应是聚焦其精华、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
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中,类似这样的词句值得我们重点分析。例如,小说首段的“有一次,一个艺术家发现这条街有它可贵之处”就值得揣摩。此段在文中起到一个铺陈小说人物生存环境的作用,就是要突出他们生存的艰难。但是句中的“可贵”就显得别具幽默和讽刺意味,因为此后的描写是收款的商人在这条街上兜圈,最后只遇见“空手而回的他自己”。这样的描写一方面凸显了欧·亨利小说语言的幽默特点,同时又在小说开始阶段就为后文艺术家们辛酸的生活营造了一个特殊的氛围。文中对贝尔曼的介绍语言也别有意味,例如,他“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其中的“看家恶狗”就值得揣摩,把自己比作“恶狗”则借助比拟修辞显露其凶残、凶恶,在前面添加一个“看家”,则将这个“恶狗”变得温情许多。他“看”的是“家”,哪来的“家”,是他与苏艾、琼珊组成的家,他看护的是与其亲如一家的两个青年艺术家。在贝尔曼眼中,她们就是自己的女儿,他们亲如一家人,他自然担负着看护女儿的责任,他可以为保护她们而变得凶残、凶恶。再看随后得知琼珊将自己的命运与常春藤叶连在一起之后的表现,他的讲话明显变得急躁,乃至于有愤怒的意味,因为他是“囔”着说的。在他眼里,琼珊是“那样好”的小姐,不该在“这种地方害病”。这些明显属于家人性质的关爱,借助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作者将贝尔曼这个人物形象逐渐“放大”,也使得读者在语言的涵泳中强化了对小说主旨的深入感知。
其实,在这篇小说中,类似的词句还有不少。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慢慢鉴赏,深入品悟。这样,名著阅读的目的就能达成,名著教学的效益就能很好实现。
三、前后关联,整体回味词语张力
对于名著语言的赏析,需要精心品味蕴含其中的言语。但是,仅仅停留于一个个具体的词句,收获大多局限于其本身,不能生发出更加深广的意义,意旨的把握自然也就不能上升到更高层级。据此,在引领学生阅读名著时,还需要将词句的理解回到对文本的整体鉴赏上。
人们常讲语言具有一定的张力,这是从语言的“能指”层面分析的。但是对于这个“能指”,却是少有人进行研究。确切地说,语言的“能指”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弹性。就小说而言,语言的“能指”直接表现为对人物、情节、环境的表述,不少学生对语言的分析就局限于这个层面。但是,如果将语言的“能指”仅仅指向于单项的人物、情节、环境,则忽视了这些因素的最终指向(小说创作的主旨),其结果必然是仅仅停留在小说鉴赏的浅表层面,不能深入其中。以《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为例,文中贝尔曼常说要“画一幅杰作”,其直接的表达指向就是作为一位落魄的老艺术家,贝尔曼心怀志向,想画出一幅杰作来,但又一直未能实现。如果仅局限于文本每一处的这种表达,读者很容易将其理解为贝尔曼的口出诳语,继而生发对其的嘲笑之意。但是,整体研读全文之后,读者就很容易发现贝尔曼真的画出了一幅杰作,而且是以其生命作为代价的杰作。看着这幅杰作,琼珊获得了生命重新起航的动力,并且继之以艺术生命的无限延伸。学生鉴赏着这幅杰出的画作,自然升腾起对贝尔曼舍己求人崇高品格的敬意,联系前文交代的社会环境,形成一个对贝尔曼所作所为的全视角认知。有了这种形成回路的品析之后,小说语言的张力就得以最大化凸显。学生对小说的品鉴空间得以扩展,小说的魅力也会渐次呈现,并不断助推学生文学、人文素养的提升。
名著是经典,其中也蕴含着不少富有表现力的经典语言,可谓兴味深长。对此,教师要大力引导学生放慢阅读的节奏,做到细嚼慢咽,深入品析其中的魅力,继而提升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梁俏梅.名著通读的意义与方法探究[J].中学语文,2017,(24).
[2]邹娜波.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名著导读教学[J].语文天地,2017,(14).
[3]余艳.高中语文共生式课堂教学的实践分析[J].语文教学之友,2018,(4).
作者简介:陈蓓蓓(1984—),女,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