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与虚之间架构一座桥梁
2018-08-27张术
摘要:在中学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文本中的实物与其真正指向之间有一定差距,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无法真正把握它们之间内在的转化因素。其实要想弄明白实与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转化条件,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连贯前后知识点,从文本出发,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文学作品;实与虚;内在关联
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实物的理解都存有一定难度。学生有时会质疑:“怎么明白无误的实物就具有了一定的所指了?”教师也很困惑:“我该怎样向学生讲解清楚,文学作品中的实物一般具有一定的所指意义?”
在这两难之中,不少教师选择了简单的揭示“谜底”。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的抵触情绪。从考试中对诗歌、散文或小说阅读理解情况来看,这类考题的得分率相当低。为此,本文拟以《春望》《海燕》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实物与所指之间转换。
一、理论先行,理解特殊的映射关系
客观地讲,任何行动的改变都是由意识的生发与转变开始的。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实物与所指之间关系的认识,就必须从理论层面进行讲解。
首先,必须从文学创作的缘起讲解。任何创作都基于外界影响,这些外在的因素触动了作者心灵的琴弦,或悲或喜,或哀或乐……于是,他们会在这些情绪的蓄积以及影响之下,将其映射到所观之物上,这就是移情,即作者将自己所怀之情移植到所观照的实物之上。因此,文学作品中的实物(即物象),大多都“著我之色彩”。其次,从文学鉴赏角度来看,作为文学形象之一的意象——大多被学生误解为实物,与作者的情感是相对应的。这有点像物理学中所讲的电路和光路是可逆的原理,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实物特点的分析与把握,就可以大致解构出作者所寄寓的情感。其实,通过以上两个层面的认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文学作品文本的基础之上,建构起实物与所指之间的关联,继而为赏鉴文学作品的创作主旨奠定基础。
二、温习旧知,理顺两者的特殊关联
毋庸置疑,理论具有先导意义。但是,仅仅掌握文学理论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够,何况任何理论都基于实践。对文学理论的认知还需要有足够多的实践做支撑,这一点同样不可忽略。为此,在这方面的一个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做法就是温习旧知。
事实上,不少学生是不愿意回望既往的学习历程和学习内容的。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尤为突出的因素是这里面有学生难以言说的困惑。形象点讲,这里面存有学生们的认知黑洞,有他们难以逾越的学习障碍,乃至有因之而蓄积起的学习心理障碍。于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对旧知的回望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有价值。以杜甫的《春望》为例,其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度曾难倒很多学生,因为他们不能理解为何花会“溅泪”,鸟会“惊心”?教师一般会讲解这里运用了比拟手法,将“花”与“鸟”写活了。然而,这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浅表层面,不能深入诗句的“五脏六腑”之中,于是也就自然难以深刻领会诗句的要旨了。但是,如果将“花”“鸟”与诗人之间形成情感回路关系,体会到这里是诗人将自己深沉而蕴藉的情感映射到“花”与“鸟”这些实物之上,它们的“所指”必然要回归到诗人情感的表达之上。于是,“花溅泪”就是诗人在“溅泪”;“鸟惊心”就是诗人在“惊心”。有了这样的意义关联之后,学生对这一联诗句的理解就自然超越了比拟修辞这个层面,上升到诗人灵魂深处这个高度。如果,再从诗句的内外环境角度研读,学生会有更多的发现。这两句诗之内分别有“感时”和“恨别”的字眼,结合此诗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原來,诗人是有感于国家的破碎和自己和亲人的别离。基于这些补充性的认知,学生对诗句乃至诗歌的理解就达到一个从未企及的高度。可以说这就是一种文学鉴赏的巅峰体验。有了这样的体验,文学鉴赏就是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精神活动。
当然,对于温习旧知而言,我们不能满足于一两篇课文,而要高频率地对所有的旧知来一番重新体验。这方面工作如果做得好,必然会渐次增加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将在实物与“所指”之间自觉建构起一种意义的关联。例如,对《海燕》一文的理解,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在海燕与人物之间建构起一种关联;而不是单纯地理解海燕,将它的一切行为都理解为一种动物性的活动。
三、精研文本,捕捉文中的对应提示
有了以上两个层级的准备之后,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敏锐的意义关联习惯,只要拿到文学作品,看到其中的实物(实为意象),就会联想到其背后的人物以及情感。但是,要真正准确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联,还需要精研文本。
事实证明,任何作家在将情感或意旨与实物进行关联之时,都需要一定的意义建构,需要为这些“大红花”架设好一系列的“绿叶”。为此,对“绿叶”的感知就显得尤为必要。可以这么说,“绿叶”的性质界定着“大红花”的品质。为此,在日常教学中,为人师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引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的意义解析。以《海燕》为例,学生要清楚地认知到“海燕”与“人”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人”,又借此抒发怎样的情怀?这就需要学生深入探究文本,从其它的“绿叶”中品析一些意义的关联。
首先,海燕的生存环境是“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狂风吼叫……雷声轰响……”,闪电像“箭光”一样。细加分析即可知道海燕的生存环境是如此的恶劣,仅凭它瘦弱的身体似乎难以承受这样的生命之重。且看在这样背景下的其它生物吧,海鸥、海鸭、企鹅表现得十分惊恐,似乎生命的大限即将到来一样,蜷缩、退后……再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时值1905年俄国大革命前夕。社会涌现出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害怕革命,不参加革命或者卑鄙地进行虚假革命;有人积极参加革命,成为革命的先行者,发出振聋发聩的革命号召,并以坚实的行动投入革命。文中的海燕明显属于后者,它像“黑色的闪电”,在电闪雷鸣之中飞舞、大笑、号叫,俨然是“暴风雨中的精灵”,并且大声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在这对照之中,在这一系列文本“绿叶”的衬托之下,学生可以轻易捕捉住对应的提示,并对海燕的形象进行精准的把握。
文学鉴赏并不是一项虚空的活动,这里面牵涉到美学和社会意义的生成。为此,对文中出现的诸多实物,教师要引导学生架构它与所指之间的关联,从中发现诸多的意义,进而为文本创作主旨的把握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不断升腾学生的美学体验。
参考文献:
[1]林志强.破碎的象征导致象征的破碎——以《海燕》为例谈教学中的过度解读[J].福建教育,2016,(41).
[2]莫家泉.语文教学中的象征还原法——以教学《海燕》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6,(8)
[3]苏细文.语文教学中的虚实艺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2)
作者简介:张术(1982—),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