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肌筋膜触发点及经络穴位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2018-08-27邹志伟
邹志伟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蚌埠 233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据统计[1],在腰4~5、腰5~骶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最高,在所有此类患者中约占95%,不仅可导致行动受限,并且还会出现严重的疼痛、麻木、肌力下降等症状,西医针对此类患者常主张采用手术或药物保守治疗,手术创伤较大,一般先采用西医保守治疗,无效后再选择手术治疗[2]。为进一步提升疗效,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94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试验,重点探讨上述中医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7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9.7±6.2)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3.0±0.5)年;联合组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70.2±6.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3.1±0.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现代骨科学》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且均符合《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关于“腰痛”“痹症”的诊断标准,均自愿配合本次临床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骨科疾病者,存在胸腰椎手术史者,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合并系统性疾病者,罹患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保守治疗,包括:(1)基础支持治疗:实施疼痛控制,积极检测并稳定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指标水平,预防院内感染等;(2)腰椎牵引:患者选取仰卧位,将其上半身和腰部固定好并根据其体质量和耐受性确定牵引强度。首次治疗时选择重量较轻,每天持续牵引治疗时间为30 min,在治疗过程中可逐渐加大牵引力度,治疗完毕后注意缓慢复位,并卧床休息20 min,1次/d,持续治疗2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和总积分变化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和总积分变化比较(±s,分)
组别 n 主症 t/P 次症 t/P 总积分 t/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47 12.4±3.0 3.0±0.7 25.147/0.000 12.1±1.5 1.8±0.5 21.031/0.000 24.5±3.9 4.8±1.2 27.687/0.000对照组 47 12.2±3.1 4.2±1.0 13.988/0.000 11.9±1.6 5.2±1.0 11.031/0.000 24.1±4.2 9.4±1.6 15.988/0.000 t 0.546 10.025 0.523 13.746 0.207 12.014 P 0.424 0.000 0.437 0.000 0.813 0.000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联合组在西医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经络穴位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包括:(1)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经络穴位:选取肌筋膜触发点、经络穴位,前者包括髂腰肌触发点、腰方肌触发点、牵涉痛点等,后者包括夹脊穴、大肠腧、肾俞、腰阳关、环跳、承扶、阳陵泉、昆仑、承山、委中等穴位,常规对局部皮肤和毫针进行消毒,腰部肌筋膜触发点选取0.30 mm×40 mm的针灸针,臀部则选择0.30 mm×75 mm的针灸针,用毫针进行分层提插,每次强度应以肌肉颤动消失为准,肌筋膜触发点和经络穴位针刺均需要留针30 min,1次/d,连续5 d后休息2 d,持续治疗2周;(2)手法推拿:分别利用拔伸推压法、循经按揉法、理筋整复法、腰部斜板复位法等手法进行推拿,20 min/次,1~2次/d,连续5 d后休息2 d,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治疗前后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和总积分:参照《中医病证诊疗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症包括自觉腰部疼痛、局部麻木、活动受限,次症包括肌力下降、感觉障碍、活动受限、口苦、热感,主症分别在0~6分、次症分别在0~3分表示症状由轻到重,总分为主症和次症评分总和,总分越高认为症状越严重。
(2)对比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疗效指数的计算方法,即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幅度,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疗效指数≥70%、≥30%且<70%、<30%者分别记为显著控制、有所好转和无效,前两项构成比求和并记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显著控制、有所好转和无效分布情况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2。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联合组治疗后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和总积分均远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远低于对照组,可知在西医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经络穴位、手法推拿均能够显著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此外,联合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可知上述治疗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结合既往相关研究资料,可以对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经络穴位配合手法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的优势总结如下,其一是利用肌筋膜触发点和经络穴位针刺刺激共同控制临床症状,二者相互补充和完善;其二是针刺配合手法推拿不仅能够缓解局部紧张引起的肌肉痉挛缺血,并且还可改善脊柱生物力学的平衡。由此可知此类中医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建议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常规西医保守治疗的同时配合给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经络穴位和手法推拿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还可显著增强疗效,值得借鉴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