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胫骨骨样骨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2018-08-27陈永志叶永志钟永翔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胫骨硬化病灶

陈永志 叶永志⋆ 钟永翔

本院自2008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治疗长管状骨骨样骨瘤25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5例长管状骨骨样骨瘤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1~25岁,平均16岁。本组所有病例均有局部疼痛,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服用布洛芬才能控制,其中有5例肌肉萎缩明显,且伴明显跛行,术前均行X线及CT检查,明确了瘤巢的数量及位置。

1.2 手术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患者取仰卧位,以病变中心做胫骨内后缘切口,显露病灶部位,凿去除反应硬化骨至瘤巢,瘤巢为一肉芽状的软组织,刮除瘤巢及边缘的硬化骨,放置长LCP钢板,在钢板两端各固定2枚螺钉。

1.3 术后处理 术后定期创口护理,2周后拆线。下肢术后2周内行非负重功能锻炼,2周后行部分负重锻炼至3个月为完全负重。

1.4 疗效评价 按照视觉模糊评分(VAS)评分标准评分。该评分包括:轻微疼痛,能忍受(0~3分);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需口服止痛药物(4~6分);渐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或难忍(7~10分)。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患者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病灶切除后送检病理检查显示:骨样组织增生,钙盐沉积,周边骨母细胞排列,骨小梁间为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致密骨小梁间见血管脂肪沉积,白细胞反应,符合骨样骨瘤表现。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年,平均2.2年,所有患者均无发生疼痛、肿瘤复发等并发症。X线复查病灶清除后的骨骼生长良好,未见明显骨骼畸形。患者术前VAS评分为7~9分,平均8.65分,末次随访VAS评分0~1分,平均为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2,p<0.05)。典型病例见图1。

图1 A、B:术前CT及X线片显示瘤巢及胫骨骨膜反应骨;图C:术后1d的X线正侧位片;图D:术后1年X线正侧位片;图E、F:去除内固定1d后的X线正侧位片

3 讨论

1935年,Jaffe首先采用骨样骨瘤这一病名。其特点是病变的中心有一血管骨样组织的核心,周围有一硬化骨带。骨样骨瘤为良性成骨性肿瘤,恶变罕见,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其组织学上与骨母细胞瘤相同,但生物学上有明显不同,约占良性骨肿瘤的1.81%,常见于<30岁的青少年,好发年龄8~25岁,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3:1。骨样骨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骨骼,更好发于下肢骨,以股骨和胫骨多见,约占50%~60%[1-2]。肢体骨骨样骨瘤临床容易诊断,往往有典型的表现[3]。骨样骨瘤有两个主要特点:(1)疼痛为其主要的症状,若没有疼痛,则诊断值得怀疑。疼痛的特点是夜间剧烈,服用小量的水杨酸类药物可缓解,刚开始疼痛轻微,呈间隙性,以后疼痛加重,变为持续性。(2)骨样骨瘤的大小:有人限定其大小为1cm,也有报道为1.5cm,但总之体积不大[1]。长管状骨样骨瘤常发生在骨干上,在骨皮质内有放射性透明阴影,称瘤巢,巢穴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钙化,似巢内鸟蛋样改变[4],周围有广泛的骨膜反应形成的新骨,骨皮质增厚硬化会掩盖小的瘤巢,在X线片上会显示不清,而CT检查能清晰地显示瘤巢,重建后能明确瘤巢的位置。在极罕见的情况下,同一骨可以有几个骨样骨瘤,而每一个骨样骨瘤都有自己的瘤巢,若行手术治疗,必须完全清除所有的瘤巢,否则症状不能消失。张文斌等[5]报道1例不完全切除瘤巢后疼痛不能缓解,CT复查仍有瘤巢,予以再次手术切除病灶后疼痛消失。

手术治疗骨样骨瘤的主要方法有三类:(1)骨凿去除硬化骨至瘤巢,刮除瘤巢。(2)瘤巢的大块切除。(3)CT定位引导下的微创瘤巢清除。本院采用第一种方法,辅以LCP钢板内固定预防骨折,术后患者症状消失,效果满意。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术前注射放射性核素,应用无菌包裹好的探头定位瘤巢的位置减少切除的范围,使正常骨组织的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6]。临床还有单纯应用药物对症治疗骨样骨瘤,有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药物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尤其是青少年患者,不能完全遵从医嘱,故大多数外科医生建议手术治疗。相较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有较多的优点:(1)直接切除瘤巢,减少儿童骨骼畸形。(2)迅速缓解症状。(3)治疗周期短,恢复快。

手术治疗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需明确瘤巢的位置,有无多发瘤巢。(2)术前作好体外定位,减少术中C型臂X线机的射线暴露。(3)需彻底切除瘤巢,否则肿瘤易复发致手术失败。

猜你喜欢

胫骨硬化病灶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