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可视化形式的艺术美学研究
2018-08-25陈航
【摘 要】 在意识层面上建立起的空间美学关系,是以我的个人角度而谈。逻辑关系的表达倾向于通过空间——‘普通到‘逻辑,‘逻辑到‘形势实际,‘形势实际到‘视觉可视,‘视觉可视到‘抽象视觉,‘抽象视觉到‘抽象理论,‘抽象理论到‘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到‘抽象表达!
【关键词】 美学 意识 关系 建立
在意识层面上建立起的空间美学关系,是以我的个人角度而谈。以为夏夫兹博里、黑格尔、以及黑格尔学派尤为感兴趣。应该说,它是对西方现代哲学的一次考察,着重讨论了自启蒙运动以来至后现代主义期间美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1]。
从范围来看,研究的领域如人对美的事物的种种空间感觉体验(喜欢,厌,向往,湖望,静念等),外部世界对人的感官刺激等等,总之,空间美学通过探知人关于美的直堂经验的种种特征规律。
而存在就有其合理存在的原因!为了体现空间中的声音在不同赫兹下所展示出来的不同的对称的、曲线性的、逻辑美学的、规律性的表达。这是每一种变化就是一种不同阶段的承接。好比是人的耳朵能够感应到声音,它的频率限定为20Hz至20,000Hz,并且在标准大气压中对应的波长在17m至17mm。而且当发出的声音变的短小、细微、紧致、微薄的时后,音调反而变的越高、频率越大、波长越短。这也正是我好奇的地方!虽然都是日常显而易见的变化但是在这显而易见变化的背后的根源是什么,或者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这才是需要从艺术的角度来理解、来解释的原因!)
一个更好的加之说明的这种变化所存在的不同层级空间关系下的联系。可以切实的从“物理逻辑”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实际日常的发现再以从严谨的数学分析、物理分析、化学分析的方面来用一种实际可视的、简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可以直观的发现它们之间空间存在的不同!而我的想法很简单。把同种配乐当作某种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的联系,因为每个视频都是单独的孤立存在!用同种配乐只是为了让它们产生空间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就是从数学/物理/化学之间的跳跃间隙。因为从光折射、化学分子、粒子、物理力学、编程、基因、结构等,不同角度来演示。
在通过条件下的再次引伸,归纳出3个词everything(一切、万事、事事、一切事物、诸);memory(记忆、存储、记性、记忆力);circle(圈、圆、循环、圈子、圜、集团)。在这背景下的9部分内容,则是在9部分内容的引伸下做出来的。而这9部分内容我都用到了“前放/倒放”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当然也用到了同样的方法,虽然每个视频都控制在15秒之内,这样主要是为了清晰思路。正是透过前面的来隐义,最终在视频中呈现的透过“变化、运动、转折、缓慢、轴向、角度”表达!也就是说把‘普通到‘逻辑,‘逻辑到‘形势实际,‘形势实际到‘视觉可视,‘视觉可视到‘抽象视觉,‘抽象视觉到‘抽象理论,‘抽象理论到‘抽象思维,把‘抽象思维趋于‘抽象表达!
‘普通到‘逻辑,‘逻辑到‘形势实际,‘形势实际到‘视觉可视,‘视觉可视到‘抽象视觉,‘抽象视觉到‘抽象理论,‘抽象理论到‘抽象思维,把‘抽象思维趋于‘抽象表达的过程,是跳跃的逻辑思路。
在直接联系中: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比较接近的事物、要素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与间接联系中的中介(事物和现象之间通过较多的中介、中间环节而发生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联系)[2]。
因为这是我提出的一个新观点,还需要严谨的思维来定義,我没有把它定义在单纯的文字的狭隘/宽泛的文字要求,因为这样很难定义!所以我从哲学的角度,用“思量”的角度来定义!可能不理解或者定义的过于模糊,但是请结合“定义”来理解!这就是我的观点。
因为我是基于从把‘普通到‘逻辑,‘逻辑到‘形势实际,‘形势实际到‘视觉可视,‘视觉可视到‘抽象视觉,‘抽象视觉到‘抽象理论,‘抽象理论到‘抽象思维,把‘抽象思维趋于‘抽象表达的过程,而这里的关键是“反”定义,其实强调的并非是“反”,强调的是定义!因为在我们自身去强调一个定义的时候,是在自身所知的理论建立起来的逻辑理论。不可否认的是,谁都有自己逻辑理论(认识论)。但是当我们在固有的定义下面,再下‘我们自身[定义]或者建立自身[定义]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具体(物)化/抽象(拟)化或者实际项目/自由概念在从“普通”到“抽象表达”这个过程中该经由怎样的逐层定义[3]。
【参考文献】
[1] 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J),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沈德泉,建筑的自然环境关联性浅析(J),山西建筑,2011年15期
[3] 陈航,空间环境中的视觉色彩关系(J),中国绿色画报,2017年9期
作者简介:陈航(1988.4—),性别:男,籍贯:重庆,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职称:学生,学历: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空间环境视觉。